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读书格言——朱熹
读书格言——朱熹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1-06 14:12:00   责任编辑:施婷  www.k618.cn
内容提要:时国子监颁此书于郡邑学校,明代诸儒也奉为读书准绳,清代陆陇刊刻流播,对当时及后来家塾、书院、儒学均有影响。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言出】《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言出原文】《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节选)

  朱子上疏曰: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义(易)之理也。

  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有君臣之理,为父子有父子之理,为兄弟、为夫妇、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其理焉。穷之则自君臣之大以至于事物之微,莫不知其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而无纤芥之疑,善则从之,恶则去之,而无毫发之累,此为学莫先于穷理也。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其余则顺之者为君子而吉,背之者为小人而凶;吉之大者则能保四海而可以为法,凶之甚者则不能保其身而可以为戒。是其粲然之迹,必然之效,盖莫不具于经训史策之中,欲穷天下之理,而不即是以求之,则是正墙面而立耳,此穷理必在于读书也。

  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间断耳,无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终,未究乎此,而乎(忽)已志在乎彼,是以虽复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迫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以异于彼之怠忽间断而无所成者哉?孔子所谓“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进锐退速”,正谓此也。诚能监(鉴)此而有以反之,则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脉通贯,自然渐渍浃洽,心与理会,而善之为劝者深,恶之为戒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

  若夫致精之本,则在于心,而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鹜飞扬,以徇物欲于躯壳之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虽其伏仰顾盼之间,盖亦不自觉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复圣贤、参考事物,以求义理至当之归乎?孔子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正谓此也。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之所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理,将无往而不通。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愚臣平生为学,艰难辛苦已试之效,窃意圣贤复生,所以教人不过如此。盖虽帝王之学,殆亦无以易之。


  【作者简介】

    程端礼(1271—1345),字敬叔、敬礼,号畏斋,庆元(今鄞县)人。15岁时能记诵《六经》,晓析大义,治朱子之学。累任建平、建德县教谕,台州路、衢州路教授等,生徒甚众。后以将仕郎、台州路儒学教授致仕归里,郡守王元恭礼请为师。撰文明白纯实,不离正道。著有《读书日程》(也作《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春秋本义》、《畏斋集》等,《读书日程》一书尤著,按照朱熹“明理达用”思想,纠正“失序无本,欲速不达”之弊,详载读经、学习史文等程序;注意教学程序,重视功底训练,强调经常复习、考查,成为家塾详细教学计划。时国子监颁此书于郡邑学校,明代诸儒也奉为读书准绳,清代陆陇刊刻流播,对当时及后来家塾、书院、儒学均有影响。

 

【本文责编: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