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师道: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
师道感言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0-06 03:43: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而今师道已经没有了,见不到学生尊敬老师,也鲜见老师象爱护自己的亲生骨肉一般爱护学生,也见不到家长对老师的恭敬,人类社会物质在发展,而师道精神在萎缩、萎缩,以至...

 

  【图语:入门,聆听,思悟,师之言。出门,观世,反省,书之理】

  师道,通俗之说为“师之道”,即为人师者应遵循的原则与规则。有“师道”,就有“生道”(学生之道),即作为学生应遵循的原则与规则,老师与学生,此二者阴阳互补,生生不息,正因为如此,华夏五千年文明才得以延续至今。

  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之传承,得益于“天地君亲师”的古代教育准则。

  天者,可理解为“天道”,即自然、宇宙运行的规律。

  “地”乃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君”为领导。

  “亲”是亲人。

  “师”即师长------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

  一个人的成长,首先得益于父母给予饮食以滋养身体,使生命能够延续,其次,也是关键所在!是需要老师传授知识,如此方能立身成事,若没有老师的传播,人类社会将无法发展。这也就是古代社会为人师者倍受世人尊崇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我们崇高物质文明的今天,传统师道精神已几乎荡然无存,学生的职责是付学费听课,老师的职责是讲完课领薪水养家糊口,这与菜场上买菜交易有何差别呢?我们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的人生,每一对父母都殷切的望子成龙,都希望老师能多传授一些知识给孩子,但内心深处却对老师最基本的尊重与恭敬心都没有!这种人就不配为人父母!老师呢?对学生也生不起关爱之心,例行公事,按教纲要求把该上的课上了、学生考试及格了,就算万事大吉!

  对于当今的教育现状,我真不知说点什么才好,我们的下一代将何去何从,我也真不知道!只常常感叹着传统师道精神的伟大……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曾感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此语寓意颇深,为人师者,慧眼识人,对于有前途的学生心里很喜欢,乐意把自己一生所学传授给他。老师爱学生,目的绝不是想等自己老了要学生多为他献上几瓶好酒,多孝敬他。师道的精神,在于老师对人类社会、文化及历史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生命有尽,但从古至今文化不能断层,否则国家将成为野蛮之邦。《论语》中记载孔子最器重的学生颜回,不幸短命死去,孔子哭得很伤心,说:“天丧予!天丧予!”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夫子深知,只有具备象颜回这样道德品质又好学的学生才能承担继承与传播文化的重任,而他短命死去,那么人类文明靠谁来延续呢?孔夫子也好,南老也好,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五千年以来师道的精神内涵:第一横向拓展,为人师者心系天下,肩负历史的责任,以传播人类文化为己任;第二纵向传承,慧眼识珠,培育英才,使人类文化之命脉得以延续,泽被后世子孙。

  据史书记载,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最后由卫国返回鲁国后,决心招收学生,创办私学。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意思是说凡是拿十条干肉作为礼物来拜师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来求学的人,只要十条干肉作为学费,师生关系就算成立了。干肉在当时是很普遍也不贵重的食物,就象现在的火腿什么的,但夫子是不是真的很看重学费呢?

  当时有个15岁的孩子叫冉耕,字伯牛,他的“名”与“字”是怎么来的呢?他父亲是个农民,家境贫寒。一个农民啊,连耕地的牛都买不起!每年春耕时节就是他最难熬的日子,他作梦都想有一头牛,故长子出生后取名为“耕”,因是长子,又取字“伯牛”,其义一目了然,希望他能象牛一样耕地。天下雨了,家中四处漏雨……伯牛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艰苦的生活却造就了他仁善的德行,他力行孝道,且天性好学,白天帮父亲干农活,晚上、下雨天或农闲时节就勤奋读书,并教弟弟们读书。父亲却常常骂他:“农民的儿子读什么书?我叫你伯牛,就是指望你能象牛一样耕地种地,天天有饭吃有衣服穿!读书能填饱肚子吗?”对此伯牛也从不与父亲顶撞。

  冉伯牛15岁那年听人说孔丘先生在招收学生,学费是至少十条干肉,他作梦都想成为夫子的弟子,但这样一个三餐不继的家庭哪里买得起干肉呢?其实不要说花钱“买”干肉,就是把家中下蛋的老母鸡送一只去作学费,父亲也是绝不允许的。弟子们向孔子汇报了伯牛的遭遇,孔子大为感动,说:“我所说要束修(即干肉)的目的,是要你们尊重我传授的知识,哪里是非要不可呢?只要好学,我就肯教!”他毫不犹豫地收了伯牛做他的弟子,伯牛也郑重地向夫子行了拜师礼,后来冉伯牛在孔子的教导下发奋学习,成为一代贤人,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最好的弟子之一。

  由此折射出师道的精神:老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横向来讲是以自己的道德学问建立良好的人间秩序,利益社会;纵向则是通过培养人才使人类文明代代相传。学生的使命就是“复制”老师的学问与精神。一个老师不付出全身心精力教育好学的弟子就是老师的严重失职,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做老师!学生不尽全身心精力学习、不以所学的知识造福社会则是学生的失职,也是对父母与老师最大的不孝!这在我们几千年传统社会中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传统观念中,师徒关系一经确立,其意义就非同一般了!俗话说“师徒如父子”,我认为此言尚欠贴切,应为“师徒胜父子。”母亲十月怀胎生一孩子,实属不易,孩子再由父母辛苦养育成人,其恩德世人尽知,然师父对弟子的恩德还胜如此!因父母所给予子女的大多为物质的滋养,而师父的责任却首先是培养孩子纯净的灵魂与超脱的品质,世间最难的事情莫过如此了!其次授予知识、技能,所以为人师很难很难!而作为学生,要真正被老师认可、愿意尽全力将一生所学传授与他,也很难很难!

  夫君常向我讲起他年少时的拜师求学经历,也让我深受感动。当年夫君在山西时,听说山西有一位隐士王长存老人,精通易经、中医与武术,心中很是向往。后经人介绍有幸认识了老人,老人见他很好学,很高兴收他作弟子,叫他每天来家中学习(也有可能也是考验他的毅力)。他的住处与老人家相距40里,而当时又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步行。每天早晨他都步行4个小时到老人家中,到那儿已近中午了。老人教他学一个多小时,完了再步行回来,又是4个小时,天天如此!碰上老人家中有事情需要人手了,他便帮老人把事情料理完了再走。时间久了,师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极为尊敬老人,唯老人之命是从,老人也很关爱他,怕年青人胃口大肚子饿,常常塞给他几毛钱,叫他在路上买烧饼吃……再后来,他到北京上学,很想念老人,一放寒假就迫不及待地坐火车赶到山西看望老人,没想到老人在不久前因病去世了!知情的人告诉他说,老人在临终前很想见他,但又考虑到他马上要期末考试了,为了不影响学业,老人命身边的所有的人不要告诉他,让他安心学习备考……他在老人房间里呆了三天,也痛哭了三天,到第四天他满怀着伤痛与遗憾回到了上海家中……

  另外一点,维系、发扬师道的关键,就是除师生之外,还有第三方,即学生的父母。古代父母亲大多在孩子尚年幼之时就为孩子寻觅老师,亲自将孩子送到老师面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请求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此一来老师身感责任重大,必尽力教之,孩子见父母都下跪,便不敢怠慢而努力学习。老师尽力而教,学生尽力而学,接受师长教诲,则乾坤定矣!古代皇子,亦是从年幼时起,便由皇上与重臣亲自挑选最优秀的老师,将老师请入宫中,把皇子托付给他,请他严格管教。皇子得老师教诲,亦不敢怠慢,犯了错误还常常挨板子。由此可见师道之严格,故而《三字经》有云:“教不严,师之惰”也。

而今师道已经没有了,见不到学生尊敬老师,也鲜见老师象爱护自己的亲生骨肉一般爱护学生,也见不到家长对老师的恭敬,……人类社会物质在发展,而师道精神在萎缩、萎缩,以至于无了!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