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大学课堂教育】
在大学里,我从当学生到当教员,这17年中,常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论基本功,博士生水平不如硕士生,硕士生水平不如本科生。”据说这句话原来是形容美国某几所精英大学的。
那说得有没有道理呢?我不是研究教育的,没有普遍深入的调查,对全局无发言权。但从我对自己所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多年观察来看,并非完全站不住脚。有的研究生,语言表达的功夫很成问题,甚至没法用英语通顺地撰写一般的文章。于是,所谓研究语言的,用不了语言;所谓研究翻译的,做不了翻译。这种滑稽的情况随着本科扩招,随着研究生阶段开设大批应用型学位,如今已屡见不鲜,所以更加值得教师关注。因为无论学生将来是做研究,或者更多情况下,去其他工作岗位,学以致用是不变的宗旨,而基本功出了严重问题,那就只能是不学而导致无用了。倘若这样的“人才”不巧还去当了教师,他又能带给学生什么呢?八成是在学术圈投机取巧的门槛秘诀吧。
然而,关注不能停留在抱怨的层面上,折辱学生不能体现老师的水平。教师如果不能在现实中改善这种尴尬的局面,让某些学生的基本功至少有所提高,那又何以体现教师的价值呢?更何况,就我了解,研究生阶段,学生对学术界与就业市场的需求都比本科阶段有深刻的认识,自我提升知识水平的意愿普遍高涨,此时为人师者去帮助,去带动,去引导,去启发,正有事半功倍的可能。错失这段亚黄金期,那很有可能这些学生此生的专业基本素养就停留在这个容易招来抱怨的较低水准上了。
上述毕竟是退而求其次之计。打下扎实的基础,还有那独一无二的黄金期:本科阶段。这段时间听任荒废或者胡闹,那对于教师而言,说是误人子弟也不为过吧。
还是拿我的专业来说,本来是一门学术原创性含金量相对较少的“镜像”学科,步趋西方潮流,有大量时间要花在机械记忆上,可很多从业者,特别是学科发展的主事者,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一味赶“科研”和“通识教育”的潮流。大一刚进校的学生原先苦受高考指挥下的应试教育之影响,普遍知识面窄,阅读量少,却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并带有一定的经济奖励。结果,有一部分学生就冲着那一两千元经费的悬红去了,拿下再说,到中期评审和结项答辩前夕莫不临阵磨枪,熬一两个通宵,网上胡乱拼凑些内容,敷衍了事。有的本科生确实想练好基本功,但各种模块的课程逼令他把大量精力投入与本专业遥遥无关的科目,做浅尝辄止、旋踵即忘的涉猎,最终发现什么都没有学透,身无一技之长。结果呢?就是常常听到教大四的教师在抱怨:考试怎么还在犯那些高中生都不该犯的错误?!
面对学生的基本功问题,我们要停止抱怨,努力改善,而改善的入手时间越早越好,其实到研究生阶段已经有些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