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兴趣班>>中国印章|印章形制
中国印章|印章形制
来源: 中国文化小百科  2015-03-17 14:36:00   责任编辑:施婷  www.k618.cn
内容提要:历代印章的形制,正式的大致就是方形的或长方形的两种,方形的最常用。但战国迄今,印章的形制千变万化,尤其是私印,形制更是种类繁多。

 

  【图语:印章】

  历代印章的形制,正式的大致就是方形的或长方形的两种,方形的最常用。但战国迄今,印章的形制千变万化,尤其是私印,形制更是种类繁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印章形制。

  (1)一面印

  古代带纽的印章,大都是一面印。一面印多是姓名印,方形,印文的字体比较规范。

  (2)两面印

  印章的两面都有印文,称为两面印。两面印多是私印,始于秦,盛于汉。印文有一面刻姓,一面刻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表字、臣某、妾某、吉语、鸟、兽、鱼、虫等。也有两面吉语印、两面肖形印、两面图案印等。两面印大都是铜质的,个别也有玉的。印身很薄,中间有长方形穿孔,可以穿绳,便于携带,因此两面印又称为穿带印。

  (3)多面印

  五面或六面都刻有文字的印章称为多面印。这种形制的印章,质地都是铜的。五面印是在印章的正面和四周都刻有文字,一面是纽。五面印多见于秦代私印,印文大都是吉祥文字。六面印盛行于魏晋六朝时期,这种印呈“凸”字形,正面、四周和印鼻上端都有印文。印鼻有孔,可以穿绳,以便佩带。

  (4)套印

  将两枚或数枚大小不等的印章互相合理地套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称为“套印”。套印有两种,一种是带兽纽的,称为“子母套印”,另一种是无纽的方形套印。

  套印始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六朝时期。制作方法都是铸铜的。

  印章形制

  铸造兽纽的套印时,一般总是把动物的首和身分别铸在两颗印上,大印的印纽作母兽,小印章形制印的印纽作子兽,套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兽形,如同母抱子的形状。有一母一子的双套印,也有一母二子的三套印,分别称为“子母套印”或“子母孙套印”。

  无纽方形套印有三套的、四套的,甚至五套、六套的不等。最小的方印是实心,上面也有刻五面或六面文字的。

  (5)带钩印

  带钩是古代人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质地有铜、铁、玉。它的形状是首部弯曲,后背有圆纽,尺寸大小不等。带钩印的质地都是铜的,印面是在带钩背后的圆纽上,便于两用。带钩印多属于秦汉时期,但不是所有的带钩上面都带有印章,带印的只是极少数。

  (6)连珠印

  将一方印章中间铲去一部分,使之成为几个小印,刻以姓、名、别号或联成相应的词句,这种形制的印章称为“连珠式印”。有二连珠、三连珠或四连珠等。三连珠或四连珠,始于秦汉。二连珠始于唐代。如唐太宗书写的“贞观”二字印、宋徽宗用的“宣和”二字玉印,都是连珠印。连珠印的形式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方形上下两印的最常见。

  (7)正方形与长方形印

  正方形印章庄重大方,自古至今,无论官印或私印,多是正方形。长方形印章,官印占少量,大多是私印。如斋馆印、诗句印、吉语印、鉴赏印和盖在字画上角的引首章等,篆刻家多喜欢用长方形。

【本文责编:施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