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文言启蒙·孝篇】王修哭母
【文言启蒙·孝篇】王修哭母里罢社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07:12   责任编辑: 施婷   www.k618.cn
内容提要: 王修,宇叔治,三国时北海营陵人也。王修特别善于知人,高柔未成年时他就看出有才华,王基小的时候他就认为与人不同,二人后来都没有辜负他的知遇之恩,可以说王修独具...

  【图语:古道热肠张奉感至零涕 曲譬婉喻袁谭终不回头】

   【原文】:

 

  王修,宇叔治,三国时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母死。死日适值里人祭社之日。至来年社日,里中父老正筹办社祭典礼,修因思及亡母,袁哭不止,闻者心酸落泪。里中公议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寓友人张奉家中,两情极洽。时值疫疾盛行,奉全家皆因传袭得病,亲友无过问者。修时刻省视,代为照理一切,直至病愈始去。奉感激涕零,时人称之。袁绍长子袁谭在青州,聘修为冶中别驾。绍死,谭与弟尚以争国治兵相攻。谭兵屡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见修来,喜甚。语将士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因既得修之生力军,士气稍振,复欲进兵攻尚,问计于修。修慷慨言曰:“兄弟者,如人之左右手也。譬如与人斗,自断其左手,犹大言曰:‘我必胜彼!’有此理乎?试思弃兄摹不亲,天下尚有可亲之人耶?言甚恳切。谭不听,遂降曹操,同攻尚,继复叛操,操击斩于南皮。当操破邺时,抄没审配诸人家,财物以数万。及破南皮,阅修家资,则谷米不满十斛,书史数百卷。操叹曰:“王公不妄得名!”因以礼聘为司空掾,迁魏郡太守。修尤善知人,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童年,终皆不负所知,可称独具青眼矣。


  【译文】:

    王修,字叔治,三国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人。七岁那年,死了母亲。母亲去世那天,正好是乡里举行社祭的日子。到第二年举行社祭的那天,乡里父老忙于筹办社祭典礼,王修因思念母亲而痛哭不止,人们听后都感到心酸,大家决定停止社祭活动。王修20岁时到南阳游学,住在朋友张奉家,二人感情甚好。当时正值瘟疫流行,张奉全家都传染上了瘟疫,亲戚邻居没有一个过问的。王修时刻看望,代为照料一切事务,直到张奉病愈才离开。张奉感激涕零,当时的人都称赞王修。袁绍的长子袁谭在青州,聘王修为治中别驾。袁绍死后,袁谭与弟袁尚为争夺权力而发兵相互攻击。袁谭屡屡吃败仗,王修率领官兵百姓来救。袁谭见王修来救,十分高兴,对将士说:“成全我们这支军队的,就是王别驾!”袁谭因为得到了王修的生力军而士气稍稍得到提振,又准备进攻袁尚,向王修求计。王修慷慨陈词,说:“兄弟就像是人的左右手。假如和人搏斗,先砍断自己的左手,还说大话:‘我一定会战胜你!’有这样的道理吗?试想一下,丢下兄弟这样的亲人不顾,天下还有可亲的人吗?”话说得十分恳切。袁谭不听,遂投降了曹操,与曹操一起进攻袁尚,后来又背叛了曹操,曹操进击袁谭,在南皮将其斩首。曹操攻破邺城时,查抄袁尚手下谋士审配等人的家产,财物以数万计;等攻破南皮,再看一看王修的家产,谷米不满十解,书籍却有数百卷。曹操感慨道:“王公不是浪得虚名!”于是礼聘王修为司空椽,升任魏郡太守。王修特别善于知人,高柔未成年时他就看出有才华,王基小的时候他就认为与人不同,二人后来都没有辜负他的知遇之恩,可以说王修独具慧眼。

 

 

【本文责编: 施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