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据2015年2月17日新华网报道,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诚然。但就一定层面而言,当下中国却不乏一夜之间就分崩离析之儿戏家庭,不缺“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之变态家庭,遍布“父母不像父母,儿女不像儿女”之畸形家庭,“公婆不像公婆,儿媳不像儿媳”之,流行“啃老”购房购车之搞笑家庭,遍布“爷爷是孙子,孙子是爷爷”之异常家庭……
为何如此呢?究其根本,是因为忽视了家庭建设,是因为家庭建设存在大问题。所以说,在“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春节前夕,习近平发表上述讲话,真是正中当下中国之要害,颇具现实指导意义和历史价值。
那么,作为一个家庭,理当如何搞好其建设呢?习近平告诉我们的答案是,要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种政治口号,不必较真。实际上,此类说法不但是非常幼稚的,而且是特别可怕的。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非常雄辩地表明,“习大大”家的家庭建设搞得特别好,其家教、家风,堪称中华民族之楷模。“习大大”真无愧于“中兴领袖”之赞誉;而且,“习大大”那么在乎习家之小家、梁家河之中家、中华民族之大家,都足以说明其特别“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此,无论是从小家、中家,还是大家的角度来讲,习近平的上述言论,都是特别值得全球亿万羲黄子孙细细品味,而理当作为其家庭建设的指南。
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家庭,还得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譬如,在笔者老家甘肃省天水市、陇南市等不少地方,过春节时都有“接先人”、“敬先人”、“送先人”的习俗。在“十年浩劫”等非正常时期,这些习俗曾经被视为封建迷信,但实际上,其恰恰是当地传承了千百年的、非常有价值的进行家庭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
那么,何谓“接先人”呢?就是在“大年三十”即将开晚饭之前,后辈用跪迎、香火、献茶、瓜果、鞭炮等方式,将已经故去的长辈,全部“接回家”,一起过年。除夕,后辈就会以跪拜的方式给长辈拜年;而且,通常都是父辈先给爷爷辈跪拜,然后晚辈给爷爷辈和父辈跪拜。这,其实正是中华智慧经典《道德经》所讲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何谓“敬先人”呢?就是从“大年三十”傍晚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三,在每餐开饭之前,第一碗先是敬献给“先人”,然后依次才是爷爷辈、父辈和晚辈。即使喝茶、喝酒之前,也得首先敬献给“先人”。
何谓“送先人”呢?就是大年初三下午,基本上是全家老老少少,都得到祖坟去“送先人”回到另外一个世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坟地,必须要烧一堆柴火,意为后人给“先人”烧好另外一个世界的炕,等“先人”回去时就不会受冷冻,不必再亲自去烧炕了。
看到了没?这不但不是什么所谓的封建迷信,相反,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羲皇故里、秦皇故里、中华民族之大智慧。
正因如此,千百年来,笔者老家的家庭建设基本上都搞得很不错,多是“家和人和万事和”,然遗憾的是,近年来由于某些原因,前述习俗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有的家庭甚至已经完全远离之。
综上所述,笔者罗竖一认为,家庭建设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再次呼吁,中国执政党还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指导思想。不过,值得比较欣慰的是,在习近平的骨子里、潜意识或者意识中,已经认为执政党还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