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智库 > 端木美:搭建中法文化交流的学术桥
端木美:搭建中法文化交流的学术桥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2:12:37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端木美,安徽安庆人,中山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钟永新专栏】(文化访谈系列之五)

  端木美:搭建中法文化交流的学术桥

  ——访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端木美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端木美

  接受访谈 (钟永新摄 2013年4月19日)

  【人物简介】端木美,安徽安庆人,中山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20世纪80年代赴瑞士联邦弗里堡大学留学,专攻瑞士史、欧洲近现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法人兼会长。2011年荣获“法兰西国家功绩军官勋章”。同年当选为国际史学会国际关系史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妇女委员会主任、瑞士分会会长。

  【阅读提示】:

  ◆ 兼备中西文化精神,既不食古不化、也不崇洋媚外,创造性地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 持之以恒地交融思想,深入持续地探讨学术,共同构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 通过研讨班创新型的国际合作模式,培养中国年轻历史学工作者尽快走上国际学术舞台。

  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培养新人

  钟永新:端木会长,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下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发展历程,有哪些学术特色?

  端木美: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已成立30多年,主要有三大特色:

  第一,会史悠久。1978年5月在杭州开始酝酿,1979年8月在哈尔滨正式成立。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创和发展的20年(1979-1999);二是巩固和开放的10年(1999-2009);三是国际合作和培养新人的新时期(2010-至今)。

  第二,起点很高。研究会的创会人都是经过“文革”能够存活下来的老辈知名学者,包括沈炼之、张芝联、王养冲、戚佑烈、端木正等教授。他们和法国文化渊源很深,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压力,因为要达到老一代的水准比较难。如今创建者都已经全部去世,但他们留下的学术贡献、精神财富应该是中国史学界、特别是中国的法国史学界最宝贵的遗产。

  第三,会风良好。研究会不仅造就了—大批年轻有为的法国史研究人才,而且形成了很好的传统与风气:即专注于学术研究,发扬创新精神。在研究会协作的各研究项目中,会员们通力合作,不计得失,精诚团结,扬长补短,体现了良好的风格。

  当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老会长张芝联教授在2001年参加北京的理事会,和他2008年最后一次参加在上海的理事会上提出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培养新人。因为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老一辈专家全面退出,新一代工作者跟不上的情况。现在我们这批理事会成员也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治学基础不如老一代,但是我们也有改革开放以后接触最新知识的优势,包括陈崇武、刘宗绪、楼均信、陈叔平、金重远等教授对研究会的发展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惜现在刘宗绪、金重远先生已去世了,刘宗绪教授在生命最后时刻出版的《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是关于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的代表性成果,金重远教授懂很多种语言,法语、 俄语、英语等,我们已没有这样的人了。

 

  照片说明:从右至左:端木正,王养冲,张芝联,戚佑烈(沈炼之先生未出席)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部分成果:出版物、研讨会文集

  钟永新:您为推动中法两国文化学术交流做出了诸多努力和贡献,为此在2011年荣获“法兰西国家功绩军官勋章”,请问您是如何走上法国史研究道路的?能否介绍下您父亲端木正教授那一代老学者的治学经验?

  端木美:我的经历不足道,走上法国史研究道路主要是受我的父亲端木正教授的影响。从我担任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以来,一直牢记前辈们的谆谆教诲,努力传承本会优良传统,精心制订工作计划,主要依靠研究会同事们和相关单位的认同和鼎力支持,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谈到治学经验,我认为父辈的经历经验最值得我们学习宣传和传承,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兼备中西文化精神、传统的爱国情怀、高远的国际视野;2)勤勉扎实、实事求是;3)追本溯源、总览史迹;4)关注国家命运、理论联系实际;5)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恪守历史之真;6)追古今演进之轨迹、重史料与动态信息之采集,牢牢把握国内外学术发展的走向;7)既不食古不化、也不崇洋媚外;8)创造性地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构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钟永新:您曾撰写了多篇关于留法勤工俭学、留法学人及中法大学的文章,指出他们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血脉渊源”,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非常突出的作用”,请问其作用和启示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端木美:要构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归根到底在于人,而能以翻译教学来传播双方文化的应该是知识分子里面的特殊群体,即留学人员。实际上这样的文化沟通就是血脉渊源,因为如果没有把双方的历史融合在血液中就很难进行交流,也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而我们的前辈们都能很深地理解双方的文化底蕴。

  前几年,1964、1965年在中法建交后首批派往法国留学的学长们编写完成了一本《金色的回忆》,主要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批留法学生的部分回忆录。我为此书写了序言(后来正式出版邀请现任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以及我国前驻法大使蔡方柏先生也写了序)。从源头上看,派遣留学生的开放方向都是坚定不变的、对留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也是延续不变的。留法学子们出国后牢记报国梦想,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烙印,阅读他们的故事如同开启了一座宝贵的时光隧道,这对当代有志于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年轻人也会有极大启示。

  走向国际学术舞台 显示中国学者自信

  钟永新:近年来,中国法国史研究会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已成功组织了10期“中法历史文化研讨班”,请问举办研讨班的缘起何在?每期的主要议题有何不同?取得了哪些文化影响?

  端木美:2002年我在巴黎进行学术访问时,在人文科学之家与前主任莫里斯·埃玛尔先生和亚欧部负责人齐福乐先生,探讨在历史学方面开展中法合作的可能性,当时草拟了“中法历史学暑期研讨班合作”计划。2004年正式签署了合作意向书,7月就在上海、杭州两地开始第一届研讨班,做了10场水准很高的报告会,内容包括法国大革命、法国城市研究、知识分子历史、年鉴派史学理论和法国汉学等,资料、观点都非常前沿,连续几天授课下来学生都觉得特别有收获。随后2005年第二届改在9月举办,再次获得成功,此后研讨班被法国同事们统称为“秋季大学”。由于举办第一、第二届的成功,应邀前来授课的外方学者们反应也甚好,于是年底我去法国和巴黎一大校长赫宁教授签署了一个五年合作框架协议。巴黎一大的校长说他从来没有跟一个学术团体签约,但是这次他必须得签,因为去参加讲学的老师回来都说研讨班前途无量,工作显得很实干,并不是一纸空文。

  研讨会每期的主题都有所不同,选题主要体现了“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跨机构”的特色。内容如下:2004年——法国大革命、城市研究、知识分子史、史学理论等;2005年——二战后法国政治、社会生活及国际关系;2006年——欧洲建设的思想、观念及其历史沿革;2007年——欧洲建设的思想、观念及其历史---欧洲的公民社会;2008年——对过去的表述:历史与记忆;2009年——空间的表征;2010年——空间的表征(续);2011年——共和主义:历史与现状; 2012年——共和主义的思考;2013年9月9日到14日第十届历史文化研讨班在上海-杭州举办,主题为:“全球史中的欧洲与中国”, 这次一如既往地邀请到了地中海史研究仅存为数不多的专家莫里斯?埃玛尔先生等欧洲一流专家。

  目前我们根据研讨班授课内容出版了两本论文集《时空契阔》1-2。书名中的“契阔”可以理解为勤苦或离合。因为每年欧洲的一流学者无私地把苦心孤诣获取的研究成果施惠于中国学子,于“时”数年不辍,于“空”不远万里。同时这些年往来于欧亚之间的中欧学者们,师生们在聚少离多的时空间距,持之以恒地交融思想,深入持续地探讨学术,为共同构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作出了积极努力。

  至于文化影响,我认为通过举办研讨班这种创新型的国际合作模式,可以培养中国年轻历史学工作者尽快走上国际学术舞台,让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国际前沿的课题,同时对国外也做了很好的宣传,在国际上直接传播中国的学术声音,显示出中国学者的水平和自信。

 

  2004年,第一届“中法历史文化研讨班”合影

 

  研讨班论文集《时空契阔——中欧学者论集》

  学术长征的艰辛与历练

  钟永新:2013年,你们组织了一次法兰西学术考察,被您誉为“学术长征”,请您介绍下赴法参与交流的主要学术感受和收获有哪些?

  端木美: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已经组织了三次集体学术出访,称之为“学术长征”意指出访跟“长征”一样充满艰苦,因为要做大量学术准备以应对各种学术对话。2003年是第一次学术长征,当时应巴黎一大法国大革命研究所和维济尔法国大革命博物馆的邀请出访,对话主题是法国大革命,这是我们的传统研究领域,所以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2010年第二次学术长征就比较紧张,既有新书《时空契阔》在巴黎国际社科书展上发布,还有系列圆桌对话,一些对话主题都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比如关于历史分期讨论的圆桌会议,这在我国史学界一直都有争议,但是我们团队集体合作,成功完成与法国学者的对话,使到场的法国学者了解了中国学界的观点,受到包括著名历史学家莫里斯?埃玛尔先生的称赞。第三次学术长征是2013年2月5日-14日在瑞士弗里堡和法国巴黎参与了系列学术活动,继续对共和主义研究展开对话,并参与了瑞士历史学家“全球与区域”史学大会等重要国际学术活动,受到瑞士媒体和来自多国地区的同行们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通过这种学术交流和观点碰撞,可以加深亚欧相互之间的认识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许多国际间的误会。一方面中国学者为欧洲带去了学术心得,另一方面我们也向欧洲同行学习了很多东西,而且双方学者以团队形式互访交流比单枪匹马更具影响力,这也是我们研究会组织队伍走上国际舞台的历练。可总结有以下四方面的经验:1)要有学术、组织准备;2)研究会内外要讲团结;3)要讲原则,注意内外有别;4)要有收获,要着眼未来以取得更高层次交流与联系。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2010年学术出访现场

  【访谈手记】与端木美会长的访谈中,可以深深感受到老一辈会长们的人文风采和精神魅力,同时研究会“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培训新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充满艰辛与快乐的“学术长征”也对从事跨文化交流的学者们以良多启示激励。

  【相关介绍】: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五位创会人

  沈炼之(1904-1992)

  杭州大学教授。早年在燕京大学英语系毕业,1926年赴法国留学,研习法语、西洋史、法国文化史和法国史,1933年获里昂大学人文博士学位。学成后回国在艰难的战争岁月为国效力。沈先生毕生致力于历史、特别是法国史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为我国世界史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法国史研究的开路人、奠基者、学术泰斗。他翻译了大批有学术价值的法国史论著、撰写出版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法国史学术论著,特别是他主编的《法国通史简编》与张芝联先生的《法国通史》同为国人撰写的最系统的法国史。他在杭州大学首建国内第一个法国史研究室,也是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倡议、创建人之一,从建会起就担任名誉会长,直至去世。

  张芝联(1918-2008)

  北京大学教授。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英语系、后在该校研究院攻读历史,研究中国史学。1942年张先生进入北平中法汉学研究所工作。1946年,张先生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1947年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随后到法国参加国际讨论会。这个经历为其了解欧美文学、历史和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光华大学、北京燕京大学任教,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直到1988年退休。他作为研究会的倡议者、创建人之一担任研究会会长长达21年,2000年后出任首席名誉会长直至去世,为我国法国史研究的学术发展以及培养人才、加强与国际学术界联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法国通史》以及大量高水准的学术著作。他的专集《从高卢到戴高乐》,收集了他有关法国历史、中法关系、法国大革命、法国史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荣誉奖。1983年他被选为法国革命史国际委员会理事。1985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晚年张先生更加致力于他毕生热爱的学术事业,1995年出版的《从<通鉴>到人权研究》,2007年出版的系列四本心血精华《二十年来演讲录》、《中国面向世界》、《法国史论集》和《我的学术道路》。

  王养冲(1907-2008)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20世纪留法学人中史学界代表人物。1937年先生赴法国留学,为二战所阻旅法10年。在巴黎大学学习欧洲哲学史、法国革命史。1941年获巴黎大学文科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先生长期从事法国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西方近代思想史、史学史教学、研究和翻译。他积多年心血出版的《拿破仑书信文件集》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拿破仑的材料选集;根据著名的法国索布尔教授1981年在上海的讲稿,先生组织翻译整理校对集为《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一书出版。20世纪8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全新观点的学术著作,率先一反多年来影响我国史学界的苏联史学界看法,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期问题提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耄耋之年,先生仍是法国大革命史研究领军人物。2007年出版的53万字《法国大革命史》上卷(1789-1794)正是百岁老人最后十几年心血结晶,填补了中国历史学家自己撰写法国大革命史学术专著的空白。2006年先生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自研究会成立起,先生历任第一、二届副会长,1987年起任名誉会长直至去世。

  戚佑烈(1913- 1997)

  哈尔滨师范学院教授。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欧洲文学系。1938年获瑞士纳沙特尔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同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曾任辅仁大学讲师、北平师范大学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黑龙江省历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专于世界中世纪史和法国封建制度史。编有《世界中世纪史》。是我国成就卓著的世界中世纪史专家。为法国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担任过第一、二届副会长。

  端木正(1920-2006)

  中山大学教授。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学系、后获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国际法硕士学位;1947年获法国政府奖学金赴法留学,获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1951年归国。由于时代原因,他先后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1980年才主持复办中山大学法律系,出任首任系主任。此后先后被任命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并被中国指派为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在历史学和法学两个领域的教学、研究和翻译都作出重大贡献。2006年荣获“广东省首届社科成果特殊贡献奖”。他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翻阿尔贝·译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第一人,也是我国第一部《法国大革命史词典》的主编。曾任第一届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二届副会长。从1987年起任名誉会长直至去世。

  注:本文2013年10月8日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