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参观北师大时表示,他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9月12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要党报也集中发文,《你中意的语文书长什么样?》、《古典诗词之美不可丢》等评论文章引发热议。
9月12日,本报记者就中小学语文教材、学校国学教育、家庭国学养成等在雁城中小学中进行了走访调查。
■实习记者杨栩
教材扫描:
中小学古诗文占比不同
雁江二小副校长刘德意从事语文教学工作33年,谈及语文课本古诗文和文言文布局了然于胸。据他介绍,我市小学各年级现行教材采用语文教育出版社发行的“语文版”,其中“专门的古诗文课文所涉不多,一来是减轻教学负担,二来增加大家的自主阅读选择。”刘老师介绍说,“资阳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每个年级都有精选的几篇,比如六年级入选的《两小儿辩日》和《将相和》等文章。”
“初中语文教材也是“语文版”,其中每一册语文书的六、七单元都是古诗文。”雁江一中付建华老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有29年,他表示,每一学期语文基本为29-30篇课文,其中古诗文和文言文占有10篇。如果单独统计古诗词,初中三年六册课本共有60篇。“反映到我市中考语文卷,总分120分,古诗文和文言文占有25分。因此,课本的选文符合教学和考试需要。”
雁江一中周继广老师从事高三教学30年,他介绍,我市高中阶段语文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高一(上)语文教材12篇课文,只有《烛之武退秦师》等3篇文言文。“高中的语文文言文分量偏少,这与高考所占分值不匹配。”他说,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文言断句、诗歌鉴赏占有37分之多,而课本正式入选篇目较少,学生摄取不足,也导致失分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