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年的传说】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慎终追远”。年除了上述考证之外,民间尚有许多饶有趣味的传说。
传说一
年是一种怪兽的名字,它长得比骆驼大,跑起来比风快,叫起来如狮吼一样,它青面獠牙,狰狞可恶,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要出来窜村换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年三十晚上,年跑到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正在比赛甩鞭。听到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年被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碰上一家门口晒着大红衣裳与大红被子,它不知其物,被吓得掉头逃窜。后来,它又跑到另一个村庄,贼头贼脑地朝一户人家一瞧,只见门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夹着尾巴溜掉。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预防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传说二
很久以前有个叫“万年”的青年,家里很穷,以打柴为生。但他十分聪慧,常常看到节令很乱,影响他的作息与出入,决心把节时摸透弄准。一天他上山打柴,在树下休息时,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圆到家里,他设计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当天气出现阴雾时,就无法观测,怎么办?后来,他到泉边喝水,看见那崖上的泉水很有节奏地往下滴,引起了他的兴趣,便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就这样,他通过测日影、用漏水记时的方法,慢慢地发现每隔365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最长的一天是夏至。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由于节令的失常影响农业生产,老百姓叫苦连天,为此他十分苦恼。一个叫阿衡的大臣,为了讨好国君,奏称设天台敬祭天神,就可以解决时节失常现象。祖乙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便带领群臣祭天,结果都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便带土日晷仪和五层漏壶去见祖乙,他给国君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万年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万年留下来,并在天坛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又派12个童子给万年听用。
过了一些时候,国君派阿衡去向万年了解制历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的石壁上刻着:“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告成功,心中忐忑不安,心想如让万年把时节定准,就会得到国君的重用,那时我将怎样?……他咬了咬牙,横下一条心,决心把万年除掉。于是他阴谋策划,重金收买了一个刺客暗杀万年。当刺客攀上日月阁,正要搭箭射万年时,正好被巡视卫士发现,当场缉拿。祖乙得知后,十分生气,便从速处理了阿衡,并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申星已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希望天子定个节吧!”
天子祖乙说:“春为节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由来。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终于确定了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献给天子时,天子见他已是白发苍苍,寿高古稀了,深为感动,于是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今天,人们把春节称为“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悬挂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功高德重的万年。这里讲的这个万年历传说,虽然证据不足,但却为春节的来历增添了神话般的美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