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道南学堂】万物静观皆自得
【道南学堂】柳国隆:万物静观皆自得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1-29 10:53: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苏轼论文尝谓:“求物之妙,如捕风系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不一遇也.或以“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以手抚膺坐长叹”自嘲,虽语近滑稽,却也道出了一种实情:不...

 

  【图语:万物静观皆自得】  

  【立身国学教育】(专稿/柳国隆)苏轼论文尝谓:“求物之妙,如捕风系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不一遇也;而况了然于口与手者乎!”自古作文难,作“载道”(阐发真理)之文更难。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且有“小太白”之称的陆游,为文时尚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叹,更何况腹内原本草莽,思滞手拙如我辈者!面对尺幅白纸,手握半枝秃笔,虽搜索枯肠,抠破脑门,耗费大半天光景,莫说写出什么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美文,即便东拼西凑,生拉硬套一篇“百家衣”式的试贴之作,最终仍了不可得。常闻诸多为文者谈一己之体会,每以“虽急出一身冷汗,不会做就是不会做”或“叫我写什么?山,不就是那个山,水,不就是那个水……骡子下了个小马驹,不就是那个小马驹!”或以“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以手抚膺坐长叹”自嘲,虽语近滑稽,却也道出了一种实情:不少人作文,苦于无事可写,或干脆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乃初为文者的一大路障。许多写文章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再美的自然景物,再生动的生活画面,一旦呈现于自己眼前,便顿觉司空见惯,不过如此,无甚可称道者。纵有少许感触,亦不知话该从何处说起,即使勉强敷衍,也是“枣核革板——没多两锯(句)”。久而久之,也只好将写作视为畏途。若究其根由,一般人常以为是书读少了所致,其论据輒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这种理由,乍一看,似乎颇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却未必成立。如果作文的目的只是为了造几个通顺的文句,则读书多自有多的好处。然而作文贵在立意,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发”,好的文章,不仅要反映生活实际,揭示真理,且要拓出新意,见人所未见,道人所未道,须以我口(手)写我心。这样说来就不单是读几卷书,再“套”来“套”去所能济事的。况且揆以写作者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古往今来的文章大家,其运笔之“神”,亦未必皆因读万卷书的缘故,更在于他们“行万里路”——人生的历练与体味。

  “行万里路”就是体悟生活,古人称之为“体物”。且每将“体物”与“言志”相提并论。盖非“体物”,无由“言志”。有诗说:“措词造句不用奇,风行水上蚕吐丝。眼前景物口中语,最是诗家绝妙辞。”可谓道破作文之三昧——只要善于观察并捕捉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考、辨析、取舍,自然且有条不紊地造句行文,就不难写出绝妙文章来。鲜活生动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句,又有哪一句是掉书袋掉出来的?宋人有诗说:“万物静观皆自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他自己也正是由于游览了褒禅山,因物得悟,且形诸文字,才写下了这篇历古弥新的哲理文。泰国高僧、最负盛名的大教育家阿姜查教诲其弟子说:“静观一棵树,一汪清泉,一只鱼笼,甚至一颗石子,一粒露珠,尘埃,都能帮助我们体悟人生的真谛。在他看来,眼前的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我们暗示某种道理,也都在教给我们如何做人、作文。我们之所以无缘从中受益,是由于不善于“静观”之故。“静观”,至关重要的是一个“静”字。如果把能体悟(观察事物)的心比作一泓清泉,只有在极其澄静时方能映照出事物之“本来面目”。若这泓清水被尘沙污染或翻波鼓浪,又如何能睹其真像,使“天光云影共徘徊”?又如何能使人获得心灵的宁静与顿悟。依阿师之教诲,只要我们能自觉抵制各种物欲、情欲和贪瞋痴慢的诱惑,保持心灵的纯洁,且用心观察眼前的事物,便能获得有关真善美的最直接的知识:倘若将这些观察所得用质朴的语言记录下来,便是一篇能让人得到启迪的好文章。譬如一根串过鱼的绳子,在常人眼里,它不过是一条绳子而已,但善于“体物”的智者则可从其经久未逝的鱼腥味上悟出“近墨者黑”或“积习难改”的道理,借此发端,演绎成一篇教人远恶近善的哲理文。一只小小的蟋蟀,曾在《诗经豳风》里唱歌,在《诗经·唐风》里唱歌,在《古诗十九首》里唱歌,也在《木兰辞》中唱歌,之所以如此,用余光中的话说是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对美的体验与感受、观察与思考)。一根丢弃的绳子,莫泊桑见之便能构思出一篇揭露法国世风日下,人心叵测同时也赞扬农民纯朴善良的惊世之作。一个喷嚏,契诃夫闻之,亦能演绎出一章揭露统治者罪恶,反映小人物命运的骇俗之章。一块石头,常人看来只不过是一块石头而已,阿姜查则指示我们从端起放下的动作中彻悟人生苦乐的因缘:人,生带不来什么,死也带不去什么,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生既非本愿,死时也未征得同意,可就在这极短暂的一生中,许多人也绝不容自己轻松片刻,而是心甘情愿地背上一块块“贪、瞋、痴、慢”的石头不肯放下(许多人视此为生活、光阴),直到有一天,自己被巨石压垮了,仍不肯放下。于是阿姜查说:请放下这块石头吧!放下它,你会感到无比的轻松自在。放下它,你不仅会拥有最甜蜜的微笑,还会获得至高无尚的智慧和最辉煌的事业。阿姜查岂非寓哲理于指掌中么?

  一篇“水的联想”的高考作文命题,不知“考倒”了多少莘莘学子。他们除说几句类似“水能给万物以生命”的套话外,馀则无意可宣,更遑论出新意了。殊不知,这化学上的H2O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有着广泛而深奥的哲学意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三派,俱将水作为启人慧心的载体。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曾告诉他的学生子贡:水遍布天下,泽被万物,迄无偏私,有如君于之德化;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高义;浅处溪焉无息,深处渊然不动,有如君子之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临事之果决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明察秋毫;纵蒙恶名,默不早辩,有如君子容物之豁达胸怀;初时泥沙俱下,终则清水一泓,有如君子摒恶积善;容之以器,依然水平,有如君子之立身廉正(注:廉,廉隅,有棱角,四方四正);遇满则止,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之讲究分寸,处事有度;纵然百转千回,终归东流入海,有如君子坚毅之信念。孔子不仅在回答子贡“君子见水必细察观是何缘故”时阐释了水的哲学含义,还在不同场合作了更为广泛的诠释。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喻时光易逝,当及时勉励。至于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更是把“水”视为“道”的同义词:“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而供在佛像前的一杯清水,在佛教文化中,既喻清净无染光超日月的般若智慧(佛性),也象征着普利万物,大慈大悲的“利他”精神(菩提心)。所谓“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愣严经》以跋陀婆罗(菩萨)为首的十六个菩萨一起去洗澡,跋陀的身体接触到冷水,意识到一种与水的感触机缘,首先悟道。而作为二十一圣之一的月光童子,就是修水观而悟真如佛性的。在“运载群懵超彼岸”的大乘佛法中,水更是大慈大悲的象征。所谓“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消愆,火焰化红莲”(《洁坛净水赞》)。至于“如鸭浮水,冷暖自知”以及杯茶禅理的故事,则更道出了禅宗悟道的契机。东方的哲人云:智者乐水。西方的哲人说:水生万物。水乎,水乎!既然人类只是大自然的婴儿,那就让人人沐浴在你的怀抱中,汲取无穷的睿智吧!其实,在中外文化中,水可谓无处不在处处在,赞水的诗文亦汗牛充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一位大作家都写过礼赞水的文章。而对水这一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许多学子所以不能赞一辞,实在是我们不善观察并进行理性思维的缘故。笔者之所以不避掉书袋的嫌疑,不厌其烦地笔录各派文化对水的诠释,只是想告诉学子们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道理:“文章自天成,妙手偶得久”。只要我们善用一颗“止水”般清静的心去观察哪怕是一颗露珠,一片树叶,数竿青竹,几朵黄花,一段亲情,一幅剪影,甚至是一个圈点、一个瞬间,我们都能捕捉到一种智慧,一种美,一种鲜活的思想,并将其演绎成一篇文章,虽未必洋洋洒洒,文思泉涌,也不至于“眼前有景道不得”,更何至于抠破脑门无话说呢。否则缺少触发,奉命作文,教师逼做,学生憋写,纵有话说,套话空话,自当难免,“新味”奚有?

  有几句名偈:“翠竹黄花,无非般若;山河大地,皆是法声。”春睹百花开,夏感凉风生;观物变以悟无常,依时迁而入真道。只要我们以“止水”之心境,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正如真理无处不在一样,体现真理的写作素材亦无处不在。若非如此,前人怎道“眼前景物口中语,最是诗家绝妙辞”呢?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