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国学之美绽放于青少年心间
——首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侧记
初冬时节,银杏落黄。有“孔子故里”美誉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东曲阜迎来一批“90后”“00后”的青春面孔。并非单纯驻足,也不止于对历史名胜的刹那凝视,这是一场特别的国学之旅。
11月9日、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青少年通过比赛、展示、观礼等方式,或抒怀,或吟唱,以独特视角充分展示国学魅力,尽情抒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当青春遇上千百年积淀之国学,会迸发出怎样的精彩?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或许已给出最好的答案,而活动本身则被赋予更多期望:让国学之美真正绽放于青少年心间。
在参与中收获
“国学达人挑战赛”是首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的一个重要环节。挑战赛主题虽是国学知识,却不拘泥于古籍字句的背诵,而是考察选手是否真正将国学知识内化于心。挑战赛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个组别进行,每场比赛均设了多个关卡,比赛内容也形式多样,如视频分析、音频问答、情景穿越等。
在比赛现场,题目的灵活度、趣味性令评委及观众屡屡拍手称道:被“嫁接”到题目中的,有对电影《亲爱的》的赏析,有结合电影《十月围城》谈“孝”,甚至请选手站在长孙皇后的角度规劝唐太宗平心静气地纳谏……
13岁的参赛选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洪欣瑜抽到的题目是谈对“明理”的认识。小姑娘在回答中不仅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颇有新意地提到:“‘理’字,是王字旁,古称斜玉旁,由此可见,‘理’寓意为把美好的东西放在心里。”最终,洪欣瑜以对国学知识的纯熟理解和运用赢得初中组全国冠军。
洪欣瑜过于同龄人的国学积累显然非一日之功。在上幼儿园时,她就跟着当大学教授的外婆一场接一场地看《百家讲坛》,成为她最好的国学启蒙。当同龄人痴迷于阅读校园故事、言情小说时,洪欣瑜早已沉浸在唐诗宋词、《史记》、《资治通鉴》的国学世界中。
“对我而言,国学是美的。它美在博大精深,涵盖面广却不繁杂。‘美’意指戴着头饰的人,如果将中华民族比作一个人,那么国学就是这个人的头饰。”洪欣瑜说。
高中组冠军杨昱浩同学同样是多年修习国学的受益者。他坦言,自己的表现正是源于平日的积累。从小学三四年级起,他便开始阅读四书、诸子百家等。他现在是太原五中国学社社长,被身边同学戏称为“杨子”。这个18岁的高三男生已将高考报考专业锁定为“发现未知历史”的考古系,“正是国学指引我要对文化传承有一种使命感”。
“国学不仅是‘之乎者也’,也是一种价值观、人生观。”杨昱浩说,“国学是我的‘良师’,国学指导我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茫然时有所坚持,成功时不过于自我膨胀。”
“由于时代的原因,我读《论语》时已经35岁了,现在是你们的好时代。”现场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对参赛选手们感慨道。现场评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彦民则认为国学后继有人:“(选手)堪称青年才俊,在国学知识掌握、理解方面能够引经据典并结合现实,是名副其实的国学达人。”
在理解中走近
汉服、武术、中医、剪纸、戏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一个个以国学内容为主的中小学生社团,犹如一粒粒火种,让更多的青少年在理解中走近国学,体会国学的魅力。
在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展示环节活动现场,闻讯而来的学生在河北中医学院扁鹊医学社的展台前排起长队,希望能得到坐诊的医学生为自己号脉的机会。“吸引这么多人,恰恰说明中医还是很被认可的,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努力传承。”该社大三学生梁彦闯说。
扁鹊医学社是一个已有18年历史的学生社团,倡导“读经典、跟名医、早临床”,社员需熟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该社每年承办一次全校范围的中医论坛,影响较大。
“中医学习不仅让我们明理,同时完善了自身辩证思维,开阔了自己的思路,我在大学期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很努力地加入了这个社团。”该社社员管媛媛同学说。
位于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内地为西藏创办的首所高等学校,50%的学生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据该校学生社团国学研究社社长、大三学生薛勇介绍,该社举办的书法活动常常包含汉藏文书法的研习,茶艺、射艺、赏月等活动的参与者中均不乏少数民族同学的身影。
拉萨市第一小学从2002年起创办“金青稞”国学小社团,在这所藏族、门巴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全校学生人数2/3的学校里,千人诵读、民族器乐等国学课程及活动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在该校使用的国学教材《中华传统美德壹百句》中,典出《周易》《孟子》《淮南子》等古书的佳句均被译成了藏文。
“从内容看,国学所弘扬的尊老爱幼、善待父母等美德在藏族的传说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内容,在我身边就有很多年轻人背着行动不便的父母去朝圣。对这里的孩子来说,国学的学习非常必要。”该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达瓦说。
在体验中成长
11月9日晚,作为青春国学荟环节之一,“中华传统文化齐鲁论坛”讲座在曲阜师范大学举办。
上千人的剧院座无虚席,灯光下,一名13岁的男孩起身发问:“我们‘00后’有一种被国学疏远的感觉,请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国学?”
男孩的问题是提给讲座主讲人之一、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鲍鹏山的。作为百家讲坛名家,鲍鹏山开口便称赞这个问题“有情怀,有态度”。
“每一个不同专业的人都应被传统文化所感化。”鲍鹏山说,目前各级教育的教材都在不断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基金会、书院等社会办学力量也在加入国学传播大军,相信传统文化传播会有美好未来。
另一名大学生参赛选手的疑惑是“考虑事情时如何带入国学思维”。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回答说:“国学不仅仅是读经,应是生活化、现代化、年轻化、社会化的。每一个人进入国学殿堂,都不应是跪下,也不该出不去,生活即国学。”
为了让参赛的各地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传统礼仪,首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还特地安排了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的18岁成人礼观礼活动。不少第一次观礼的参赛选手坦言,如此庄重的人文礼仪让自己终身难忘。
“青春国学荟将永远是进行时。”一名参赛选手临别时如此表达不舍。
本报济南11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