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智库>【兰若山居专栏】太湖大学堂行访记
【兰若山居专栏】太湖大学堂行访记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5-08 11:02: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很早就听说过太湖大学堂的名头,因为南怀瑾先生的原因。太湖大学堂靠近烟波浩淼的太湖,创办于2000年,占地约200亩,有教学楼,图书馆,禅堂,象法楼等等建筑,气势恢宏。

 

  【图语:太湖大学堂局部风景】

  ·壹·

  很早就听说过太湖大学堂的名头,因为南怀瑾先生的原因。

  书架上存有几本南师的述著,有些读完了,有些没读。

  第一次读《金刚经说什么》,见南师为每一品题写的诗,说实话,最初颇为不喜,觉得过于浮华绚丽,后来经历世事多年,再回头读过,方知绚丽也是平淡的一种示现。

  等我明白此理时,传来南师圆寂的消息,舍利被迎回巴蜀成都。

  提前要说明一下,我不是南师的学生,从没见过南师之面,先生讲述诸家典籍结集成的书,我也读了几本而已,但读过先生的文字和诗句后,已引为善知识。但话说回来,我天生鲁钝,假使在南师生前,前往座下求教拜访,一定不会被列为门墙的。

  所以在南师身后两年,于秋暮霜天里,辗转到太湖深处,拜谒先生杖止之所。

  后来看过央视人物栏目《先生南怀瑾》的纪录片,开篇如是云南师:“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是的,对于南师的学问和境界,后人无法探知其中深浅,更无法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以至于令我这个被文字误尽半生的人,对于南师归去,是用:“圆寂”、“羽化”、“寿终正寝”还是其他,难以落笔。

  正是这样的庞杂,恰恰说明了南师的宽广。

  南师出生于乱世,早年习武,后遍参诸方,青年以身许国,稳固抗日后方。后随民国迁台,中年讲学,遍涉百家,后移居美国,晚年回归大陆,创太湖大学堂,讲学而终。

  五四之后的中国,国家积弱,思想混乱,仁人志士为图强振作,心火太旺,病急乱投医,师日师苏联师美,各种学说都在这片土地上实验过,旧的被一棒打翻,新的又学不到精髓,以致纵向无法与传统血脉相连,横向却难以与普世文明共进,以致内斗频仍,山河污染,人心浇漓。

  南师的可贵之处,一生见证和参与了时代的演变,在混乱中传承东方智慧传统,并以一己之力,在时代洪流和欲望飓风中守护智慧之灯。于佛法,有准提一法传诸后世,于道、儒、武、阴阳诸家,则讲学述著,多方推举,保留火种,南师或许不是表面意义上的某派的法主或座主,但一定是集大成者。宛如一方大鼎,接住了在时代变迁中行将枯竭的各脉清流,并传示天下,以启将来。

  从1918年至2012年,春秋95载,身前身后,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上至权贵,知识精英,下至山林隐者,都在读诵他的语录,或者受其启发,开始回归东方智慧源头。

  南师生前曾评价自己:一无是处。

  在这里,我称南师为:传灯人。

  传灯人最后在太湖边,乘风归去。

  杖止之处,是耗尽他晚年心血的太湖大学堂。

  ·贰·

  几个月前,南师的弟子高金仓居士造访大理,彼时,他创作的《释迦牟尼》已收尾,到鸡足山朝拜迦叶尊者,读过高居士的文稿,颇为赞赏。这部来源于三藏典籍的佛陀生平,是我读过的诸多佛陀传记中,最究竟和通透的,有大德读过此书后,以”小藏经“喻之,这个评价非常贴切。

  因近期书要出版,高居士请我在扉页上题几句,我愿本想写一首诗,后来竟然语塞。

  辗转几日,供养”风清月白,水流花香“八字。

  古城茶盏上的几番往来,引为知己。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用见太多面,就知道对方是曾经一起效命疆场的生死弟兄,或是山林间棒喝往来的同参道友,也可能遇到你前世心疼过的人,再回来时,照样让你心如刀绞,不忍相顾。

  还有,我们得相信这个世界真有天才,比如可以过目成诵,或者在几乎不可能的时间内,写出令人焚香捧读的大块文章。高居士算是其中之一,古人称这样的人为沧海遗珠。

  带着高居士到兰若寺,还去家里看望了我父母,他说:以后如果闭关,就来叨扰您。

  我说:其他人我可能会看一看,如果您来,我亲自帮你看门,给您熬茶做饭。

  高居士回忆起在南师身边亲随的岁月,他对南师充满感激,或许跟随的时间不算长,但感情深厚。

  他说,如果有时间去太湖,可以去看看南师最后停留的地方。

  我记住了这句话。

  于是,从东林书院参访完,就直奔太湖大学堂。

  行前一天,跟他打了一个电话,才知他在甘肃老家侍奉老母亲,听说我要去拜访太湖大学堂。

  他连忙打电话联系,立刻就办妥了,还给我太湖大学堂韩老师的电话,后来我才知道,如果没有高居士的引荐,这个愿望一定会落空。

  次日,还没有起身,就接到韩老师的电话,问我到什么地方?从无锡到吴江,然后从吴江到庙港,转了两次车,途中还忘记下车,一直到了七都。又坐着公交车折回太湖大学堂。

  ·叁·

  韩老师骑着电动车出来迎我,戴着一顶风帽,微笑如暖阳,浓眉,却是细眼,尽管他说自己的汉族,但我想他一定有草原民族的血统,有着彪悍勇猛的一面,他在学堂里教拳,顺带协助着做些杂务,已经快满5年。

  我把行李放在门口保安的值班室里,才知道这里门禁很严,外来拜访的必须要提前预约,但获准进入的机率几乎为零,当然除了在里面学习的孩子们的家长,或者是其他因缘的人。

  太湖大学堂靠近烟波浩淼的太湖,创办于2000年,占地约200亩,有教学楼,图书馆,禅堂,象法楼等等建筑,气势恢宏。除了这些,还有菜地,有人还扎了树屋,学生们的活动室,练武的梅花桩。

  南师为何在晚年,还不辞劳累,来办这样耗费心力的学堂,也许是南师认为,讲学说法那么多年,崇拜者多,但实际修的很少,想亲自来培养几位他心目中的能传续东方智慧的人才吧。

  或许,还有其他重要的原因,作为局外人,我就不知。

  大学堂目前有一百多位学生在学习,课程开设得很全面,除了基本的课程,还有武术,天文等等。

  我看到,学生被老师们带到操场上列队,个个精神头十足。学生活动室的旁边,摆着一些手工做成的南瓜,还有烧烤摊,韩老师告诉我,万圣节要到了,孩子们做的手工南瓜,原来,并不是刻板单调地学习东方,西方的一些习俗,在这里还能看到踪迹。

  太湖大学堂的禅堂是一个很不错的去处,南师亲自制定了禅堂的清规,维摩龛被设计成了桃形的山洞,柔和的灯光下,如敦煌的佛洞,前面摆着高处下面的禅床,其他的禅床如众星拱月般环列摆开,楼上有提供给发心常住禅堂的修行者,单独隔开。如今的禅堂空空如也,没有一人。我想,南师在时,这里应该是人流如织吧。

  象法堂是南师生前倡建,造型如佛塔,供奉着佛陀像,三皇五帝,太湖龙王神位,楼上一层供奉着准提菩萨。

  我在佛前恭敬礼拜,没想到在这个相对荒寒的芦苇丛里,在南师的德行感召下,几年功夫就变成了一个培养人才的庄严道场,以致像我这样的山野村夫,也不远万里,寻访而来。

  南师圆寂后,荼毗,得舍利甚多,后来被宗性法师迎回成都文殊院供养,荼毗的地方,后人种上了一棵菩提树,旁边是迷迭香和薰衣草,花已谢得差不多了,但还能闻到幽幽的香。

  太湖大学堂里种满了木芙蓉,开得极其热闹,我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木芙蓉,这次得见,也算是开了眼界,学堂里靠近湖水的一边,是种满松树的林荫道,还有樟树,樟树的籽落了一地。

  参观了近一个钟头,我觉得应该离开了。韩老师送我出门,到庙港找了一家干净的旅馆住下,天慢慢黑了下来。

  两天的晚餐,韩老师都出来请我,他还很年轻,89年出生的,我问他:是什么样的因缘,您来到这里。

  他说了三个字:很幸运。

  是的,他是幸运的。

  我也是。

  ·肆·

  次日,去看太湖,走访一下庙港。

  庙港不知有多少年的历史,这里盛产湖蟹,湖边水上,密密麻麻地摆列着许多漂浮的箱体,是养蟹的。庙港水街靠近太湖的一头,立着一面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湖蟹故里” 四个大字,这几个字看得我会心一笑。

  绕过来往的人群和卖蟹的店面,到了湖边,走上一道长堤,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南公堤“,还有这样的文字:

  “2000年11月,南环瑾先生(1918.3—2012.9)来到庙港,经桑园,见绿堤,渐入佳境。先生说:”这个地方曾经见过“。堤上杉木参天,俨然世外,先生又说:”将来在这里骑驴看书、看风景,倒是一件有趣的事“。遂决定创办太湖大学堂,湖畔讲学。感念先生与太湖七都(庙港)的缘份注定、气场契合,命名南公堤,以志纪念。”

  原来如此,南师来这里建太湖大学堂,并在这里度过晚年,是有着诗人的情怀。

  我突然生起一个念头,想走完南公堤,我没有驴,在林中寻了一根枯枝,相扶走完全程,南公堤离太湖大学堂约两里地,庙港往七都方向,湖光水色,风景如画,见着许多小木牌,写着南师的语录,没碰到行人,白鹭、喜鹊、画眉很多,蜘蛛网从树上垂下,还遇到一位养蜂人,在侍弄他的蜂箱,蜜蜂围着他飞舞。

  一路上,我几乎都没想什么,大脑里一片空白,念着心经,只有自己听见。

  走完了南公堤,还去拜访了老太庙,沿途听说南师还在庙港恢复了一座庙,就想去看看。老太庙以前是供奉太湖水神的,神姓邱,旧时,渔民出湖打渔,遇到风浪,高呼“邱老太”,便得解救,因神明灵验,乡民建庙祭祀,称为老太庙。南师倡议扩建此庙,沿用旧名,增设了佛殿,规模宏伟,基本要完工了。

  ··

  黄昏,又去了湖边,一弯月芽,昏昏黄黄的。

  无意中听着南师晚年作的词,《不堪风雨乱红尘》,被人谱曲传唱。

  看着烟波浩淼的太湖水,大泽苍凉,禁不住大放悲声。

  “几欲乘风归去也,

  不堪风雨乱红尘,

  入山何处白云深”。

  个中滋味,

  我深以为然。

  南无……

  于姑苏旅次

  苏州灵岩山下木渎古镇某酒店

  2014年10月29日


 

  【兰若山居专栏】系列

  ·开栏的话

  标题:《本网推出兰若山居先生专栏》

  刊登时间:2015年5月4日星期一

  【兰若山居专栏】之一

  标题:《灵岩山行访记》

  刊登时间:2015年5月4日星期一

  【兰若山居专栏】之二

  标题:《太湖大学堂行访记》

  刊登时间:2015年5月8日星期五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