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孝经》详解:卿大夫章第四
《孝经》详解:卿大夫章第四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2-19 10:02: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盖卿大夫之孝也。做为卿大夫他们要遵守礼法,所以穿服装也不可以乱穿,如果穿错了,譬喻说卿或大夫穿了天子的服装,那就是冒犯君上、冒犯天子,也不能穿诸侯的服装,他...

 

【图语:《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这段话是讲卿大夫是如何行孝的。我们来看看《御注》里面的解释,首先解释第一条,“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这个“服”就是服装,所谓身之表也,这是外表,给人第一印象是看他的服装、服饰。所以服装是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代表一个人的身分地位,尤其是古代,在古代服装都有讲究的。《御注》里面说,“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僭上逼下”。先王制的五种服,这五种服是五种人穿的不同服装,所谓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卿和大夫这是两个,还有士,这五服,各有等级差别。做为卿大夫他们要遵守礼法,所以穿服装也不可以乱穿,如果穿错了,譬喻说卿或大夫穿了天子的服装,那就是冒犯君上、冒犯天子,也不能穿诸侯的服装,他们只能穿自己卿的服装和大夫的服装。僭上,不敢僭上逼下,僭上就是冒犯长上,如果穿了下面的服装,士的服装,他就是等于逼迫下面的,这也不对。所以要按照自己的身分、地位来穿著服装。所以古人穿的服装都有讲究的,特别是上朝,互相之间不认识,就看你身上的服装,服装叫章服,章是什么?表现出你的身分地位,一看到你的上面的这些花纹,他就知道你是属于什么地位,这是便于互相之间行礼,位卑的人要主动向位尊的人行礼,所以这是很有科学性的。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御注》上讲,所谓“法言”是什么?是礼法之言,祖宗定下的规矩,礼和法都要遵守。“德行”这是指道德之行,人要遵守道德,行为不可以违反道德。“若言非法,行非德,则亏孝道,故不敢也”,所以做为卿大夫,卿大夫是什么?就是天子或诸侯的大臣,我们讲的现在说的公务员,这些领导,各级领导,他们都是要为国家服务,所以要遵守礼法、遵守道德,如果言非法,他的语言讲出非法之言,不符合礼法,他的行不符合道德,这就亏损了孝道,严重的可能会遭到国家法律的制裁。一个孝子他知道要保全家业,要对得起父母,不可以让父母蒙羞,《弟子规》所谓的“德有伤,贻亲羞”,所以他不会干出那些非法非德之事,因此他就不敢去做,这是因为他有孝心,孝心就是对父母、对家族一种负责任的心。人如果有责任感,他处处都懂得谨慎,不会为所欲为。

  经文讲“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御注》上讲这是“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所以他讲话都不是乱讲的,必定是守著礼法,他的行为也不是乱来的,他是遵循著道德。“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这是讲什么?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它都有一个礼法、道德的标准,都要遵循著法、道,所以他自己就没什么选择的,因为礼法、道德都已经规定好了,我就老老实实的遵法依道而言行,所以就“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没什么可选择的。“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这是讲到真正能够依照著礼法,遵循著道德,这种遵循礼法之言焉有口过?遵循礼法他不会有口过,口过就是口上的过失,不会说错话,句句都符合礼法。古人常讲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如果口上不谨慎,往往是招致灾祸的,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如果能够句句都遵循礼法,谨慎自己的言语,就不会有这种口过。“道德之行,自无怨恶”,一个人真正行为品行端正,遵循道德行事,人人都会敬重他,就不会有产生怨恶、厌恶,怨就是怨恨,恶就是厌恶,所以他到哪里都受到人的尊重、爱戴。为什么人会尊重、爱戴他?因为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就是人性本善,每个人他的本性的性德,不是属于他个人的,每个人本性中都具备的道德,这叫性德,这叫本善。虽然我们现在行不出来,但是看到有人行出来我们会肃然起敬,为什么?因为见到他所做的符合自己的性德,符合自己的本善,所以当然我们会敬重他,不会有怨恨和厌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这三者《御注》上给我们提出来,是讲的“服、言、行也”,就是经文上所说的法服、法言和德行,这三种都能够谨慎的去守护、去遵循,就能够守其宗庙。按照儒家的礼而言,“卿大夫立三庙,以奉先祖”,卿大夫他们会立宗庙,宗庙这所谓三庙,来祭祀供奉自己先祖的牌位,所以要守其宗庙必定自己要谨慎的行事,家道不会衰亡。所以“言能备此三者”,这三者就是服、言、行,“则能长守宗庙之祀”,你就能够长久的祭祀祖先。如果违反礼法,被国家惩处,导致家破人亡,甚至可能被杀头,甚至会灭九族,这样家中的宗庙就被破坏,没有人祭祀。所以能保全家中的宗庙,这就是“盖卿大夫之孝也”。

  在邢昺《正义》里面有一段话是讲总说的,这是把这一段卿大夫章的总的意思说明,“《正义》曰:言大夫委质事君,学以从政,立朝则接对宾客,出聘则将命他邦”。这是为官要事君、要尽忠,从政,在朝廷里面接待宾客,出去外面统兵打仗或者是保卫家园,为国服务。“服饰、言、行,须遵礼典”,这讲的这三者都要遵循著礼法,遵循国家法律,遵循道德。“非先王礼法之衣服,则不敢服之于身”,这是按照礼法来穿著服装。“非先王礼法之言辞,则不敢道之于口”,所以出言都很谨慎。“非先王道德之景行,亦不敢行之于身”,先王的道德,景行是美好的品行,我们要学习、要效法,不是这种道德景行我们不要去做。所以“就此三事之中”,这是讲到服装、言语和德行,服、言、行三事。“言行尤须重慎”,虽然说了三事,可是最重要的还是讲言、行这两桩事,更需要重视和谨慎。“是故非礼法则不言,非道德则不行”,不是礼法的这些语言都不说,跟道德不相应的行为不做。“所以口无可择之言,身无可择之行”,这就是讲到“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行没有什么选择的,统统按礼法、道德行事。使“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这就能达到在天下你讲的话都没有人指责你,你的德行天下人都佩服你,不会埋怨、讨厌你。所以“服饰、言、行三者无亏,然后乃能守其先祖之宗庙,盖是卿大夫之行孝也”。所以卿大夫之行孝,这三者可以说是一个纲领,服饰、言、行三者都没有亏欠礼法、道德,自然家道就能够保住,就能够长久,就能保其宗庙,这是卿大夫行孝。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测到,这里讲的卿大夫是讲的天子手下的卿大夫,不是讲诸侯的卿大夫,为什么?他讲“以事一人”。夙就是早,夙夜就是早晚,早晚都不懈怠为一人服务,这一人就是指天子,就是忠于自己的职守,尽忠报国,忠于祖国,服务人民,他就能够保全家业,守其宗庙。天子的卿大夫都尚且要这么做,那诸侯、卿、大夫当然我们也知道应该这么做,还是在服、言、行三者方面谨慎行事。

  这一章经文是讲到卿大夫,就是我们现在话说政府的官员,他们应该如何行孝?孔老夫子在这里给我们说了三个方面,所谓服、言、行,就是不是先王所规定的这些服饰不敢乱著,因为古代的服饰都代表著身分,如果穿著服饰不合身分,这就有犯上逼下之嫌。还要在言语上谨慎,“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所道的、所说的都是古圣先王他们的教诲、他们的言语,正如夫子所说的“述而不作”,言语、还有创作这些文章,都没有自己的意思,都没有创新,全都是转述古圣先王、转述老祖宗的教诲。就像我们现在在这里学习《孝经》,讲解《孝经》,我们也是“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所说的都是老祖宗的教诲,没有敢添加任何自己的意思。真的是要像孔老夫子那样述而不作,只是转述过去前人所说的,用现代的话把它表达出来,让现代人能够听得懂古圣先贤的意思,而自己绝没有,也绝不敢添加自己的意思。“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古圣先王的那种崇高的德行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应该效法,把过去的那种谨行、崇高的这种德行,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在服、言、行三个方面都非常的谨慎,这样才能够做到“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才能够达到“守其宗庙”,这是能守住先祖的宗庙,这个宗庙在我们现在当前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道统。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尤其是年轻人,要有一颗传承先贤的这种心,要把老祖宗的优秀的文化道统发扬光大,这就是古人说的“为往圣继绝学”,这种绝学可以帮助天下万世开太平,这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守其宗庙”。所以我们的心量要扩大,不仅是自己守著自己的一家,更要把天下做为自己的家,守住祖宗先贤的教诲、道统,这就是所谓的行孝,卿大夫之行孝。卿大夫不是说只有官员才叫做卿大夫,他们的行孝,他们的行孝我们普通人也可以行,只要能够做到服、言、行三者无亏,便能够守住老祖宗的道统,做现在的圣贤,这叫行卿大夫之大孝。

  在邢昺《孝经正义》里面有“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僣上逼下者”,这是说到唐玄宗他注解这一部分经文的时候所说的话,说卿大夫遵守礼法,不能够犯上,欺瞒长上,也不可以逼迫下属。这一句刑昺注释中说到,“‘僣上’,谓服饰过制,僣拟于上也”,就是我们在穿著服装上面古人都有讲究的,必须要符合自己的身分,《弟子规》所讲的“上循分,下称家”。如果服饰过分,你不是这样的一种地位,却穿了这种地位上的服装,那就叫做僣上,就是欺上的意思。“逼下,谓服饰俭固,逼迫于下也”,我们不可以穿地位高的人的服装,当然也不可以穿得太过简陋,这样把自己的身分等于是逼迫到下属。所以服饰上是有讲究的,现代人对服饰讲究就没有那么严格。这是引申为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身分、地位,穿著不可以太过奢华,超过自己的身分、地位或者财富允许的范围,也不可以穿得太过简陋,和给人以一种不恭敬的感觉。像现在很多的女同胞穿著得非常的所谓的简陋,露得太多,这样让人看到,要不然就会引起邪思,要不然就会对她不恭敬,这是等于把自己的身分降格。所以穿著服饰要符合自己的身分,而且以端庄、整洁为美,不可以标新立异,更不可以穿著诱人邪思的服装。

  刑昺《正义》又说,“卿大夫言必守法,行必遵德,服饰须合礼度,无宜僣逼”,这是讲到卿大夫要守法,遵循道德,服饰要符合自己的礼度。服饰这是指人的表面,一般人看人都是先看服装,因为服装给人是第一印象,你服装穿得得体,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好。符合礼度也包括你懂得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服装,见什么人应该穿什么服装。譬如说我们上写字楼上班,就要穿得比较像一个文员,像一个公司的职员,在公司里的位置的高低,我们穿著也是应该稍微注意,如果是做为一个高层的经理,当然穿得应该是比较的正式,因为在工作当中往往就会遇到要见人、要跟人有社交的这些机会和场合,我们的服装如果平时没有注意,这样的话给人的印象会不佳。所以这都是讲有讲究的,虽然没有像古人那样的严格,但是我们要懂得礼的精神,要把礼古为今用。所以这说的僣逼,僣逼就是不可以有犯上的这种印象,给人这种印象,也不可以有逼迫下属的这种印象,这些都不应该做的。

  邢昺“《正义》曰:‘法言,谓礼法之言’者,此则《论语》云‘非礼勿言’是也。云‘德行,谓道德之行’者,即《论语》云‘志于道,据于德’是也。‘若言非法,行非德’者,‘则亏孝道,故不敢也’者,释所以不敢之意也”。这一段是邢昺解释唐玄宗的注解的,“法言,谓礼法之言者”,这句话是唐玄宗说的,他说法言是什么?就是礼法之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邢昺给我们解释,这是出自于《论语》所说的“非礼勿言”。这是颜回向孔老夫子请教什么是仁,孔老夫子告诉颜回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真正好好的遵循这个礼,放下自己的这些习气毛病,而以礼规范自己的身心,这叫做为仁。而且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们真正好好的为仁,行仁道,天下人真的就跟我们一块行仁。所以在天下推行仁道,不在别人,也不在仁道,而在乎自己有没有这个心,能不能够克己复礼。颜回听了夫子的这个教诲他悟了,真正明了真的为仁由己,整个天下实际上就是自己,所以让天下归仁只有是自己行仁。所以颜回悟了以后就立即向夫子请问如何去著手修行,正所谓悟后起修。孔子就告诉他,颜回说“请问其目”,有些什么纲领?怎么下手?目就是修学的纲领。夫子就告诉他,“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就是克己复礼的意思。唐玄宗所说的礼法之言我们就懂了,“非礼法之言不敢道”就是“非礼勿言”,就是这句话的意思,所以所说的话统统符合礼义,说的话表示是自己的心声,心有这样的念头自然会说这样的话。所以要真正做到非礼勿言,必须心里面把一切非礼的念头、非仁的念头统统断掉,让自己的心整个归仁,那么表面的言行当然他也就体现了仁。

  唐玄宗说的,“德行,谓道德之行”,这句话邢昺解释也是用《论语》,“志于道,据于德”是也。夫子在《论语》上面讲到一句话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讲的道和德,邢昺用它来解释道德之行。这个道我们在第一堂课《孝经》概要里面有所解释,道就是宇宙的本体、就是心性,老子说的这个道跟夫子这种“志于道”的道是一个境界,都是圣人所追求的。圣人立志就在于道,就是找回心性,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宇宙的本体,也就能够跟宇宙合一。得道了众生就度尽了,也就是夫子说的“天下归仁”。这个天下意思是很广的,不是讲我们地球而已,真正的天下,圣人的心目中它是指整个宇宙,整个宇宙的众生都归仁,所以夫子也是立志求这样的一种境界。这个道虽然无形无相,正是老子所说的“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就是自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心性,但是它是万物的本体,它能够现相,现的相就是德。所以道显现在五伦关系上它就表现出五伦十义,这个十义就是德,我们可以把五伦做为道。实际上五伦已经是现出的相,父子有亲,父子这是五伦中的关系,有亲就是德;君臣有义,义就是德;夫妇有别,别就是德;长幼有序,序就是德;朋友有信,信也是德。所以我们虽然没办法用六根接触得到,但是可以据于德,德我们是可以去修的,修德自然能够见道。所以夫子这里说“志于道,据于德”,据就是把持,靠修德来悟道、来入道。因此夫子在这里把道德的意思其实给我们透露出来,《孝经》上讲的德行就是道德之行。

  “若言非法,行非德者”,这也是唐玄宗的原话,如果我们的言非法,不符合礼法,行不符合道德,“则亏孝道”,这就是对不起父母。所以一个孝子他必定是处处想到我自己的言行会不会亏欠父母养育之恩,会不会让父母蒙羞,如果会的话那绝对不敢做。所以这经文讲的“不敢”,三个不敢,“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人能够有不敢这种存心,他的德行就很有根基。这个不敢就是一种羞恶之心,孟子讲的羞恶之心、耻心,古人讲“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一个人真正有羞耻的心,处处他都会谨慎自己的言行。真的圣贤能够成就的,怕的是他无耻,他敢造,叫做忍心害理,做出违背良心亏欠孝道的事情,最后就是成了禽兽。所以这里讲的,释不敢之意,这“不敢”两个字其意极深,真正得到了不敢的这种存心,成圣成贤是不难的。

  宋朝有一位御史叫赵阅道,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非常的谨慎,而且他在朝廷做官他是做御史,等于做检察的,像我们现在讲的纪委,纪律检察委员会的主任这一类的官职,专门是纠察贪官污吏,让朝廷风气严肃,所以他自己本人也就非常谨慎自己的言行。每天晚上他必定是在自己的庭院里面焚香,把自己一天所犯的这些过失、所做的事情,写在一篇疏文上面,然后跪著把这个疏文读出来禀告上帝,向天表露自己一天的言行。古人都敬天、敬鬼神,这一天如果赵阅道在写疏文的时候不敢写到疏文里头的,这说明德行上就有亏欠,所以既然是不敢写下来,不敢禀告天地的,自己也就不敢造了。赵阅道用这种方法激励自己做人要做到刚正廉明,做一个真正有德君子,上不愧于天地,下不欺瞒于人,光明磊落,这都是古人每天反省检点得到的这种境界。所以有不敢之意,这个人成圣、成贤、成君子决定有分。所以赵阅道在朝廷当中受到百官的敬畏,一生终了得到善终,最后他自己在走的时候也非常的安详,一点病痛没有,真是自在往生。这是一生行善积德,对得起天地鬼神,他得这个果报。

  《正义》里说,“口有过恶者,以言之非礼法;行有怨恶者,以所行非道德也。若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则口无过怨,恶无从而生”。刑昺是解释唐玄宗的“口有过恶”,口有过恶者是因为他所说的话必是有不合礼法之处。行为上如果是遭到众人的怨恨、厌恶,肯定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道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礼法和道德都是符合本性本善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他们都知道天理,都知道礼法、道德,虽然没学过,但是他自己本身他会懂,哪怕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婆,她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什么?因为人本性是本善的,当我们看到不善的话,我们就自然会起到厌恶的心,因为它跟本性相冲突,用我们一般话来讲,言行如果违背良心,自然会遭到人的厌恶。所以一个君子、一个孝子,当自己的言语出现过恶,或者是他的行为让人产生厌恶,别人会起烦恼,那么君子必定是反求诸己,我为什么会让人起烦恼?为什么让人起怨恶?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常常能够做到反求诸己,也是圣贤可以做到。

  像孔子的学生闵子骞,是大孝子,二十四孝里也有他的记载。闵子骞他的亲生母亲过世,父亲也娶了后母,后母偏爱自己亲生的儿女,而虐待闵子骞,冬天给自己亲生儿女做棉衣,但是给闵子骞做的衣服是用芦苇的花、的絮,芦絮来充当棉花,所以叫芦衣。芦絮当然没有棉花保暖,所以闵子骞穿著这种芦絮的衣服,冬天冷得发抖,他的父亲也不知道,看见他整天哆哆嗦嗦的,就怀疑他是不是干活不努力。有一次出门,因为闵子骞非常的冷,所以冻得真的是身体都不好使,他父亲看到他这样子,又以为闵子骞在那偷懒,拿起皮鞭就往他身上抽,结果衣服破了,芦花飘出来,他父亲才知道原来是他的后母虐待他,非常的气愤。回到家里要休他的母亲,想把这个后母赶出家门,闵子骞跪在地上哀求,说父亲您可不要赶走妈妈,赶走妈妈就会三个小孩都会挨冻,自己和自己的弟弟妹妹都会挨冻,妈妈在这里,哪怕我一个人挨冻我也愿意。说的这个话感动了他的父亲,更感动了他的后母,所以后来他的后母回心转意,忏悔了,改过自新,对闵子骞也像对自己亲生儿女一样。闵子骞他真正做到反求诸己,用自己的德行感化父母。他看到母亲对他这样的不好,这是什么?行有怨恶。母亲为什么会怨恨他?为什么会讨厌他?闵子骞回头想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对,他没有埋怨自己的后母,所以他才能够感动后母,所以怨恶也能够化解,这是真正的道德,真正的行孝。

  所以在君子眼中,他们知道“若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如果所说的都符合礼法,所行的都符合道德,那么口自然无过怨,没有过失,也没有人会怨恨我们。所以“恶无从而生”,这个恶就是善恶的恶,真正言守法,行遵道,自然就不会有过失。如果发现有过失,会让人起烦恼,那必定是言行这方面有亏缺。所以君子时时是检点自己、改自己,真正是为仁由己,只是一味自己去行仁,不管别人是不是仁,是不是遵循礼法、道德。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个真正修道的人,我们说一个贤人、君子,他绝对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不见世间人的过失,世间人的过失必定是因为自己过失引起的,修道的人常存这个观念,所以他不会去修别人,他是修自己。夫子在《论语》里面讲的,“修己以安人”,如何能够安人,让人得到安乐,不会怨恨我们?那就是修己,别人没有过失,过失统统在自己,这就是闵子骞行孝的成功秘诀,也是舜王(大舜)成功的秘诀,一味只是反求诸己,而不去求诸人。君子是求诸己,只有小人才求诸人,小人才看别人过失,一个事情不成功会埋怨别人,他不会回头想自己。所以圣贤跟凡夫区别真的就在此地。

  刑昺《正义》疏里面说的,“云‘三者,服、言、行者’也。此谓法服、法言、德行也”,这是讲到服和言和行,这是注解,这是法服、法言和德行,这都很清楚。“然言之与行,君子所最谨”,这是讲到服、言、行这三个方面,言、行更加重要。所以君子最谨慎的就是他的言行,服装还比较的容易能够做到符合礼度,而言行能够处处符合礼度、符合道德这就不容易。刑昺说,“出己加人,发迩见远,出言不善,千里违之”,这是讲到言,语言出己加人,从自己的口里出来,讲了一句话,这个话被别人听到,有时自己说的可能没在意,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我们讲的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有没有想到,能够常常这样去想,这样去检点,非礼勿言自然能做到。这个言,发迩见远,迩是近,虽然你讲的话好像听的人就在你旁边才能听到,这很近,但是它的效果会达到很远。所以古人有所谓“一言则兴邦”,也有“一言则灭邦”,讲对一句话可以拯救国家,讲错一句话会带来很大灾难。

  现在由于科技的发达,媒体技术的进步,这个方面就更加明显。像我们现在在摄影棚里面讲课录影,听的人没有,摄影棚里只有自己,对著摄影机讲,这摄影机也很近,但是这个讲课马上通过网路传播到全世界,真是发迩见远,这个效果会很大。我们讲的是正法,讲的是圣贤之道,对于这个世界安定和平就会有作用。假如我们现在讲错了,把圣贤之道讲歪了,就会误导大众。所以我们的语言要更加的谨慎,真的是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不是儒释道三家圣人的言语,不是古圣先贤的教诲,自己不敢去说,说了之后后果自己能承担吗?禅宗里面就有一个公案,一个法师讲法的时候说错一个字,堕了五百世的野狐身。什么字?有一次他讲法的时候一个听众向他请问,说大修行人会不会落因果?因果报应这是事实、这是真理,凡事都有因果,听众问大修行人是不是还会落因果,因果是不是等于是没办法束缚他?结果这个法师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也就是没有因果,结果这个话讲错了,误导众生,他自己就堕狐狸身堕了五百世。到后来在唐朝百丈禅师讲经说法的时候,这个狐狸就来求见,他已经修得人身,但是他还是狐狸,他能够变成人形,他来请求百丈大师给他开示,因为这个问题他一直在困惑。结果百丈大师说你不要单独问我,明天你把这个问题当众提出来,我给你回答。百丈禅师是一个大彻大悟的圣者,他看到这个人知道是狐狸,第二天这个人他变成一个老人,在座位上起来发问,说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禅师就告诉他,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不昧就是明了,他对于因果明明白白,他绝对不会造恶因,因为他知道恶因必定有恶果,他对因果报应非常明了。所以,不落因果改了一个字,不昧因果,这就是意思天渊之别。这个狐狸明白了,所以它就得到超度,自己往生了,脱离狐狸身。百丈禅师第二天带著人到山沟里去把这狐狸的尸体找到,以出家人的葬礼给它埋葬。

  一个字讲错都这么严重的后果,所以说话怎么能不谨慎?现在我们看到媒体的节目,常常为这些主持人、这些电影的影星、演员们捏一把汗,他们的影响力很大,他们所说的一句话起的这个效果这是很重的,所以假如不谨慎,这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还有一些知名的人士,所谓领导人,文化圈里的名人,各行各业的名人,他们说的话会产生很大影响力,假如是像《孝经》里讲的,不符合礼法、不符合道德仁义,他会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所以“出言不善,千里违之”,讲的话如果是不善的,不符合道德、礼法的,这是误导大众。这个大众,千里违之,千里是讲到地域的范围,现在不只是千里,整个地球。违之表面上的意思是因为大众都懂得礼法、道德,所以他出言不善,大家立即会群起而攻之,会批评他、会指责他。但是问题现在伦理道德的教育颓废,什么是礼法、什么是道德,现在人观念都很淡漠,所以对一个出言不善的,可能也没有人群起攻之。违之怎么个解释法?违就是违背本性,就会违背道德,千里是大众,大众因为听信他的话,都会做出违背礼法、道德的事情。譬如说当一个孩子看到色情的网站,他很可能就会做出违背礼法、道德的事情来,或者如果是未成年青少年看到这些暴力的影片,他可能就会学习这些暴力,也就会做出违背道德、礼法的事情。所以“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在现阶段这个社会里面,这个我们看到感慨良多,现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网路上的这些内容更是很难去管制,所以那些不善的言论充斥著世间,把这些民众头脑都搞得一塌糊涂,甚至会以造恶为能,而耻谈道德仁义,这样的社会这还得了?所以真正我们要快速的实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控制媒体,凡是不符合礼法、道德的,加以管制,甚至是把它取缔,这是对人民负责,把人民导向伦理道德,社会才能够和谐。

  邢昺《正义》里又说,“其行不善,谴辱斯及”。因为我们造的这个行为不善的话,不符合德行这个标准,自然就会有人批评我们,就会有人侮辱我们,批评我、侮辱我那就是批评我的父母、祖先,侮辱我的父母、祖先,所以我这就是不孝。下面说的,“故首章一叙不毁而再叙立身”,首章就是“开宗明义章第一”,它讲的叙述不毁,这是讲到“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讲了一次,但是讲到立身讲了两次,“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立身这个词提了两次,说明立身重要。“此章一举法服而三复言行也”,这一章就是“卿大夫章第四”,它讲到这三个,服、言、行三方面,法服这是提到第一个,一次,但是讲到言、行讲了三次。第一次是“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第二个是“非法不言,非道不行”,第三个是讲“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所以言行非常重要。“则知表身者以言行,不亏不毁犹易,立身难备也”,从文章的这种意思来看,知道立身贵在修我们的言行,对我们的身体不亏不毁这还比较的容易,但是立身这就难了,为什么?要真正立身者必定是谨言慎行,他在言行上处处留心,处处都遵循著礼法、道德,而一生都这么做,都没有任何的亏欠,他才能够做到立身圆满。所以这个很不容易,这是行大孝。

  “皇侃云:初陈教本,故举三事,服在身外可见,不假多戒”。这是讲三事,服、言、行,这三事把它举出来是为了陈述孝道,教、本就是讲的孝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尤其是讲到卿大夫之孝,举出服、言、行三事。“服在身外可见”,这是第一印象给人看到的,看你的服装代表你的文化素养,代表你的素质,只要留心注意这是可以容易做到,所以“不假多戒”,就没有太多的论述。下面说“言行出于内府难明,必须备言”,相对于服饰来讲,言行就更加的难以控制,为什么?因为可能未必那么容易觉察,难明就是觉察,很难觉察。因为“言行出于内府”,内府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心念,有这个言行必定是因为有这种心念。一个人常存著善心善念,他的言行必定是善的,如果有自私自利、有贪欲、有嗔恨,他的言行必定会有偏颇,甚至是造恶,所以这里非常的强调言行谨慎。而戒言行关键在戒心,要把自己内心里面的恶念去除得干干净净,不允许有毫分不善夹杂在自己内心里面,这样言行和心态、心念都变得纯善。这是孔老夫子讲这一章的深意,是希望我们通过戒外表的言行而去戒心。

  古人戒自己的心用的功夫很深,像明朝有一位进士叫俞净意先生在自己的传记当中说到,他在早年十八岁就中了秀才,但是考不上举人和进士,而且生活非常的拮据,很潦倒,靠著教书维持生活。他自己前后生了九个儿女,五个儿子、四个女儿,结果死的死、散的散、失踪的失踪,最后只剩下一个女儿。他的太太因为伤心,哭儿女的缘故哭瞎了眼睛。俞净意公因为自己生活非常清贫,又加上家庭这么多不幸,功名又不遂,生活这么潦倒,非常的沮丧,天天祷告灶神爷,希望灶神爷上天去给他禀告自己的好事,自己也在力行著德行,他认为自己是做得很不错,但是每年都写一篇黄疏祷告灶神,好多年都没有消息。到了四十七岁那年奇迹发生了,灶神爷化成一个道士来到他家里给他点化,告诉他,你这一生命运不济,原因是在于自己德行有亏欠。灶神爷告诉他,你表面上都做得不错,都在这里奉公守法,而且提倡学习这些古圣先贤的文化,而且断恶修善都在提倡,不杀生、不邪淫、不能够打妄语等等,包括他在乡里头提倡的文昌社,文昌社是依《文昌帝君阴骘文》来修行的,这是断恶修善做得很好,但是因为他意恶太重,表面上虽然做出像个君子的模样,但是内心里面种种的贪念、自私,甚至有邪淫的念头,还有傲慢、瞧不起人,心里有偏激的念头,过去的妄想、未来的妄想,种种的妄念纠缠在内心里面。所以灶神批评他说,你还想要求福,你内心里这么多意恶,想要得到福报不可能,而且上天还要给你加更重的恶报。结果这一句话像当头棒喝,把俞净意先生敲醒。

  等他第二天早上起来,想到昨天晚上灶神爷给他的点化,真的是如一场梦,大梦方醒。第二天正好是年初一,他就立誓痛改前非,把自己的意恶要去除干净,不让丝毫的那些恶念夹杂在自己的心中。如是做了三年,结果整个命运都改造了,他后来考上进士,这是古人最高的学位,他原来只有秀才,几十年,从十八岁考上了秀才,到四十七岁都没有考上功名,结果因为他的改过,竟然得到进士的这个功名。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京城里竟然找回自己失散多年的一个儿子,这是他仅存的一个香火,所以家里香火得以延续。他自己考上进士也不愿为官,知道什么?为善重要。所以回到自己家乡大力的行善,成为一乡里的大善人。他的儿子也考取功名,而且娶妻生子,连生七子,我们说他家里变得人丁兴旺。这是我们看到俞净意公他是真在行大孝。古人讲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己因为造恶,感得天的恶报,自己都变得家破人亡,后代香火都没有了。结果因为他发心行善,三年竟然把命运全改过来,而且香火得以延续,这就是能守其宗庙。从哪里来做?就是从言行上、从心念上断恶修善,这是讲到“言行出于内府难明”,从自己心内来下功夫。

  了凡先生,这是明朝的一位进士,也是跟俞净意公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在给自己儿子四篇的诫子家训当中说到,“命自我造,福自己求”。了凡先生也是自己改造了命运,原来算命先生算他把这个命都算定了,结果他真的每年考多少名、拿多少官府的俸禄,统统按照算命先生说的一样,最后他自己知道命是没办法改造,所以也就没有进取的心。后来遇到云谷禅师点化,禅师告诉他,你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真正断恶修善命运可以改造的。所以了凡先生明白了,真正发心改过修善,自己订立功过格,凡是言行上有不符合礼法、道德的,统统记录下来,乃至于心态上面不正的,念头里有不善的,统统都记下来,然后改过,这是古人用功过格来修行。结果后来也把命运改造,原来命中也是没有功名的,他考上进士,原来命中只有五十三岁寿命,他活到七十三岁,原来命中无子,后来他得到两个儿子。所以改造命运、兴旺家族,乃至要兴旺一个国家,都要从我做起,从我内心做起,这就是《大学》里所说的,诚意而后正心,正心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内府,这是心念里头的波动,都要很谨慎、很留心,不允许有丝毫不符合礼法、道德的这种心念产生,一发现有不正当的念头、不善的念头,马上把它扑灭,正所谓的“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心里一动马上觉察,觉察以后马上把那个恶念放下,恶念就没有了,久而久之心就能够做到纯净纯善,言行也就变得纯善。所以“言行出于内府难明,必须备言”,这里讲到言行的根就是心,所以要多说几句。“最于后结,宜应总言”,皇侃说到后面的结尾是做为总结。这个什么意思?“谓人相见,先观容饰,次交言辞”,这是讲到服、言、行,人相见先看服饰,然后看他的言辞,然后再评定他的德行。“故言三者以服为先,德行为后”,把德行放在最后,这是因为德行是要更多的时间你才能观察出来,而服饰是最容易看到。所以服、言、行是按照这种顺序来排列,以服为先,以德行为后。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这个“诗”是引用《诗经》里头的一句话说,孔老夫子你看言必有据,他讲话都有根据的,他自己本身也给我们做出好的榜样,也是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不是那种符合礼法、道德的话他不说。所以他讲的这段话,实际上他能够找到《诗经》里面的依据。《诗经》告诉我们,“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夙是早,早晚都不可以懈怠,一人是讲天子,卿大夫早晚都不懈怠而敬事天子,这是《诗经》上说的意思。“夙夜匪懈”做什么?就在自己的服、言、行三个方面用功、谨慎,不能有丝毫的不妥当产生。所以一个真正的孝子,从早到晚对自己的言语、造作、形态统统都是谨慎,没有丝毫松懈的,就是他谨慎的心没有松懈过,以这样的一种心来侍奉自己的长上,这样就可以言行没有亏欠,而能够守其宗庙,能够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这种道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引申的含义。这个一人不是确定要指哪一个人,这个一人统统也是指我们的老祖宗,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炎帝、黄帝,再往前,伏羲,所以我们所有的华人都是伏羲之后,这个一人也可以称为是伏羲,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我们如果不好好的修学,努力把老祖宗的教诲落实,对不起老祖宗,这就是不孝。所以这句话的含义可以引申到很深,真正能够昼夜都对自己言行、心念不松懈的人,他当然可以成就圣贤。

  孔子说的为仁有己,天下归仁,天下就是个自己,自己以外没有天下,这就是佛法也讲的“法外无心,心外无法”,除了自己心以外没有现象,宇宙万物统统就是自己一颗心。所以昼夜匪懈的这么去努力修行,不令毫分不善夹杂在心念里面,为的是什么?为了回归自性,回归到自己本来面目,也就是回归到道上。所以把孝做到圆满的人也就是他回归本性本善,也就是他跟道合而为一。所以当他成道以后,他一看整个宇宙只有一人,谁?就是自己,自己以外没有别人,没有万事万物。所以这句话可以体会得很深,所谓深的人看了体会很深,但是《诗经》是老少皆宜,浅的人看他能体会浅一点,也很好。我们讲解就是要把这个意思往深处讲解,让大家了解孔夫子的那种志与道的深意,才知道行孝这种意义是无限的深广,这样他愿意回归本性本善的就愿意行孝,知道行孝到了登峰造极之处也就是成圆满的大圣。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