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庭教育>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7-28 11:35: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大发脾气、大哭大闹的时候,当父母不能理解他们的需求,当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当他们想要发泄情绪时……他们就可能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

【图语:给孩子哭的特权】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大发脾气、大哭大闹的时候,当父母不能理解他们的需求,当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当他们想要发泄情绪时……他们就可能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这很 常见,也很正常。

  而面对孩子情绪失控、大哭大闹,父母们的处理方式又不尽相同——有的赶紧各种哄,希望孩子立刻停止哭闹,有的父母采取大声喝止的方式,有的干脆冷处理。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建议,最好的应对办法是,给予共情。说白了,共情就是允许孩子哭,给他哭的权利,并且尊重他的这个权利,而不是进行立刻的制止或打压。

  共情是个心理学上的名词。根据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的观点,共情就是一方对另一方内心世界的理解和体验。一般孩子情绪上或者行为上出现问题,就意味着亟需父母的理解、关怀。因此,父母对孩子表示出的共情,恰是孩子最需要的,它能让孩子体会到,“我是被接纳的,是被爱着的,是值得爱的。”父母给予了孩子共情后,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疏导,也能有更多精力去深入认识自己,以及学会自我管理。

  共情技巧一:及时回应孩子的感受

  一位男同事曾经给我讲过这么一个案例:

  一位妈妈有事,不得不把两岁半的孩子寄放在他家里一会儿。妈妈走后,孩子开始大哭,要妈妈。他哄了半天,孩子还是想想就会哭上一阵子。

  他着急的不行,后来灵机一动,想起了我曾经给他讲过的一些技巧。于是他尝试性地靠近孩子,说:“你很伤心呢,一定是很想妈妈。孩子边哽咽边点头。

  他看到孩子有了回应,于是继续说:妈妈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你很难过。孩子说:“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他说:“妈妈很爱你,不会不要你的。她一会儿就回来了。在她回来之前,我们先玩一会积木好吗?”于是,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剩下的时间。

  这个案例中,我的同事所用的技巧,就是对孩子当下的情绪感同身受。正因为尝试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才不会使用父母们日常惯用的忽略、否定或者说教的方式。

  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正是在这些小事中,孩子学会了爱,学会了分享爱,学会了传递爱。有时候在父母看来,孩子的那点事儿真是“太幼稚了”,但如果不在这时候给他们幼稚的机会,他们就会永远幼稚下去。所以,换个角度看孩子吧!用欣赏,慈祥,鼓励,惊叹,和赞美。迟早有一天,你的孩子会成熟到对你说:妈妈,你好幼稚呀!这时候,我们的“良苦用心”就算是“水到渠成”了。

  有的父母尝试就孩子的情绪做回应,知道了孩子在生气或难过后,往往会接着问:为什么。其实,多数情况下,这种疑问只能给孩子增加新的难题。因为,好多时候,孩子们自己也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生气和难过。孩子更期待的是一个接纳他们、能够与他们共情的大人,而不是立刻被追问着作解释。

  共情技巧二:正确地解释孩子的情感

  共情不意味着孩子说什么,我也跟着说什么。共情不等于附和、完全认同孩子。比如“你做得对”这样的话,虽然可能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却妨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省。父母应该试着去解释孩子的情感(这一方法,主要针对3岁以上的孩子)。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情绪有些低落。妈妈说,你看起来有些不高兴呀。孩子回答:老师今天表扬了李黎。妈妈说,哦,是不是老师没有表扬你,你有些失落啊。孩子说,我不喜欢老师了。妈妈说:对,怎么能不表扬咱们呢!

  这个案例,对话以妈妈的附和声结束。孩子也许当时满意了,但是妈妈却没能帮助孩子就事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换一种方式呢?

  妈妈:你看起来有些不高兴呀。

  孩子:老师今天表扬了李黎。

  妈妈:哦,老师没有表扬你,你有些失落啊!

  孩子:我不喜欢老师了。

  妈妈:你肯定做出了努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结果却没有。

  孩子:是啊,我就是晚了一点举手。下一次,我一定快点举手,回答问题。

  从两个案例的对比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孩子需要的并不是父母的认同,而是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回应和正确解释。因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那么丰富,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明白。所以,父母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然后等待孩子自己找出解决之道,自己做出选择。

  共情技巧三:必须是有爱的共情

  共情并非一个单纯的技巧,它必须出自于爱。

  研究显示,当父母更加富有爱心、懂得如何去爱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会像他们那样富有爱心,懂得去爱。那些温和、富有同情心并且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信念的成人,对促进孩子的积极情绪和亲社会行为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榜样的力量。

  若孩子做出了伤害性的行为时,那些缺乏同理心的父母,通常以惩罚、强制的方式处置孩子的破坏行为,而懂爱的父母,更多采取非惩罚性的、情感解释的方式,说服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监督孩子对受害者做出一些直接的安慰或者帮助等。整个过程中,父母也表现出同情心。

  当孩子遭遇了情绪风暴,或者出现行为问题,如果我们以暴制暴,结果只能让孩子屈服、变得退缩,或直接学会打人的本领,他们学不到爱的方法。

  如果我们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引导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并温和地引导孩子用其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孩子便能吸收到父母全程体现出的温和而坚定的爱意,去发展自己的爱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