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梁漱溟日记:知与行,学与思
梁漱溟日记:儒学大家的知与行,学与思
来源: 新浪读书综合  2014-09-26 11:13: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日记原稿为梁漱溟现存的全部日记手稿,自1932年起,至1981年止,记录了梁漱溟从不惑到耄耋之年的整个人生...

 

  【图语:梁漱溟(1893.10.18-1988.6.23),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今年8月,《梁漱溟日记》校勘单行本首次由世纪文景出版。日记原稿为梁漱溟现存的全部日记手稿,自1932年起,至1981年止,记录了梁漱溟从不惑到耄耋之年的整个人生历程。除重新校订文字之外,增补了注释、编制索引、新配插图,并为每一年日记撰写了导读和大事记。梁漱溟在学界成名甚早,1917年被蔡元培先生聘入北大讲授印度哲学。1920年左右写成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甫一出版便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使其成为彼时最知名的文化人士。作为文化学者,梁漱溟极其关怀民生社会,作为思想家,他又讲求知行合一。《梁漱溟日记》还原了这位儒学大家的知与行,学与思。

  梁漱溟日记:了解先父其人的又一“窗口”

  此书是先父梁漱溟现存全部日记的汇编(约 70 余万字)。这些日记是他全为自己备忘而写,并无身后发表之意;可是如今它却可为人们了解他,提供一个“窗口”。发挥这种“窗口”作用,就是将其汇编出版的用意所在。

  先说最早的一个“窗口”——《楞严精舍日记》。

  1916 年先父发表《究元决疑论》,在讨论佛家思想时,引用了自己日记中的一段话;这日记的题名即为《楞严精舍日记》。按“楞严”为佛家一典籍名,即《楞严经》。“精舍”,指僧人或道士修炼居住之处所。显然,先父自喻为僧人,而此日记就是自己修炼的记录。可惜的是这日记在抗战时期留存于北京故居,被人当废品卖掉了。不过从先父后来的笔墨中,还可以见出当年的一个概略。

  自 1912 年至 1916 年,先父居家闭户四年(十九岁至二十二岁),因“倾心于出世”,潜心研读佛家经典。在此之前,他原是《民国报》(天津)的一青年记者,多往来于京津两地,常出入于那时国会与各党党部之间;而此后四年,他过起“完全静下来自修思考”的生活。他尝回忆起那时期“寻求佛法”中的艰辛:“但因无人指教,自己于佛法大乘小乘尚不分辨,于各宗派更属茫然……。曾记得‘唯识’、‘因明’各典籍最难通晓,费力甚苦”,“展读难于索解,犹自暗中摸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先父靠艰苦自学,有了对佛法的认识了解,确立了对佛家思想的信仰,影响了其一生的为人行事。后来就因为钻研了一个“冷门”(指佛学,他自己如此说),被蔡元培先生引进北大。七年北大工作,先父又有所创获。一是根据个人的研究结果,完成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受到学术界的注意。自 1921 年首次问世至今,此书再版加印十次以上;近年又有了日文、韩文和法文译本,而英译本不久亦将出版。先父尝说:“这本书中关于东西文化的核论与推测有其不可毁灭之点,纵有许多错误、偏颇、缺失,而大端已立,后人可资以作进一步的研究。”此书受到学术界的不断关注,大概与此有关。再一个是生活方面的创获。也是 1921 年后,他有了“翻然改变态度的事”,即“把这些年本准备作佛家生活的心愿断然放弃”,“决定要作孔家的生活”了。从此就决定了他此后的生命轨迹——亦佛亦儒。

  令人遗憾,由于北大时期日记的短缺,我们只能从他的其他文字中,有个如上的概略的了解。

  投身于农村工作是先父一生的另一重要阶段,前后约十年(1928 年至 1937年)。这个十年,只留有日记三年,且极为简略,若非其本人甚难读懂;幸好先父晚年曾逐日作了说明,由笔者记录,作为注释附于其后。因此,尚可起些“窗口”作用。

  1938 年至1947 年,又是一个十年,这个时间段,先父全部时间与精力,几全部投入于争取国家的团结统一之中。他认为:“统一问题是中国民族的生死问题。统一才是生机,不统一便是死路。”当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已占据我半壁江山,可是国共间在一度有所团结后,不久即分裂,且日益加剧。于是先父又周旋于国共两党之间,联络于第三方面人士之中,其重要活动有:访问延安(1938 年),巡视山东敌后(1939 年),组建中国民主同盟(1941 年),赴港创办《光明报》(1941 年),以及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 年)等。可是这十年只有两个“窗口”留存。一是皖南事变发生后,有极简略的日记,且不足两个月,记录了奔走于党派之间的经历。二是巡视山东敌后的日记,前后约八个月,逐日记下了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经历及敌后见闻。通过这一“窗口”,人们可以较具体了解当年战争的惨酷、敌后百姓之苦难,以及党派之争的严重。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