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智库>【兰若山居专栏】寒山寺行访记
【兰若山居专栏】寒山寺行访记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6-01 17:21: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来苏州好多天了,一直想去寒山寺朝访,可惜似乎总是在忙着,终于能挤出点时间,在立秋后的江南天里,去看看。

【图语:寒山寺行访记】

  · 壹 ·

  来苏州好多天了,一直想去寒山寺朝访,可惜似乎总是在忙着,终于能挤出点时间,在立秋后的江南天里,去看看。

  寒山寺,在心里至少念想了快三十年,小时候,在洱海源头的小山村里,语文老师在简陋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下《枫桥夜泊》这首诗,然后深情地带着我们朗诵。小学校紧邻村里的本主庙,周围是大片的稻田和玉米地,微风有时会吹过学校低矮的围墙,稻米扬花的清香,会把瞌睡虫驱走,跟老师读诗的时候,大多都是这样的。

  后来读了大学,去实习的时候,给学生讲课,我也和语文老师一样,在黑板上写下这首诗,对着几十双清澈如水的眼睛,滔滔不绝的讲开去。

  于是,寒山寺,渔火,钟声,枫桥,还有那落第踌躇,远离故乡的诗人,始终打动着我。

  · 贰 ·

  和一千多年前的张继一样,我也云山万里地赶来姑苏,深入这城,路过这水,他为了考取功名,我为了谋点衣食,心里都一同的苦闷。

  和以往朝访圣山或祖师道场的发心不一样,朝拜寒山寺,是为了向这位伟大的诗人致敬。也正是诗人那让天神不敢轻狂的诗句,寒山寺的文气一直盖过了历代僧人弘法的行迹。在佛门文献里,也鲜见出身寒山寺有影响力的僧人记载。当然,无论是诗还是法,在究竟处,是一样的。

  所以,在寒山寺的门票背面,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寒山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高僧寒山子驻锡于此,故名寒山寺,又因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而使寒山寺天下闻名。

  就是这样的缘起。

  · 叁 ·

  乘着出租车,穿过拥挤的车流和人流,到了寒山寺后的江枫桥旁,桥新修不久,石拱桥,有优美的弧度,横跨在静静的吴江上,没有舟楫往来,渔火自然已熄灭了很多年,据说在明清时,苏州最繁华的时期,这里是江南很大的米市,商业兴盛,商船南来北往,如今都归于平静。

  看到桥下翻涌在水面的蓝藻,我不确定是否到了诗歌里的枫桥,问了路人,回答说是,然后我又爬到桥上,看到了石刻:江枫桥。

  站在桥头,远望,两岸楼房密密匝匝,苏州的富庶,丝毫不减当年,但有些美好,似乎就永远地绝迹了。

  · 肆 ·

  我想我是从后门进的寒山寺,门票20元,有皈依证的免费,不知是寺院收,还是其他部门收。游客很多,手持大喇叭的导游,在大声地向她所带的旅游团推荐寒山寺的素食,有牵着手的青年情侣,老少齐全的家庭。

  寺院的建筑很紧凑,不过规划合理,典型的园林型寺院,没有北方新建的唐式风格寺院的宏大巍峨。普明塔高耸笔立,直指长天,塔前立有一标志说明,叙述绕塔的功德,寒山寺还开辟了佛学编辑部,挂着牌子,应该是编杂志和印经流通的。还有个图书馆,对外开放,书架上摆满了佛学书籍,高悬的电视里,播放着台湾慧律法师的讲经视频,看得出来,寺里的僧众在已成为著名旅游景点的三宝地内,不遗余力地宣传佛法,正如一诚老和尚说过的那句话:本份事。现在能干好本份事的人不多了,都漂浮在妄想中,我就是其中之一。

  · 伍 ·

  寺里我见到一位法师,用手推车拉着满满一车游客扔下的垃圾,穿过楼廊错杂的甬道,大领衣,装束严整,我正准备上前搭把手,但拥挤的人群,让我无法靠近,再看时,法师和他的手推车已消失在楼房中。

  这一幕,出乎我的意料,吃惊不小,原来以为,这些杂务,在如此富庶的寺院,是由工人去干的,没想到僧人会亲自来做。

  我得承认,进寺门之前,我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这座寺院的,因为素来不认同收门票的寺院,但看到这一幕,我的心瞬间平静下来,开始忏悔。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