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兴趣班> > 中国四大古乐——西安鼓乐
中国四大古乐——西安鼓乐
来源: 立身教育    2024-09-30 12:10:52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西安鼓乐,也叫陕西鼓乐,是流行在西安一带的大型吹打音乐,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

  【图语:《秋林野兴图》,元代画家倪瓒所画】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也叫陕西鼓乐,是流行在西安一带的大型吹打音乐,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追溯其历史渊源,从结构、乐谱、曲名、使用乐器等方面分析,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资料的分析考察,西安鼓乐有可能源于唐,起于宋而兴于元、明,盛于清,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发展,特别是明、清以来戏曲音乐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民族古典音乐形式。

  西安鼓乐是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种大型乐种,内容丰富、乐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音乐乃至世界民间音乐发展史中的奇迹。长安鼓乐分僧、道、俗三个流派,各派有着不同的风格。明清时期,鼓乐社甚为活跃。那时西安有庙上百座,而每个庙几乎都有围绕其活动的鼓乐社。庙会一个接一个,鼓乐声则在长安古城内不绝于耳。目前尚保留有长安鼓乐乐谱约百册,曲目3000余首以上,曲名、曲牌有一千二百多个,套曲40多部,包含有极为丰富的民歌、戏曲、说唱以及宫廷和宗教的音乐。

  西安鼓乐以竹笛为主奏乐器,分为“坐乐”和“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乐”是室内乐,吹奏乐器有笛、笙、管,击奏乐器则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引锣、铰子、大梆子、手梆子等击奏乐器,有时还加上云锣。西安鼓乐多在每年夏秋之际(农历五月底至七月底),为了庆贺丰收在各地举行的乡会、庙会上演奏,演奏者为各村、镇组织的“鼓乐社”以及大寺院、大庙宇的鼓乐乐队。由于现代强势文化的侵蚀,原西安鼓乐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如民间庙会等正在逐步消亡,其生存土壤正在消失,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后继乏人,西安鼓乐濒临灭绝,亟待抢救和保护。

  近日,陕西省正式向中国文化部提出申请,将西安鼓乐作为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第三批“人类口头暨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推荐项目。


  【图片赏析】

  【作者】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倪瓒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中山水画中采用了典型的技法——折带皴,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其作品以纸本水墨为主。

  【图语】【元 倪瓒 《秋林野兴图》】卷,纸本水墨,97×68.5cm,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这幅图是倪瓒现存于世最早的作品。大概是倪瓒三十九岁时所画。那时的他,过着读书、作画与文人道土相往来的悠闲生活。该画所描绘的大概是倪瓒在自家园林“清閟阁”幽居读书的情景,抑或是抒发了他宁静安闲的心绪。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