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河北巨鹿实验中学心灵信箱成师生沟通桥梁】
“我真的受不了了,受不了现在这样消极的我,想改变,又不知道如何改变。我发现自己已经开始迷路了,找不到任何道路走出阴霾。我很无助,我该怎么办?”
“我曾经是个爱学习的女孩,自从遇到一名男生,经常想念他,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我该怎么办呢?希望老师帮我走出阴影。”
这是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两位学生来信中的内容。像这样的信件,每周周末都会通过教学区入口处的“心灵信箱”,准时躺在该校心理教师杜东铭等人的办公桌上。即使到了寒假,杜东铭的书桌上,依然摆放着许多这样的信件。“我想趁假期,把这些学生来信整理一下。”杜东铭说。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周末查收信件,周三前完成回信。大部分回信通过‘心灵回音壁’橱窗进行展示,为了保护学生隐私,用的都是化名。而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信件,如学生要求单独回复的,或不宜公开的,也会单独回复,或者和学生约谈。”杜东铭告诉记者,就在前两天,还有学生同他联系,诉说了自己寒假期间劝家人戒烟的烦恼。
本着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原则,杜东铭在回复中首先肯定了该同学关心家长健康的行为,而后解释了家长在戒烟方面可能存在的困难,指明帮家长戒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劝学生勿急勿躁,并提出了一些和家长沟通的小技巧、小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疏导和建议,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杜东铭说。
“心灵信箱”是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创新工作的典范,自建设至今已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截至目前,杜东铭和同事们已回复的求助信件600余封,总计15万字,其中涉及了中学生在学习、情感、成长等诸多方面的困惑。杜东铭认为,这些信件包含了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许多共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14年,在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科的鼓励下,他们对这些信件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形成了一本对广大学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回信集,供师生传阅。
“回信集的名字,我们商议了很久,最终确定为《我在听你说》。这显示了我们作为心理教师的倾听者的姿态,‘心灵信箱’就是要形成一个师生之间自由沟通的桥梁,承载着师生间的小秘密。”杜东铭说。
“心灵信箱”属于个别辅导的内容,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展了许多集体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该校自2011年成立之初就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当时,这在本地区尚属少数。2013年,心理辅导室扩建为健康教育中心,配有专职心理教师2名,兼职心理教师多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更加有声有色。
对于七年级新生来说,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他们最喜欢的部分。该课程有“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交往”三个板块,形式多样,目的是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初中校园的生活和学习。为了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该校还开展了班主任教师广泛参与的心理知识学习活动,动员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1月,巨鹿实验中学被邢台市教育局推荐为“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