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迎玉帝】
玉皇大帝在天上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下凡到人间,人们为什么还要迎接他呢?这还要从灶王爷上天一事说起。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灶王爷上天了,向玉帝述说人间各家各户一年中的所作所为,人间有善行,也有恶行。玉帝为了核对灶王爷所说的是否属实,必须深入到人间了解情况,所以在腊月二十五日下凡到人间,经察明确认之后,作最后的处罚定罪,有罪者罚以减寿。人们因此十分害怕,这就是所以要以糖瓜封灶王爷的嘴并在腊月二十五日迎玉帝的原因。
腊月二十五迎玉帝的风俗,明刘侗和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二十五日,五更焚香楮,接玉帝,曰:玉帝下查人间也。竟此日,无妇妪詈声。三十日,五更焚香楮送迎,送玉帝上界矣。”由此可见,这一天迎接玉帝时,各家各户都要设玄祭案,焚香叩拜,虔诚地欢迎玉帝来到人间核查。玉帝在人间要日夜视察五天整,到腊月三十日才会回到天上。清顾禄《清嘉录》云:“腊月二十五日相传为玉帝下降之辰。察人善恶,各设香案迎上,谓之接玉帝。”《景霄王良书》记载:“十二月二十五日,玉帝三清巡视诸天,定来年祸福。”《常昭合志》记方志也说:“是日夙光持斋,诵经、烧烛、拈香。相传天帝降世,察人善恶,故以此迎之,谓之迎玉皇。”
玉皇即中国民间信仰的掌管天上人间的至高无上的神祗,人称玉皇大帝,或称玉帝或玉皇。人们常说的“天上有玉皇,地上有皇上”,意思是说,天上的玉皇就像人间的皇上一样,具有最高的绝对权威。“玉皇”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道教神仙陶弘景之《真灵位业图》中,其涵义与中国古人视玉为珍奇至宝的观念有关。
玉皇的出现或说其出身,可以说历史悠久。很早以前,上古先民对于“天”的崇拜十分虔诚,逐渐把“天”衍化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人格神。据考证,在殷周时代,我们的先民把“天”就视为最高的神祗,那时就有了“天”、“帝”、“皇天”、“上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许多称呼。他们认为皇帝、国君就是由上帝派到人间的神祗代表。这些不具有任何明确形象的抽象名称,却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绝对地位,因此对其十分崇拜与敬仰。《诗·商颂·玄鸟》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周颂·维天之命》中“维天命,於穆不已”等等,就是上述的概括反映。到了汉代,天帝开始有了职能,并开始有了姓氏。如西汉就出现了“五方帝”的称谓,东汉出现了“五感生帝”的称谓。汉末出现了张天师的五斗米教,由于那时发生了黄巾起义,于是民间信仰的天帝随之衍化成为有了名姓的“张天帝”、“张天翁”。后来,道教就把天神玉帝奉为自己的尊神,天神玉帝也逐渐演变成为有名有姓有来历的人格神。《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中生动地描写了玉帝的降生。
相传,在上古时期,昊天界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净德国王的皇后娘娘叫宝月光,宝月光娘娘做了一个梦,之后便怀了孕。一年后,于丙午年正月初九午时生下一男孩。娘娘生子时,五光十色的光焰充满了王国。这孩子果然不凡,幼年时代聪明敏慧,长大以后仁慈善良。他用国库里的一切金银财宝救济生活穷困的人、鳏寡孤独者、无依无靠者以及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一切众生。后来,他继承了王位,但他内心里根本不愿意做国王,所以不久便舍弃了王位,到普明香岩山中云修道,经过3200年的修炼,最终得道成仙,成了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过亿万劫,最后成了玉皇大帝。
在《历代神仙通鉴》中另有一种说法,即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都做了个梦。国王梦觅的是初开天地时的黄老(中黄子)和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让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于是就变成一个男孩,并把男孩赐给了净德国王,这个男婴长得眉清目秀,面圆耳大,通身放射着豪光。净德国王把这个梦告诉了醒来的王后宝月光,三年后宝月光便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玉帝。
从以上所述可知,玉帝的诞生和来历是脱胎于道教并糅进了佛心的。他后来之所以变成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天神,是与后来各朝各代帝王尊奉有着重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