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 > 王崧舟:没有底蕴支撑的教学是浅薄的
王崧舟:没有底蕴支撑的教学是浅薄的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22:54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想知道更多名师的故事吗?请扫描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好老师”微信——在这里,读懂好老师.底蕴不一定都要转化为你的教学,但是,没有底蕴支撑的教学往往是浅薄的、寡味的。

 

  【图语:教师与学生】

  想知道更多名师的故事吗?请扫描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好老师”微信——在这里,读懂好老师;在这里,成为好老师。

  工资不多,压力挺大,教师就不会幸福吗?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读书、底蕴、教学,这三者之间如何转化呢?“诗意语文”掌门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将针对这些问题与您进行一次充满诗意的交流。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

  今天有雨:王老师,如何教好作文课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

  王崧舟: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自己首先得爱上写作。从根本上说,作文教学不过是作为语文教师的自己,将他的言语挚爱、言语经验、言语智慧乃至言语人格传递给他的学生而已。

  要学生写好作文,最关键是要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言语动机的激活,言语兴趣的培养,言语愿景的唤醒,才是作文教学最根本,也是最长效的策略。

  当学生处于“我想写”的生命状态时:街头巷尾、电视网络中看到的,家庭、校园的亲友、伙伴中听到的,小实验、小制作获得的成功,同伴交往中有过的苦涩,身边生活的新奇和创意,都会成为他们的作文内容。有了内容,还愁学生写不出、写不好吗?

  作文,从根本上说,不只是“写”的事,更是“思考”的事、“体验”的事、“探索”的事、“发现”的事、“成长”的事。

  椰果儿:在现今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怎样变得有诗意?难道这不冲突吗?

  王崧舟:您的问题背后,隐隐约约透露着对“诗意语文”的某种担忧和疑虑。问题恰恰在于,“诗意”对眼下的应试确乎是无用的。

  问题不在“应试”本身,也不在“基础”本身。而在于,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应试”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母语的热爱和敏感远比所谓的“双基”要基础得多,其他诸如言语动力、言语意识、言语智慧等等,这些具有根本性意义上的语文素养,才是我们更应该致力于达成的课程目标。王乾坤先生在《文学的承诺》一书中开宗明义:“文学是无用的。这应该是文学安身立命的一个起点,文学的尊严就建立在这个起点上。”我想,诗意语文也可能是无用的,至少对目前的应试、评价体制、日趋功利的教育教学,但我坚信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教师怎样让课堂更精彩

  每周一叶:一名语文老师,具备哪些素养,就可以把控住课堂?

  王崧舟:素养好比一座冰山,看得见的是“执教能力”,若隐若现的是“课程经验”,而看不见的则是“文化底蕴”。这座冰山的形成,可以简化为“读书—底蕴—教学”这三个环节。

  其中有两个关键的转化。第一个转化是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书是水,读书就是在水里涵泳。只有全身心沉入其中,才会有收获并转化为生命的底蕴。

  第二个转化是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底蕴不一定都要转化为你的教学,但是,没有底蕴支撑的教学往往是浅薄的、寡味的。

  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我们称之为“积淀”;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我们称之为“创生”。积淀储存生命能量,创生释放生命能量。积淀是“吸”,创生是“呼”,在一呼一吸之间,你提升了读书的品质、更新了生命的能量,也因此成就了专业的精彩和卓越。

  风风雨雨:读您的文章,觉得您那么享受教学,可是现在教师工资少,工作琐碎,压力大,我感到很疲惫。您是如何做到一直爱着您的职业呢?

  王崧舟: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职业幸福感。幸福感是每个人内心的主观感受,跟工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跟工作的琐碎与否也毫无干系。

  幸福只在一念之间。这“一念”,正是林清玄在《幸福的开关》一文中所讲的“我们的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价值定幸福,价值转幸福,幸福就在价值观这一念的开关之间。有阳光就有阴影,有幸福就有痛苦。因此,这一念无论你怎么转,还是无法摆脱这种幸福的悖论。

  我们能不能消解这一念呢?同样是上课,缺乏生命修炼的教师,为上课而上课,教师的心只是在等待,等待学生的回答,等待结果与“标准答案”的契合。教师是活在下一刻的,是活在等待之中的,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种种意义和价值全部让位给了结果,老师在苦苦等待中,变得紧张、焦躁、甚至痛苦,幸福被等待无情地排挤了。

  怎样才能与学生共鸣

  仰的夏天:我平日里也很重视营造课境,希望触发学生心灵的波动,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感到学生不为所动,期待您的指点。

  王崧舟:我执教过的课文,偶尔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如何化解“文本情感和学生体验之间的矛盾”呢?

  第一,正视学生的情感现状。只要我们平时能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假以时日,这对矛盾迟早是可以化解的。

  第二,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不足,要注意锻炼和提升自己在表情达意、感染熏陶上的能力。

  第三,抓朗读、诵读。学生只有在情感诵读中才能入情。要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

  第四,运用多种手段和媒体创设情境。我觉得使用妥帖、真切的音乐是最好的创设情境的手段。在这里,语文老师的音乐修养也相当重要。

  第五,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小情种”。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情感丰富的人,首先打动他们,再通过他们传染给其他学生,最终使所有学生的情感素养都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