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岭南师范学院】
所谓“岭南师道”者,首先是指岭南师范学院(原湛江师范学院)所肩负的对大学之道的传承和弘扬的使命,即如何赓续中国教育和文化传统之大道。今天,具体而言之,则是要尽心践行“勤教力学,立己树人,建树新风”的理念和使命。其次是指岭南师范学院的师者,对经典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师德师道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对学院前身雷阳书院老山长陈乔生所树立的书院精神的发扬光大。陈先生树立的书院精神,最好地体现在他的一副楹联中:“守道重醇儒经师人师文运宏开钦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风不变式南邦”。这一名联,不仅是雷阳书院的宗旨使命和高远抱负,也恰切概括了岭南师院为师者一生所应有的远大抱负和师道追求。
岭南师范学院地处辽阔的南海之滨—湛江市,而岭南覆盖古岭南道的全幅山河原野。近日迎来了建校110周年的喜庆日子。回顾百年又十的办学历程,坚守与弘扬师道,可谓筚路蓝缕,苦难辉煌。
在师道的传承和弘扬上,本校不乏大义担当、卓然有成的师者。年老一代,历尽坎坷,风雨人生,但立根深远,不失信念,不丧尊严,面对中西文化的严峻冲击与洗礼,勇往直前,不避风雨霜雪,将生命之艰辛与学术之曲折融汇升华,呈现了当代学人的鲜明特色,其“忧世之深,择术之慎”令人敬佩。中青一代,曾畅游域外求学多年,视野宽、学位高、悟性足,他们朝气蓬勃、血气方刚,不忘中国人身份,不追时髦,不恋大城市,主动选择了该校,不以身处边缘地带、一般地方院校为意,坚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古训;他们埋头苦干,以开拓创新、甘于奉献为荣,其所肩负和传承的师道,虽略异于年老一代,但均有坚守的勇气和弘扬的志向,都离不开中国教育的总纲领和文化的最高信仰—“大学之道”。两代人之共同处于边缘地带,共同站在一般省属院校庄严的三尺讲台上。虽“山低水浅”,但他们有共同的心声和文化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弘扬先贤之道,坚守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所走过的道路,留下了艰辛乃至血泪的印记。他们的心路历程与人格学问,给后人以诸多启示。来自边缘的坚守与创造,同样能成就人生的奇迹和学术的繁荣。
面对他们的文化成果、学思精粹,我们有责任修整编辑成岭南师范漫长求索路上的一个个纪念品,作为百年校史的精彩见证,激励和启示后人;不追随那显赫的“学术研究文库”之宏亮名声与“规范”大道,而力求自成“一家之言”。这便是出版“岭南师道文存”的理由。这既是为了将他们的风范和学问传承下去,也是为了向师范教育110周年献礼,进一步坚守和弘扬师道。
“岭南师道文存”,当由对中国美学和诗学学科形态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学者劳承万教授开头。他年近八旬仍一直奋战在教书育人和学科前沿,培养青年教师,给本科生上高水平通识课程,讲的是自己一辈子读书思考、人生体验的精华,给人的是心灵启迪和人格提升。他还编写了三本国学通识读本,就其学术新观点应邀到上海交大等名校讲学。他所著《中国诗学道器论》于2011年获得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国家“三个一百”原创性图书奖,并在2013年第五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评二等奖。最近一年,除出版45万字的《中西文化形态论》专著外,他连续在《清华大学学报》发表了三篇论文,且均以首篇的突出位置刊出。这在中国大学的教授中实属罕见,因为,在学科形态的深层耕耘,包括中西文化形态之大,以及克服文化危机的批判精神上,他都开拓了新的学科前沿。这是当代学者文化使命中最为艰巨的任务。
此外,享有“中国小小说教育第一人”之美誉,曾任中国写作学会第五、六、七届副会长的刘海涛教授,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知名课程论专家李方教授,在不同学科领域内作出了贡献的本校其他学者,也将陆续进入“文存”,在那“师道”之神圣光明中,在那燕岭之如诗如画的美丽校园,迎着山风海浪,一一展现于岭南大地之上,为岭南文化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