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诸葛亮教子惊醒后人
诸葛亮教子惊醒后人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0-01 15:23: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诸葛亮留给儿子的一封信,百字不到却给人无穷启发!

  【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诸葛亮留给儿子的一封信,百字不到却给人无穷启发,对于为学做人有着精简且具体的忠告,使我们在变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如果不能静下来,则无法保持清醒的觉知,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杂念丛生,我们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的方向?是否每天给自己留出一段安静的时间,倾听内心的声音?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论语》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志。”保持简朴的生活,就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少欲知足,放下过多的贪欲,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第三课:淡泊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才能独立而行,实现自己的理想。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无论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是否平静专注、全心全力?修行中说的“静能生定,定能生慧”,也是这个道理。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立志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没有树立远大的志向,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缺少前行的决心和动力。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精进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凡事必须努力精进,才能不断进步。有人说万法皆空,何必努力呢?其实佛法说的是“因上精进,果上随缘。”这如同儒家所说的“尽人事,听天命”,凡事必须尽力而为,但对于结果则不必执着,随缘即可。电脑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样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态如果太过浮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一个人的性格好坏,往往影响一生的命运。所以诸葛亮提醒儿子要保持淡定,在“励精”的同时,也要注重“冶性”,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性格气质。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与其为了过去而悔恨,不如抓紧现在的时间好好用功。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让我们全然地活在当下。请你想一想,你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警醒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正如普贤菩萨警世偈所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念无常,当勤精进,慎勿放逸!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是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文至简而义至深。以最精简的文字表达清晰的思想,这是文字般若的最高境界,如同我们持诵学习的《心经》,以二百六十字涵盖大乘般若之精要。这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简单沟通更有效果。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简沟通吗?  
【本文责编:沈碧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