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周口师院: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之路
周口师院: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之路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1-04 10:20: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

 

 【图语: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依托地方高校科研优势,深入挖掘豫东平原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构筑平台,凝魂聚气,走出了一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之路。

  搭建合作平台,整合传统文化研究力量

  周口师范学院地处中原传统农区腹地,数千年来,豫东南发达的农业生产、丰富的农业生活积淀了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学校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作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工作。为此,该校搭建了一系列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平台—“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老子文化研究院”、“陈楚文化研究所”、“农村文化研究所”、“农耕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通过合作平台的搭建,整合了研究队伍,拓展了研究领域,提升了研究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与周口市政府及扶沟县、淮阳县、郸城县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提供决策咨询,助推了当地文化产业和经济的腾飞。

  营造文化氛围,构筑传统文化时空场域

  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融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通过一个又一个标识呈现出来,共同构筑起传统文化教育的时空场域。如校训“尊道贵德,博学善建”,源于道家经典《道德经》和儒家经典《中庸》,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学校校徽设计以“孔子问礼”为依据;校园雕塑《师魂》整体设计撷取儒道两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和老子为人物原型,寓意周口师范学院是一个培养人才和学术思想交流的地方。学校道路的名称和一些文化雕塑均取自儒道两家文化经典。除此之外,还有“饮水思源”、“探物求理,报德思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等标识。所有这些文化基点,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置全校师生于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之中,构筑起一个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空场域。

  重视文化传承,开设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豫东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学习和掌握其思想精华,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周口师范学院围绕优秀地域文化,开设多种教育教学形式。一是开设地方戏曲专业。本专业通过基本乐理、戏曲表演基础、地方戏曲演唱等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从事戏曲表演、组织、策划或服务于相关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人才。二是开设地域文化讲座。学校面向刚入校新生开设地域历史文化讲座,该校党委书记俞海洛教授主编了《周口地域文化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周口文化”、“易卦文化”、“姓氏文化”和“老子文化”等专题,意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大学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塑造其正向能量。三是开设传统文化讲座。学校有计划地邀请一批国内国学大师来校讲学并联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挖掘豫东南优秀文化资源,弘扬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文化研究,提升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近年来,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周口师范学院围绕中原传统农区文化这一中心主题,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申报并获批了一系列重要课题。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原民俗文化图鉴研究”和“近代以来传统农区村落文化共同体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周家口镇研究”、“申凤梅舞台艺术研究”、“地方高师院校地域文化教育研究”、“清商三调研究”等。出版了《周口历史文化通览》(上、下卷)、《陈楚文化》、《周口地域文化十二讲》等著作。发表了《中国青年研究》特别企划“农村青年社会流动与阶层突破研究”四篇文章;以老子文化、民俗文化、民间信仰、传统工艺等为内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