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孝感动天(资料图)】
"百德孝为本,百善孝为先"。无论如何评价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都不可否认其更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养老敬老的基本社会道德,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审视孝道文化,为其注入时代内涵,培育起现代孝道文化新理念。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弘扬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是至为重要的。这对于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古人甚重孝道,这与古代推行的宗法政治制度和家国不分的专制统治有关系,是宗法制度的必然产物;这也与小农经济的物质生产长期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老人与小孩全靠成年家庭成员供养有关系。所以,后来孔子把孝道上升到理论高度,认为孝道是人生义务,是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灵魂。以孝道立教,确立了孝道在整个封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历代统治者为推行孝道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
确立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将“孝”作为看人看事的第一标准和最大的否定标准。对孝的提倡,一个重要体现是选官制度。在唐代以前,主要是以乡举里选为特征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各个朝代的选拔标准和科目并不相同,但“孝廉”一直都是其共同的重要内容。乡里出名的孝子,地方长官就有责任向上推荐,也可以直接任用。汉武帝以四科取士,四科各有偏重,但都要求孝悌廉正。唐高祖号召幼童读《孝经》,并设置童子科:“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同时,人们如果出于各种原因而不愿为官,那么要“亲养父母”是最好的托词。
封建统治者在彰扬孝行的同时,还重视对不孝的惩罚。“不孝”是夏朝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形成的较固定的罪名。此后,历朝法律如秦律、汉律、唐律、大明律、大清律中都有“不孝”的罪名,孝一直得到了国家礼法的维护。甚至在朝为官才能俱佳,但在事亲、孝德方面有误差的人,都有可能被罢免。《孝经?五刑》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在应受大辟等五种极重刑罚的三千罪行中,“不孝”是最大最严重的罪行。隋朝的《开皇律》继承了北齐的刑罚,并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作为封建立法中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在后世法典中历经1300年不改,是谓“十恶不赦”。而其中的“恶逆”、“不孝”、“不睦”的三不赦,只不过是不孝的情节轻重问题。
树立了一批典型。在孝道思想的熏陶和培育下,出现了众多感人的孝敬父母的“模范”,其中“二十四孝”就是世代流传的代表。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中有孝子也有烈女;有帝王、贤者、官吏、士人,也有普通百姓;
有先秦人,也有汉、魏晋、南北朝、唐、宋等朝代人;内容有关于养亲、爱亲、侍疾、容亲、悦亲和思亲等。其中有理智的合理的孝,也有不明智的愚昧的孝,如郭巨埋儿得黄金、孟宗哭竹冬生笋、董永卖身葬父娶仙女等,显然是人们的附会,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不论二十四孝是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它的广泛流传反映了孝道文化对各个时代、各个阶级思想和行为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
建造了一批载体。一是旌表牌坊。皇帝旌表寿民、提倡孝道,更具体地表现在建立牌坊上。明清时期各地石坊很多,多是嘉奖节孝的内容。如清康熙九年下诏命妇孀居至百岁者,题明给予“贞寿之门”匾额,建坊以银30 两。四十二年下诏,对百岁老人给“升平人瑞”匾额,建坊以后悬于坊上。雍正四年上谕:年过百岁者,赐坊银90两。到110 岁,还要增加赏赐。乾隆元年对130岁的湖北江夏寿民汤云山,共赐给坊银120两。乾隆二十六年,对广东南海杨能启除旌表外,又钦赐建坊。乾隆五十年,对五世同堂的100 多家均赏赐银两缎匹及建坊之银,等等。为表彰孝子、提倡孝行所建之坊,多在各个城内的最繁华之处,巍峨高大,精雕细琢。如山东兖州府的范氏石坊,系明末崇祯年间为大臣范淑泰所造,坊额刻“忠孝名臣”,通体采用透雕、浮雕和线雕等多种雕刻技法,上刻人物、神仙、花鸟、禽兽等,技艺精湛,有“天下第一坊”之称。
二是家族祠堂。家祠也叫宗祠,就是家庙。古时士大夫都有家庙,《礼记?王制》记,为了聚合同族,祭祀祖先,建立祠宗。秦时尊君卑臣,没人敢营建。到了汉代,多建祠堂于墓地附近,后来无此限制,多建于宗族聚居之地。每年按时由族长率领族众对祖先祭祀。尊宗敬祖,当然是提倡孝道的重要内容。如山东曲阜孔氏,出于对孔子的无上尊崇,专门建有祭祀孔子的孔庙。而在孔庙内又建有家祠,供奉孔氏前三世祖(孔子夫妇、孔鲤夫妇、孔伋夫妇),以及“中兴祖”四十三代孔仁玉。始建于宋天禧二年,现为清代建筑,过去,每年孔氏家祭多在此举行。除各地家庙、家祠外,还有“孝子祠”、“忠孝祠”等。
三是用“孝”命名的帝王陵墓。如明太祖的陵墓称“明孝陵”,清世祖的陵墓称“孝陵”。这两个皇帝均是当朝第一人。对其陵墓以“孝”命名,充分体现其后人尊宗敬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