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帝王之诗】李世民·伤辽东战亡
【帝王之诗】唐太宗李世民·伤辽东战亡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1-14 21:00: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辽东,唐太宗所言辽东,即指高丽,亦即今时之朝鲜半岛。

【图语:唐太宗李世民坐像(资料图)】

  伤辽东战亡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

  【说明】:这是一首追悼征战高丽阵亡将士之作。赋于何时,确切年月,颇难详考。或许吟于贞观十九年十月十一日也未可知。《资治通鉴·唐纪十四》谓“丙午(即当年十月十一日)至营州(唐时营州,实为山东半岛,即今辽宁一带)。诏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即汉之龙城,今之辽宁朝阳)东南,并有司设太牢,上(太宗皇帝)自作文以祭之,临哭尽哀。其父母闻之曰‘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新唐书·东夷传》亦谓“诏集战骸骨,葬柳城。祭以太牢,帝临哭,从臣皆流涕。”云云。

  【简注】:①伤辽东战亡:伤,丧祭之谓。《管子·君臣下》“明君饰食饮,吊伤之礼。”尹知章注“伤,谓丧祭也。”辽东,唐太宗所言辽东,即指高丽,亦即今时之朝鲜半岛。唐太宗在贞观十九年十月征东班师途中,曾于柳城(今辽宁朝阳)以太牢礼吊祭阵亡将士。

  ②凿门初奉律:凿,开通。凿门,即出门。初,刚才、开始、当即。奉,奉行,遵照。律,律令,命令。全句谓:从来没到过外边的人,头一次出门就接到的急急如律的军令。喻紧急赴边。

  ③仗战始临戎:仗战,打仗开战。始,头一次。即一到前线就打仗。喻战事之急。临戎:即从军打仗。唐·虞世南《出塞》咏“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又《木兰辞》咏“万里赴戎机”、“将军百战死。”又北周·王褒《饮马长城窟》咏“临戎常拔剑,蒙险屡提戈。”“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二句谓,头一次出门,就要急急赴边打仗。喻战争气氛异常紧张。

  ④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振鳞,振奋起龙鱼之鳞。跃浪,乘风破浪之喻。骋翼,奋翅翱翔之喻。《诗·大雅·旱麓》咏“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金启华注云“鸷鸟飞呀飞上天,鱼儿跃呀跃在渊,遂心的那个人儿,鼓舞人们都向前。”又《诗·小雅·节南山》咏“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程俊英注云“东南西北望一望,天地太窄难驰骋”,又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唐太宗此二句,喻大唐健儿,奋勇争先,势欲建立边功的骄捷英姿。

  ⑤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六奇术,古代的用兵奇谋或战略之策。亦或谓六种奇计:奇正相生,奇正互变,奇货可居,出奇制胜,出奇匿伏,正合奇胜。或许是六壬奇术也未可知。先亏一篑功,即功亏一篑。功,建立功名。亏,缺少,只差一点。篑:盛土器具。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未能完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唐太宗在此,对那些阵亡将士未能分享胜利喜悦,深表沉痛惋惜情怀。

  ⑥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大唐健儿为巩固国防,奋不顾身,勇于牺牲,以身殉职,为国捐躯,乃是大智大勇,大孝大忠,必能楷模后世。这真是戴叔伦《塞上曲》所咏“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然而到底是高适《塞上》亦咏“倚剑与谁语?山河空郁纡。”岂非毛泽东所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哉!

  【释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唐诗人杜甫《蜀相》篇的最后两句。多少豪杰凡吟诵此句者,无不潸然坠泪。因为以智超管乐,谋压良平之诸葛,虽赢得天下三分,终未能光复汉室,徒留得身后无穷大憾。故使后世壮志未酬者,沾襟涟涟而同慨。

  唐太宗为一统江山,从十六跃马横戟,三十几度春秋,貌视四海,捭阖天下。然则半载征辽,虽然横扫辽左,记功勒石鸭渌,然而未能毕收全功。多少健儿,却捐躯黄沙,暴尸荒野。多少中原父老,倚门引颈,望眼欲穿,终无还期。当此之际,唐太宗身为统帅,面对健儿尸骨,唯有吟悼以旌其忠。

  《吴子兵法·励士第六》谓“夫发布号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所恃也。”征辽将士,勇猛战斗,舍死忘生。何以故?唐太宗所恃者,实此“三乐”也。然而如何能使将士乐闻、乐战、乐死,却大非易事。

  《吴子兵法·励士第六》谓“有死事之家,岁遣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这是当年吴起,对战国时的魏武侯所讲的“励士之道”。吴起认为,明于励士之道者,必“放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这些大唐将士,为收复中华故地,既乐之为战,亦乐之为死。虽死犹荣,亦可谓死得其所而重于泰山。唐太宗所谓“殉命有余忠”之赞咏,岂非本于此乎!

  诗家悼亡之作甚多,然唐太宗此《伤辽东战亡》之咏,非同一般。不仅代表了大唐王朝统治当局最高领袖,对随之出生入死者的真诚悼念,也是对亡者功不可没的深深追忆,更是一种鼓舞未来将士继续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统御谋略。

  诸葛亮《将苑·哀死》谓“古人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唐太宗熟读兵法,深谙哀死之道。这是他用兵数十年,所向皆捷的主要权谋。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唐太宗往征高丽途中,进至辽泽(一片沼泽地、泥淖二百余里)目睹隋人战亡者,骸骨如山,太宗大生恻隐之心,命人收埋其骨,勿使久暴荒野。《新唐书·太宗》“五月,庚午,汝辽泽,瘗隋人战亡者”即此。又“六月辛囗,赐酉甫 三日。”又“七月壬申,葬死事官,加爵四级,以一子袭。”又“十月丙午,次营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以上俱见《新唐书·太宗传》。又《新唐书·东夷传》谓“诏集战骸葬柳城,祭以太牢,帝临哭,从臣皆流涕。”可见唐太宗对东征之战亡者追悼是何等之沉痛!

    当唐太宗班师途经临渝关(今山海关)时,在此迎驾的皇太子李治,看到父皇太宗在定州临行前所穿的御袍(战袍),已有几处破洞,群臣都请求唐太宗更换袍服,太宗谓“士皆敝衣,吾可新服邪?”(《新唐书·东夷传》)。如此如此,东征将士父母闻之感叹不已,相慰曰“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可见唐太宗,善于哀死之道所获取的安定社会效应是何等的明显。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