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头条 > 在大师的课堂上感受国学的魅力
在大师的课堂上感受国学的魅力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0:25:37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个星期天,包括丁建华、焦晃、刘劲等名人将到成都做一件事情———朗诵国学经典。

【图语:在大师的课堂上感受国学的魅力】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个星期天,包括丁建华、焦晃、刘劲等名人将到成都做一件事情———朗诵国学经典,但他们并不是主角,参加国学经典诵读赛的孩子们才是。

  幼承庭训,童蒙习经,从小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对孩子们来说,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果,但国学根基、传统道德、伦理节操却如种子一样布进了他们的心田,将终生都在滋养着他们。

  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与百年前已经有了巨大变化,我们读国学经典,习先贤智慧,面临很多问题,遇到很多障碍,需要有人讲解、解读。也许有些人会好奇,像王国维、章太炎、辜鸿铭、梁启超这样的国学大师,他们当年是如何上课讲学的?

  章太炎 原名学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革命家,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佛学、医学等等,著述甚丰。鲁迅推崇其为人,赞曰:“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梁启超 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末民初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及文学家。梁启超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

  王国维 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国学大师。王国维通日、英、法诸国文字,先后在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古文、古器物、殷周史等多学科研究中做出超越前人和时代的成绩,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辜鸿铭 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祖籍福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刘文典 原名文聪,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教育家,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

  陈寅恪 字鹤寿,生于湖南长沙。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章太炎 /

  不避孔圣人的讳,不避纲常人伦的讳,天马行空,洋洋洒洒

  章太炎到北京大学讲学,因为前来听讲者众,所以主办者干脆安排一次大课满足听者所需。每次来上课,章太炎在北京任教的弟子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五六人围绕着老师登上讲台,然后一字排开,毕恭毕敬地侍立在老师旁边。满头白发的章太炎穿着绸子长衫,个子不高而双目炯炯有神。他向台下望了望,就开始用他的浙江余杭话演讲。估计大多数人听不懂,于是由刘半农翻译。又因演讲中常常引经据典,钱玄同便不时在黑板上用板书写出。涉及到的人名、地名、书名,有拿不准的,担任翻译的刘半农会和写板书的钱玄同当场商量,或者向侍立在老师旁边的其他人询问,就是不去烦扰老师。商量定当之后,再翻译和写板书。

  章太炎讲课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前一句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后一句却让听者很受用。章太炎不避孔圣人的讳,也不避纲常人伦的讳,天马行空,洋洋洒洒。教育家许寿裳回忆说:“太炎师……引证渊博,新谊甚富,间杂诙谐,令人无倦,亘四小时而无休息,我们听讲虽不得一年,而受益则甚大。”

  梁启超 / 讲到紧要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情不自已

  “趣味”是梁启超最大的人生信仰和教育理念,他认为:“第一,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第二,既然如此,那么教育的方法,自然也跟着解决了。”所以,听梁启超的课,绝对不会走神。

  梁启超给清华学生上课,走上讲台,打开讲义,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简短的开场白:“启超是没有什么学问。”接着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点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既谦逊又自负。另据梁实秋等人回忆,“先生讲到紧要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情不自已,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涕泗滂沱。”

  梁启超能把他整个的灵魂注入他要讲述的题材或人物,使听者忘倦,身临其境,莫不深受感染。兼之他博闻强记,四书五经、历史典籍、诗词歌赋,往往张口即诵。每次钟响,他讲不完,总要拖几分钟,然后于掌声雷动中大摇大摆地步出教室。听众守在座位上,没有一个人敢先离席。

  王国维 / 遇到研究有素的问题,会说:“我的研究成果是无可争议的。”

  王国维性格淡泊,不喜欢与人交游,在清华除了讲书授课以外,一般不主动跟学生谈话。从来都是上完课就走。但是如果有学生登门拜访或致函,不管是求教或是辩论,从来都是一律接待,不分老幼尊卑,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有当时的东南大学的学生特意赴京求教,就住在王先生家里。在他看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不应该有门户之见,所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即使自己治学很忙,他都有问必答。

  语言学家王力当年曾师从王国维,他听王国维讲《诗经》,遇到一些问题,常以“这个我不懂”一句就带了过去,而当讲到他研究有素的问题时,他则说:“我的研究成果是无可争议的。”王力后来才慢慢体会到,这正是王国维治学严谨的表现。这种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让学生非常佩服。

  辜鸿铭 / 拖着一根焦黄小辫,讲得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辜鸿铭作为满清遗老,最负盛名的要数他脑后那根誓死不剪的辫子。他在辛亥革命后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他也习以为常了,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果然有学问,果然名不虚传。

  刘文典 / 在校园里,当着一轮皓月大讲《月赋》

  刘文典早年担任安徽大学校长时曾一言不合与蒋介石对殴,抗战时在西南联大任教。刘文典对庄子研究颇深,每次登堂讲授《庄子》,开头第一句必是:“《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有一次,刘文典上了半小时的课便结束了上一讲的内容。学生以为他要开讲新课。这时,他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下个星期三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届时,校园里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生动形象,见解精辟,让听者沉醉其中,不知往返。

  陈寅恪 / 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是以古代书院的精神授课的,师生之间以学问道义相期。后来成为陈寅恪助手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课:那天他是唯一的学生。当他来到陈宅时,陈寅恪正在工作。在他来后,先生挪步到楼上,下楼时,竟郑重地换了一身装束:长袍。胡守为说:“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很深,这就是为人师表啊!”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讲课前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也正因为如此,陈寅恪被人称为“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每次上课,都座无虚席,满满当当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那样的名教授也一堂不漏地听他上课。

  国学品读经典推荐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读一点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的主题是丰富的,既有关于国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议论,又有山水清游、亲友往来和个人情绪的隽言妙语。无论哪一类主题,实质都是关于真、善、美的追问,关于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思考,关于信仰信念、思想真理、价值标准和道德修身的阐述。

  《品读国学经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从我国古代文史哲名篇中,选取部分思想深邃、特点鲜明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从先秦管子《牧民》开篇,到清朝《曾国藩家书》收笔,横跨两千多年时间,品读三十六篇经典。这些经典绝大多数是散文,其中有韵文和骈体文;源于《古文观止》有二十二篇;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三国和魏晋时期各品读五篇,唐朝品读七篇,宋朝品读六篇,明朝、清朝各品读四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各个领域。在介绍经典内容、作者用心和文笔特色的基础上,把普及性与学术性结合起来,“知人论史”“知人论世”,对经典的历史背景、人生际遇和思想观点进行全方位阐释,寄托着品读者的人生沉思。

  《中国古典文心》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国学大师顾随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典散文的课堂实录,由其学生叶嘉莹记录。以古典散文名篇为讲解对象,融会古今,贯通中西,由文到人,天马行空,文采飞扬,感悟良深。顾随是中国现当代最富影响的学者之一,既是大学者,也是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还是书法家。

    这部著作把学问与人生融会贯通,把学文与学道、作文与做人放在同一高度,使读者不仅在学问、写作、知识等方面得到启示,也可以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得到裨益。它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蕴含着现实的人生哲理,洋溢着诱人的艺术魅力,闪烁着生活智慧的火花。在博大的中国文脉中,传承古典文化的精华,启迪当下生活的提升。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