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梅信虚度守贞报劬劳 松荫成林旌门表懿德】
【原文】:
李女者,唐时河南开封人也。幼即有烈性,奉父事母,克尽女子之道。父母爱如掌珠。年八岁,父得瘫,医药不效,竟卒。女哭之,恸不欲生。自此独与母居,茕茕孤独。家无蓄积,父柩不得入土,只好从权殡于堂上,待有余力时,再行举葬。女由是每日早晚,必在父柩前哭祭,并供献食物。如此者十年如一日也。及女年属及笈,其母见已到标梅遣嫁之期,欲央人为觅婿家。女告母曰:“儿不愿出嫁,愿随母而终。母其许我。”母曰:“汝已长成矣,女大当嫁,本属正理。世间万无以丫角终老母家者。汝何痴耶?”女曰:“儿嫁奈母何?弃母而适人,儿宁死不为。”母再三劝喻之。女哭失声,忽取剪刀在手,自将其头上青丝,猛力用剪铰断,手执断发语母曰:“母今可知儿心矣。发可断,身不可嫁。”母大惊,不觉泣下,抚女曰:“儿苦矣,何至此耶?”女曰:“此乃所以表儿心也。”自此与母同居,永不嫁人。及母殁,哀毁过礼,力措葬具。州里送葬者不约而聚,计达千人之多。母既葬,女遂庐于墓侧,蓬首跣足,不复人形。顾母虽葬,完坟时工作仓卒,故坟形不甚充实,女乃自负土完成之,并种松数百株。上官嘉其行,特旌表其门。
【译文】:
李姓女子,唐代河南开封人,自幼性格刚烈,侍奉父母,能够恪守孝道,父母视她如掌上明珠。她八岁那年,父亲染病,医治无效,死了。女子哭泣不止,痛不欲生。从此以后,就独自和母亲居住,茕茕孑立,很是孤独。家里没有积蓄,父亲的灵柩不能安葬。只好把灵柩暂时放在堂上,等稍微富裕一些时,再举行安葬仪式。女子因此每天早晚一定要在父亲的灵柩前哭祭,并献上祭品。像这种情况,十年如一日,等到了出嫁的年龄。母亲见她该出家了就请人为她找婆家。女子告诉母亲说:“女儿不愿出嫁,一生愿随母亲,.希望母亲答应我。”母亲说:“你已经长大成人了。女大当嫁,这是正理。世上哪有女儿一辈子呆在娘家的?你怎么这么傻啊!”女儿说:“女儿出嫁,母亲怎么办?丢下母亲,自己嫁人,女儿宁死不为!”母亲再三劝说,女儿失声痛哭,忽然取出剪刀,抓住自己的头发,猛然用力剪断,手拿断发对母亲说:“母亲如今可以明白女儿的心思了,头发可断,嫁人万万不可!”母亲大惊。不由得流下眼泪,手抚女儿说:“儿命苦啊!你何必这样呢?”女儿说:“女儿用剪发来表明心迹。自此以后,与母亲住在一起,永不嫁人!”母亲死的时候,李女悲哀过度损伤了身体,全力筹办丧葬之事。乡亲们不约而同来为她的母亲送葬,达一千人之多。安葬母亲之后,李女在母亲的坟墓旁盖了一间茅草小屋,为母亲守孝,头发蓬乱,光着脚,没有个人样子。她见母亲虽然已经安葬,但拢坟时仓促,坟的形状不完整,就自已背土把坟形修复完整,并且栽种了几百棵松树。当地的官员认为她这种孝行值得嘉许,特意加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