【图语:致敬祖国!致敬老师!】
■这里的老师,因为处于近郊不在乡村,因此跟“最美乡村老师”无缘;
■这里的老师,因为学生自身学习基础的原因,跟那些“教学能手”之类的光荣称号无缘;
■可是,这里的老师们却与孩子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新闻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辛格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事物能代替我们好的教师,也没有什么比支持我们的教师事业更重要!”。这所小学的老师,正是这8名学生最最珍贵的宝藏,是用任何事物都没法替代的好的老师。
这8名学生何其不幸,支离破碎的家庭也许让他们的童年失色,但这8名学生又何其幸运,遇到了对他们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的老师们。他们自愿舍弃高楼大厦,名校的橄榄枝,进一步进修的机会,用最最笨拙的坚守和博爱来对孩子,给他们一份最亮丽的阳光。
【新闻故事】
那是一个上午,老师正在给班上唯一的一名学生讲语文课。那是一篇关于樱桃的课文。
这边老师在读着课文,那边孩子在流着口水。当老师读完课文的时候,孩子用稚嫩的语气怯生生地问:“老师,樱桃是什么味道的?”老师看着孩子眼里渴望的目光,暗暗在心里记下了这个时刻。
五月,恰逢樱桃上市的日子,鲜红诱人的樱桃价格并不便宜,老师摸摸并不宽裕的口袋,掏钱为自己的学生买了一斤樱桃。这名学生边吃着樱桃,边抓起一把樱桃送给老师说“老师,樱桃很甜,你也吃。”“老师吃过了,你吃吧!”
又一个课间,当老师讲完课后,这个孩子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皮已经皱起来的橘子,用同样稚嫩的语气脆生生地说:“老师,我给你留的橘子,你吃吧。”老师拿着这个皮已经干巴了的橘子问:“哪来的?你自己怎么不吃?”“我家亲戚给我的,我没舍得吃,想留着给你吃。你吃吧,别看它不好看,里面是好的,还挺甜呢。”
老师的眼睛湿润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甜的东西呢。
在这里,没有托关系给老师送礼的不正之风;在这里,也没有老师补课赚钱的不正之风。这里,有的只是老师给穷孩子买衣服、买食物的师情,有的只是老师无私奉献的师德。正是这无数的奉献精神,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对他人帮助的回报。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就是千金小学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期望。
也正因为此,在这所只有8名学生的学校里,一直有着浓厚的师生感情,洋溢着感恩回报的好风潮。每一个学生的家长,都带着浓厚的谢意,来致敬这所小学的老师。
如果说,知识是孩子们通向未来的路,那梦想就是他们腾飞的翅膀!只可惜,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还是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不上学或者辍学,折断了腾飞的翅膀。这所小学的老师,采取最原始也最笨拙的方法,挨家挨户地上门动员。他们一字一句真诚的建议,一字一句的承诺,温暖了家长们的心。
微故事一:两袋方便面
在侯老师的班级里,虽然孩子的家庭都不好,但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丢东西的情况,这一点让侯老师觉得很欣慰。“我常常教导我的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在侯老师的眼里,虽然学生不多,但每一个都是她用心浇灌出的花朵。
然而几年前发生这样一件事,让侯老师明白学生的好品质并不是书本上的道理,而只有真正的爱和包容才会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那时,父母经常会忙得顾不上为孩子做早饭。有一次,一个学生带了两袋干脆面到学校,准备当早饭,而上到第二节课的时候,学生告诉侯彩红自己带的干脆面丢了一袋。这让候彩红很意外,也很担心。侯彩红一边安慰着学生,不让他告诉别人,一边想着解决的办法。因为怕伤孩子自尊,所以侯彩红趁着间操时间查看了一下孩子们的书桌,真的就在一个小女孩的书包里发现了那袋丢失的干脆面。
侯彩红不露声色,而是悄悄地将书包合上,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上课。
到了下课的时候,侯彩红将女孩儿叫到自己办公室,问她:“你是不是没吃早饭呀?”女孩惊讶的点点头,“老师,你怎么知道?”侯彩红笑了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给了她两块钱,“老师也没吃饭,你帮老师买两袋干脆面,咱俩一人一袋。怎么样?”女孩儿接过侯彩红的钱,又看了看老师,什么也没说,就买了两袋干脆面回来。当递给侯老师的时候,女孩欲言又止。侯彩红温柔地看着孩子,似乎是在给予一种力量,因为她知道,女孩儿其实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只是需要勇气坦白。
果然,女孩儿正要离开办公室的脚步停了下来,回头望向侯彩红,“老师,我可能犯错误了......”女孩把事情一五一十都讲给侯彩红。原来,女孩的父母离婚,跟爸爸相依为命,爸爸靠给饭店拉泔水来养活女儿,这种活需要很早就要从家出发,经常来不及给孩子准备早饭。而那天女孩又没吃早饭,肚子很饿,看见同学拿着两袋干脆面就实在没忍住想尝尝,但又想起老师经常告诉自己的道理,心理很害怕,所以不敢吃就放在了书包里。
侯彩红将女孩儿拉到自己的身旁,拿着两袋干脆面一起塞到了她手中,轻轻地说:“老师这两袋都给你,但你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你,所以你要努力,才有能力得到你想要的。”女孩儿忏悔的低下头,涨红着脸说,“对不起老师,我不该偷同学的东西。”侯彩红看着眼前的这张因为羞愧而深深藏在头发里的小脸,眼里还闪烁着泪花,泛起一阵阵心疼,“好孩子,咱们一起还回去,但不可以有下次。”
侯彩红的温柔是安慰、是鼓励、是教她学会做人。
女孩儿在侯彩红的陪伴下,又将干脆面悄悄的放回了同学的书包里,女孩儿眼里少了些胆怯,多了份坚定。
孩子的父亲,因为这件事很感激侯彩红,特别想到学校来看看她,可是因为自己干着拉泔水的活,害怕身上有味道,迟迟没到学校来。侯彩红知道后,主动来到女孩儿的家里家访,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女孩的父亲,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所有的孩子也是平等的。
微故事二:孩子的眼泪
杨铭老师刚接六年级的时候,班里只有四名学生。
那是一堂关于母爱感恩的作文课,杨铭老师让每名同学发言,讲一讲母亲在生活中是怎么照顾自己的。轮到秦喜悦和朱鹏宇说的时候,他们还有点为难情绪,老师鼓励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随便说。秦喜悦和朱鹏宇话还没说出口,情绪有点激动,眼睛里的泪水不停地在打转,终于控制不住了,俩人抱头痛哭。那一次孩子们的眼泪让杨铭很揪心。后来,在跟这俩孩子聊天时才知道,“妈妈”之于他们而言,是希望也是绝望。
秦喜悦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家里只剩下父亲和奶奶。奶奶有心脑血管疾病,秦喜悦还小,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了父亲肩上,可是他没有正式的工作,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种地卖菜,挣到的钱在攒起来分成两份,一份给秦喜悦的奶奶买药治病,另一份补贴家用。秦喜悦今年12岁,她似乎比班里另外三个孩子要成熟,家务活她都会干。这些年秦喜悦见到母亲的次数,掰着手指头数都能数得过来。虽然她缺少母爱,但是父爱一点没少,优秀的成绩是秦喜悦父亲的骄傲,更是奶奶的欣慰。
朱鹏宇的伤心事跟谁都没说,平时闷闷不乐,心不在焉,上课状态明显跟其他三个孩子不同,杨铭老师跟朱鹏宇谈心之后他才知道,朱鹏宇的母亲在他今年上学期因病去世了,孩子一直没从失去母亲的悲伤中走出来。朱鹏宇家靠父亲开“摩的”,来维持生活。朱鹏宇还有一个姐姐,已经结婚了,逢年过节时候能回家看看父亲和弟弟。
杨铭老师去朱鹏宇家访,看见他家收拾的井井有条,一看就知道朱鹏宇的父亲是顾家的人。
除了秦喜悦和朱鹏宇,班上的其他两个孩子也时常牵动着杨铭的心。
姜大光是今年九月份开学新转过来的孩子,却始终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姜大光没转到千金小学之前,跟他母亲生活在连山关,父亲自己生活在千金沟,靠种地卖菜生活。不知道什么原因姜大光的母亲把儿子“送”到他父亲身边,不再管儿子了。杨铭跟姜大光接触时间长了,感觉他稍微有些自闭。
课间孩子们都出去玩了,杨铭路过教室看见姜大光独自坐在座位上偷偷地哭,他连忙过去问怎么回事,“我妈不要我了,我爸也不要我了,朱鹏宇他们也不跟我玩,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回连山关找我妈。”杨铭老师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再自我封闭下去,一边擦着姜大光的眼泪,一边想该怎样开导他。为使这个班学生凝聚成一个真正的集体,杨铭让这四个孩子在一起玩游戏加强团队协作。不久,姜大光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潘炯宏从来没跟杨铭说过自己的父亲,在他眼中只有母亲和姥姥姥爷。午餐时间,潘炯宏的母亲会给他送午饭,正赶上杨铭跟孩子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通过交谈得知,潘炯宏一家家境也不尽人意,跟潘炯宏一样,他母亲也从来不提丈夫,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很拮据。得知这情况后,杨老师会经常关注潘炯宏,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告诉他该怎样自强自立,在没有父亲的家庭里,潘炯宏就是一个小男子汉。
当然,在杨铭的班级里,除了讲课,也有快乐,也有远方。
有一次学生们问杨铭老师“迪拜”这个地方怎么样?于是,他就在课下给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也顺便给孩子们憧憬一下美好未来,他说给孩子们讲讲课本外有趣的励志的东西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学习好了考出去,才能在外面的世界活得更精彩。
千金小学孩子们的家庭条件老师们都知道,谁家里要是有台电视那生活就算很好了,但是听杨铭说没有哪个孩子家里有电视,电脑就更不用说了。好在学校教室里有电脑和投影仪,杨铭喜欢让孩子们看看有科普知识的电视节目,像“最强大脑”、“一站到底”、“汉字听写大会”,看了这些有知识的电视节目,这能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差距在哪,以后该往哪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