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新专栏】(文化访谈系列之十六)
曾凡英:盐文化研究的意义和趋势
——社科视野下的中国盐文化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理工学院曾凡英教授接受访谈(钟永新 摄 2011年6月24日)
【人物简介】曾凡英,1962年生,四川自贡市人,四川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198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今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系。1990年至1991年,在四川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做进修学者,师从四川师范大学彭久松教授研究历史文献学与史学理论,1996至1997年,作为四川省高师培训中心送培的首届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师从瞿林东教授研究中国史学史,研究课题为“《史通》研究”。从事中国历史与中国盐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现任四川理工学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校学报(哲社版)编委,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盐业史研究》杂志学术顾问。已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0部(含合著)。
【阅读提示】
◆ 整合科研力量、成立研究盐业历史相关的科技、文化、经济、机构、经营、管理、法律等的科研平台,有利于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盐文化,以说明盐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运用历史文化学、历史人类学、社会文化学、民俗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盐与人类的总体关系,通过对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 因为有这样一个深深的盐巴情结存在,以后的日子我还会继续坚持在自贡做好中国盐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工作。
弘扬四川特色文化 传承千年盐都文明
钟永新:曾主任,您好!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和科研影响的专业学术研究机构,请您介绍下中心成立的缘起和经过。
曾凡英: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意见》, 2004年四川省委也发布《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其中“第九条”对整个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重要部署,提出要把四川社科大省建成社科强省;要着力研究、传承、弘扬四川五大特色历史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井盐文化、三国文化、红军精神。这几年四川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很快,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据了解去年除京、沪地区之外,四川省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和经费排在第三名,这是跟四川省委大力建设社科强省的举措密切相关。
由于四川一直是全国井矿盐生产研究基地,井盐文化历史悠久非常独特,所以四川省委非常重视井盐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为响应中央指示和省委部署,四川理工学院结合自贡作为千年盐都的特色地方资源、合校后集聚的研究力量和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于2004年组建了中国盐文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涉及政治、经济等与盐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联的文化现象和事象,率先在高校中建立中国盐文化的科学研究机构。
在地处盐都自贡的高校组建盐文化研究理由有三方面:
第一、自贡乃千年盐都,井盐文化底蕴深厚,影响巨大
自贡井盐最迟从东汉章帝(公元76~88年)时期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在漫长的盐卤资源开发利用中积淀了十分丰富而独特的井盐文化。由于井盐包括了寻卤脉、凿井、提卤、输卤、烧制等十分复杂的生产流程与工艺,不仅充分显现了先民的勤劳智慧,其科技含量、文化内涵显然比其它盐种更为博大精深。单就凿井而言,它广泛涉及到井盐地质、凿井技术与工艺等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而且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出现于川南地区的卓筒井井深就达数十丈,在凿井工艺上开创了世界冲击式顿钻钻井的先河,不仅实现了从大口浅井到小口深井的过渡,这种凿井工艺也被李约瑟博士誉为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当自贡人在道光十五年(1838年)钻凿出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的时候(燊海井,井深1001.42米),鲁弗奈兄弟于180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利根尼斯(Alleghenies)西部采用人工挖掘出美洲第一口盐井,井深3.96米。两年后即1808年2月首次采用相同的方法将该井加深至12.19米。卓筒井工艺技术无疑是人类开发地下资源中的一次最为深刻的变革,但随着井深的不断增加,井下塌陷、坠物等井难不时发生,为解决这些问题,维持盐井的卤水生产,井盐生产工程技术人员们在实践中创造发明了几百种修治井工具和相应的工艺,至今保存在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修治井技术和凿井工具群堪称巧夺天工、举世无双,而以燊海井为代表的“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自贡市唯一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当然,与井盐生产相关联的各种民俗文化也显得更加异彩纷呈,别具一格。
20世纪30年代自贡是一座布满井架天车的小城 孙明经摄 (资料图片)
第二、国家领导人和自贡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井盐文化保护研究
1957年小平同志亲自关怀指示把西秦会馆改为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馆名,自贡市政府也非常重视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和 支持井盐文化的研究。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成立后不仅承担着收集、研究、整理、科普等工作,还广泛联合全国盐史研究专家,尤其是井盐史研究专家推出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于1977年创办了《井盐史通讯》,专门刊载盐业史研究的学术成果。第一期是油印本,第二期改为铅印,到1986年正式拥有国家期刊号,由书画家范曾先生题字,更名为《盐业史研究》,每年四期,到现在已有100多期,是一本在国内外都深受专家们重视的学术期刊,美、德、英、法、日、俄、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都一直在订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井盐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盐文化保护传承、旅游开发、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自贡市自流井区和盐业息息相关的沙湾三大庙:“桓侯宫”、“西秦会馆”、“王爷庙” 钟永新 摄
郭沫若题写的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名。 钟永新 摄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修治井工具陈列是中国目前唯一保留较为完整的古代顿钻工具群。 (资料图片)
第三、有大批国内外盐史研究专家的支持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四川理工学院专家教授与全国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人员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彭泽益研究员、郭正中研究员,四川大学冉光荣教授、四川大学凌耀伦教授,复旦大学郑学檬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彭久松教授,原北京经济学院吴天颖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鲁子键研究员等一大批老专家在井盐文化研究方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也得到了国外中国盐史专家的加盟。1990年在自贡召开中国首届盐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有13个国家的180多名学者参与,李约瑟研究所还专门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很多外国学者前来自贡考察交流,如担任过李约瑟博士学术秘书的德国人汉斯·乌尔利希·福格尔,日本的河上光一、吉田寅、渡边淳、幸彻、滨下武志、森纪子和照内由纪子,法国的霍克奎特,美国的珍琳·玛德莱、罗伯特·P·墨尔索夫,奥地利的鲁道夫·帕尔蒙和前苏联的踏踏里诺夫等等。
因为有研究传统、机构、人员、刊物和成果,所以许多老专家们都认为在自贡成立盐文化研究所实至名归。2005年四川理工学院在研究所基础上,整合利用地方资源,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与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四川久大盐业集团三个单位共同筹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2005年8月24日,经过四川省教育厅专家组的现场评审,同年9月3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依托在四川理工学院成立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这样,第一个整合全省、联合全国相关科研力量、集中研究盐业历史相关的科技、文化、经济、机构、经营、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科研平台正式成立,有利于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去研究中国盐文化,以说明盐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7年“中心”在取得显著科研成绩的基础上,又通过申报评审,从“四川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自贡:中国盐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
钟永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主要有哪些?
曾凡英: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以井盐为重点和特色的中国盐文化领域的各类学术活动,运用历史文化学、历史人类学、社会文化学、民俗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盐与人类的总体关系,通过对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起到繁荣学术、服务社会的作用。中心成立后确定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盐文化与区域经济研究; 二是盐业契约与法律研究;三是盐业企业文化与建设研究。依托于此建立了三个学术科研团队,从2005到2007年取得了较多成果,在2010年接受省厅评估时,专家非常称赞中心取得的成绩,到现在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第一、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向全国发布课题研究项目。自2006年发布课题以来,连续6年共收到来自省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盐业机构或企业等35个单位127份申报书,经学术委员会和专家组的严格评审通过,并报经省教育厅审核批复,其中29个单位批准立项103项,有10多个单位来自省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和院所,如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湘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山西社科院等,立项总经费近140万元,“中心”资助经费及后期资助经费达62.2万元,目前结项率在90%以上,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市级奖励,也有多项成果获得省市等各级地方政府的肯定并采纳。
第二.“中心”研究人员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共承担纵向、横向项目15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20项,获得项目研究经费245.5万元。尤其是以“中心”立项课题研究为基础,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取得优异成绩,不仅实现了学校省部级、国家级科研立项项目的历史性突破,数量也逐步提高。 “中心”研究人员共发表本研究领域科研论文390篇,其中在《历史研究动态》、《经济问题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70篇,被人大资料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转载、EI等收录超过100篇。内容涵盖盐业史、盐政、盐务、盐法、盐业经济、盐业体制改革、盐文化保护与利用、盐资源开发与利用、盐业企业管理与发展、盐文学、盐艺术、盐产地等方面的内容,字数近300万字,同时“中心”每年还将部分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编辑《盐文化研究论丛》出版,一年一辑,已出版5辑,共计205万字,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欢迎和关注,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影响,150多篇文章已被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出版了研究领域学术著作22部,涉及盐业研究学术史、盐文化史、盐业考古、盐业契约、盐产业组织优化、盐业诗歌、盐业人物、盐产地、盐帮菜、盐垦和盐商等专题性研究,其中多项成果已经获得省部级奖励,如《垄断转型》和《中国盐业契约论》等。)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代表性学术成果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提供)
几年来,科研成果获奖取得较好的成绩,共获得39项奖励,其中省政府、省教育厅奖励9项,市政府奖励24项,并且获奖总数和奖励等级每年呈现上升趋势,不仅实现了学校省级社会科学奖历史性的突破,也实现了学校省级社会科学奖等级奖励历史性的突破。专著《垄断转型》获得四川省社科成果优秀奖和自贡市社科成果一等奖,《我国盐业体制改革法律建议》荣获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咨询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心”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学术科研团队的研究实力,也表明“中心”在各级领导指导下较好地发挥了“基地”的带动作用,积极加强学术科研团队建设和成果管理工作。
第三、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布在全国,都是知名专家。 “中心”自组建以来,一直努力打造和建设中国盐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所以特意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包括云南大学林文勋教授、四川大学杨天宏教授、厦门大学刘经华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段渝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鲜于浩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史继刚教授、西华大学蔡东洲教授、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宋良曦研究员等,从整体上凝聚了学界的老中青的中坚力量。在学术委员们的齐心和精心指导下,“中心”在打造特色研究学术研究团队的同时,也组建了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兼职研究队伍,尽力广泛而深入细致地挖掘中国盐文化这座人类精神文明的富矿,推进本领域的系统研究和创新研究,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第四、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展示中心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已编辑出版八种《中国盐文化研究丛书》,此外在《四川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辟 “中国盐文化研究专栏”,每期2~3篇,到现在已有35期,专栏推出后得到学术界和学报界高度关注,《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也专门推荐进行介绍,还被评为全国文科学报“特色专栏”。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资料室 钟永新 摄
扩大学术影响力 提升地方软实力
钟永新:请问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在全国盐业学术界和地方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凡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举办全国盐业学术研讨会
“中心”围绕盐文化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分别在2005年底和2009年底以“中国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和“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为主题举办了两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积极进行学术交流,推广和创新学术成果。两次会议都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和院所、盐务管理机构以及地方文化建设和发改委的专家、学者及实业家,共达400多人次。两次会议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学界的普遍好评,不仅使本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充分的认识和推广,其交流所取得的成果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学界在本领域及相关领域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在2009年,“中心”还组织召开了由赵启林主编、张银河创作的《中国盐文化史》著作研讨会,该著作由我国著名学者冯骥才题写书名,著名作家二月河作序,我个人对其“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是报敬佩态度的,所以当时组织国内比较知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这次会议,对其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及待完善之处都给予了中肯的评价,这有利于推动本领域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不断往前。因此,作为四川省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四川省教育厅的重点人文研究基地,“中心”将继续为繁荣社会科学、推动学术交流和学术创新及实践创新作出努力,力争在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迈上历史的新台阶!
二、参加盐业学术界交流会
“中心”研究人员也积极参加了国际国内各级学术研讨会,近6年来,“中心”研究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近100次,参加人数超过200人次,主要包括“中心”副主任黄健副研究馆员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举行的“古代四川盆地盐业生产技术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和“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参加了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的“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理事会”等多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另外,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开馆时召开“海盐与人类”高级论坛,也邀请中心专家出席,我代表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做了《海盐与人类的关系及研究展望》演讲,引起与会专家们的强烈反响。
今年5月,“中心”又应邀参加了在江苏扬州市举行的“全国盐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研讨会。在赴扬州参加中国盐文化遗产与保护开发研讨会,我和“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同时去了海盐产区考察,先去了张謇的故乡南通。张謇不仅在近代史上自治运动、实业救国方面搞得很好,同时在推进中国盐业近代化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无以伦比,就我个人评价,张謇在英国人丁恩之前有很多思考,有些闪光点比丁恩更亮。丁恩从东印度公司退休后,五国银行团请来做盐务稽核所帮办,他在全国各地调查,写了系列改革盐务计划书,因为角度不同,从效果和推进角度来讲,他的思路并没有超过张謇。后来我们又去了泰州,还去了启东三甲盐场参观晒盐,一路上地方政府和盐业公司给考察工作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中心”成立以来还接待了很多学术科研团队前来考察访问,我个人也被聘为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评阅人,也担任中国盐业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参与指导工作。
三、接待参与盐业专题摄制报道
“中心”自成立来接待了多家国家级媒体的摄制报道。如:
1、中国盐业集团和央视联合摄制《咸说历史》专题片,中心有7个专家被邀请参与访谈录制,取得了很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2、参与央视军事频道《大轰炸》节目采访录制。日本对自贡的大轰炸与对重庆、成都、兰州的大轰炸不同,那些城市是为政治上震慑以造成恐慌逼迫国民党投降,而对自贡、乐山的轰炸主要是“盐遮断”轰炸。盐遮断指在抗战时期尤其是卢沟桥事变后,自贡成为后方经济尤其是军需品供给重地,自贡对抗战的贡献很大,不仅体现在盐税缴纳上,还有海盐运输被破坏后,老百姓吃盐是个问题,有淡食之忧,盐巴作为国防战备品,军队也要吃盐,对自贡的轰炸就是要破坏后方,动摇军心。
3、中央人民广播台、《中国之声》(对台湾青年的广播)对于盐文化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三次节目录制和电话采访。
钟永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请介绍一下中心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曾凡英:作为高校机构对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物保护开发。如我们提出了“中国盐帮菜”课题,盐帮菜是由盐而诞生的,它在饮食文化中非常独特,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选材、制作、口味、营养上别具风味,在几大菜系中独树一帜。“中心”研究人员在承担的饮食文化科研课题研究中,将最终成果撰写成《味觉的盛宴:自贡盐帮菜》,出版后各方面反响较好,这对弘扬保护地方饮食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研究中心围绕盐文化旅游开发也做了一些指导工作,比如以培训授课、科技顾问、发展规划、调研报告、专家咨询论证等多种方式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我有一个很深的盐情结
钟永新:请问曾主任是如何坚持开展自己的盐业学术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支持砥砺着您的学术道路?
曾凡英: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有一个很深的盐情结。首先是和我在四川师范大学所学的历史专业有关,盐文化要研究的诸多问题都可以说是很专业的历史学问题;第二跟我是自贡人有关系,我出生在自贡,父亲过去是盐工,我大学毕业后服务社会在自贡;第三跟我的老师彭久松教授有关系,彭老师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对我帮助很大。我毕业后分配回自贡,即开始专注并学习研究盐业历史。这么多年来,有些心得,也培养了一些年轻人,他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曾经有不少机会到其他城市高校工作,但我一直没有离开,最终还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深深的盐巴情结存在,以后的日子我还会继续坚持在自贡做好中国盐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工作。
【访谈手记】前往因盐而设、因盐而兴,今日仍是井盐生产重地的自贡市采访是次回溯历史的探索发现之旅。四川天府之国,物华天宝,蜀产之中尤以井盐最为独特,在阅读盐的历史中,深感拥有盐味的人生如同拥有精神家园一样永远不可或缺。
【相关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的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科学技术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成就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汉医学。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对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来说比较独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注重实用性和经验性,缺乏西方科学的思辨性,因此有些人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否自成体系而表示怀疑。 (摘自:百度百科)
井盐
历代所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四川井盐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创始于北宋庆历年间,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皆称其为 “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
四川盐业从凿井、汲卤、输卤到煎盐,分工很细,工序繁难,工程费用和设备投资颇多。每开一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余年乃至数十年;凿井投资,浅者以千两计,深者以万两计,甚至有费至三四万两而不见功者。经营井灶的企业主,大多数凑资朋充,采取合伙制度,以使资力雄厚。在富荣产区,投资者(称客人)和地主以租佃和合股的形式做井,有“年限井”(或称客井)和“子孙井”之分。道光朝以前多为“年限井”,即凿井成功后,投资者按照比例只享有一定年限的股份及其收益,届期将井及其设施全部无偿地交还地主;“子孙井”在开凿成功后,由投资者与地主长期共同拥有所有权。随着凿井技术的提高,井深相应增加,投资者付出的垫支资本数额持续上升,改变了股份结构中投资者与地主原来分占的比率,“年限井”逐步过渡为“子孙井”。一般情况下,地主在井成投产后,占有股份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称“主日份”、“地脉日份”或“地脉锅口”;其余大部股权归投资者所有,称“工本日份”,“客日份”或“开锅水份”;在有承首人(集资凿井的发起人或组织者)的情况下,还需从地脉日份或锅口中拨出部分股份,作为给承首人的报酬,称“乾日份”、“团首日份”或“开锅水份”。
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天然形成或盐矿注水后生成),制成的盐就叫井盐,生产井盐的竖井就叫盐井。古代制盐工艺中,井盐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井盐的生产工艺经历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战国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就已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汲卤煎盐。当时的盐井口径较大,井壁易崩塌,且无任何保护措施,加之深度较浅,只能汲取浅层盐卤。北宋中期后,川南地区出现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卓筒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深井钻凿工艺的成熟。此后,盐井深度不断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 (摘自:百度百科)
自贡
自贡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面积4372.6平方公里,是闻名全国的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自贡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和70年建市史,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国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贡市,为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自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川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自贡三绝:大三绝 1、盐巴2、恐龙3、灯会;小三绝 1、扎染2、龚扇3、剪纸。自贡名人:刘光第、宋育仁、赵熙、李宗吾、雷铁厓、陈铨、孙瑜、吴玉章、卢德铭、江竹筠、罗荣渠、黄枏森等。 (摘自:百度百科)
【参考阅读】
王仁湘 中国滋味:盐与文明
http://www.qidian.com/BookReader/1690119.aspx
赵伯蒂:圣贤与盐—浅谈古圣先贤与盐的不解之缘
http://ywh.suse.edu.cn/Info.aspx?id=173
张银河: 中国盐业神话传说探析
http://ywh.suse.edu.cn/Info.aspx?id=227
林文勋: 中国历史上的“盐铁时代”及其地位
http://ywh.suse.edu.cn/Info.aspx?id=123
程龙刚: 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立足于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的关系的考察
http://ywh.suse.edu.cn/Info.aspx?id=130
曾凡英: 论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http://ywh.suse.edu.cn/Info.aspx?id=156
《南方人物周刊》 四川是天下人的盐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192806/
《中国国家地理》 四川井盐开采 祖先的智慧和深度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1_04/12/5697436_0.shtml
《中国国家地理》 卓筒井:串起古代与现代文明的链条
http://qkzz.net/article/62b272ad-c75e-4d70-aefa-7d7965443589.htm
《四川日报》 自贡井盐:闪耀千年的智慧结晶
http://news.163.com/09/0703/06/5D9F3VGC000120GR.html
中国非物质遗产网: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whyc/2006-10/30/content_87743.htm
《井盐史通讯》总目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785156-1-1.html
(清)李芝 盐井赋
http://hi.baidu.com/zgcul/blog/item/f1c89434e3ccf58da71e1250.html
注:本文2011年9月30日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