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国学走进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国学走进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来源: 法治周末  2015-04-08 00:45:00   责任编辑:赵童  www.k618.cn
内容提要:2010年3月15日, 34位新加坡同学融入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课堂,在这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展示亲手制作的京剧脸谱。

 

  2010年3月15日,34位新加坡同学融入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课堂,在这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展示亲手制作的京剧脸谱。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管依萌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校长于志勇一直都非常想开设一门国学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而如今,法治周末记者从“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获悉,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即将出版,预计今秋开学有望进入学校课堂,开展新课程实验。 高中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使用专业的国学教材,即将成为现实。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国家、各级机关政府、学校都很重视,都希望推行国学文化,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更加重视人格教育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该教材由传统文化总课题组研发。实验教材共有4册,供高中一二年级使用。高一学习《论语》《孟子》,高二学习《大学·中庸》和《道德经》。课程规划是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按主题归类进行讲解。

  据课题组专家介绍,这4册书并非孤立的高中教材,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高中部分,全套教材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课题组前后有近百位专家参与了编写工作,前后耗时近10年,其中经历了6年的中小学课程实验。

  “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学课是对语文课的补充,但是照今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了解国学深邃的哲学思想、育人功能之后,国学的地位和作用就会越来越高。”

  据张健介绍,课题组专家认为:“现在国家所倡导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对这个概念尚未完全弄清楚,认为国学就是背背《弟子规》、读读《论语》。我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三部分:国学经典、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

  他说,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培养中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学到初中的完美人格教育,希望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材亦正是按照这个目标去设计课程,而且小学到初中阶段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不设考试有助于培养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二个阶段是高中阶段,高中阶段以研究性学习为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实际上是考察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整体的理解,希望学生能充分吸收传统文化里治国、修身的文化精神。

  “我们希望孩子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高中不再像小学和初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立思维的判断。教材也是往这方面引导的,这可以说是这套教材的创新之处。”张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本文责编:赵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