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古代书院--白鹿洞书院
中国古代书院|宋初白鹿洞书院
来源: 中国文化小百科  2015-03-24 11:06:00   责任编辑:施婷  www.k618.cn
内容提要:唐末五代数十年间,战乱不止,社会不宁,经济萧条,文教衰落,读书士子无由显身,多数人穷居草野,隐居读书讲学,于是私学暗兴,书院教育应运而生。

 

  【图语:白鹿洞书院】

  书院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唐末五代数十年间,战乱不止,社会不宁,经济萧条,文教衰落,读书士子无由显身,多数人穷居草野,隐居读书讲学,于是私学暗兴,书院教育应运而生。

  宋既统 一海内,战乱渐平,民生安定,文风日起,读书士子纷纷要求读书就学,国家也需要大批治术人才。但是,在宋初,朝廷还来不及兴学设教,无暇顾及文教事业,也没有充足的财政实力发展教育事业。 书院教育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学校考》中说:“是时末有州县之学,先有乡党之学。”就是说,宋初州县等地方官学尚未设立,包括书院在内的民间或私人创办的乡党之学率先得到发展。

  袁燮在《四明教授厅续壁记》中也说:“集一时俊秀相与讲学,涵养作成之功,亦既深矣。而问其乡校,惟兖、颖二州有之,余无闻矣!”(《絜斋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说明宋初地方官学除兖州、颖州一带之外,大部分地区均未曾设立,学者大都集中在书院聚徒讲学,并且卓有成就。

  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说得更为明确:“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朱文公文集》,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朱熹是南宋人,他所说的“前代”包括了唐末五代和北宋初;“庠序之教”是指地方官学;“择胜地,立精舍”正是创建书院讲学。就是说,唐末五代至宋初,由于官学未兴,读书士子无处就学读书,大批学者自创书院讲学,满足了读书士子就学读书的愿望和要求,并且得到官府的褒奖和赞许。

  吕祖谦在《鹿洞书院记》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窃尝闻之诸公长者,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吕东莱文集》,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这里的“国初”正是指宋初。同时也说明,宋初刚刚摆脱了战乱之祸,学子就学读书之风日盛,但学校尚未及设立,于是学者在山林闲旷之地,自建书院,聚徒讲学。

  宋初书院的兴起,一方面满足了读书士子就学读书的急切需要和紧迫心情;另一方面也帮助统治者解决了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因此,一批由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院便兴盛起来,官方因势利导,给予大力支持、资助和褒奖,进一步推动了书院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

  宋初的著名书院有哪几所,历史上说法不一。综合各家之说,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分别介绍如下。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唐末五代时为学者自建的读书讲学之地。

  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洛阳人李渤和他的哥哥李涉在庐山读书,曾驯养 一只白鹿,日夜相随相伴。宝历年间(公元825—827年)李渤任江州刺史,出资在庐山他读过书的地方,建筑台榭,名其地为白鹿洞。南唐昇元年间(公元937—943年)就白鹿洞建学馆,置田产,供各方来学者读书之用。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当时称庐山国学。

  宋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周述奉命知江州。因见庐山国学各方来学者日多,奏请朝廷赐国子监印本“九经”,供士子肄习。皇帝下诏,同意周述的请求,驿送印本“九经”,赐给白鹿洞。此时,庐山国学改名为白鹿国庠,并派明起为洞主,学徒达数十百人。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太宗委派明起为蔡州褒信县主簿。明起离去后,“白鹿洞由是渐废”。

  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曾经重加修缮,并塑孔子及十弟子像。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直史馆孙冕因患病,请求退休辞官,归白鹿洞养老,获得朝廷恩准。但未至而身亡。直到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孙冕的儿子礼部郎中孙琛在白鹿洞建房十间,供子弟居住和读书,并接待各地来学的士子,供给膳食,遂定名为白鹿洞书堂。当时曾知南康军的郭祥正撰《白鹿洞书堂记》一篇,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情景,“祥符初,直史馆孙冕以疾辞于朝,愿得白鹿洞以归老,诏从之。冕未返而卒。皇祐五年,其子礼部郎中琛即学之故址为屋,榜曰书堂,俾子弟居而学焉,四方之士来学者,亦给其食。”

【本文责编: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