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智库>【兰若山居专栏】苍山深处有无为
【兰若山居专栏】苍山深处有无为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7-03 12:02: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今天是十五,佛教徒们例行到寺里拜佛的日子。一大早就出门,路过村子,每家门口都燃起长香,滴扫得纤尘不染,墙头的花开得热闹,从青瓦沟里探出头来,有几分嫩嫩的羞涩。

  【兰若山居专栏】之拾肆

 

  【图语:兰若山居专栏 苍山深处有无为】

  ·壹 ·

  今天是十五,佛教徒们例行到寺里拜佛的日子。

  一大早就出门,路过村子,每家门口都燃起长香,滴扫得纤尘不染,墙头的花开得热闹,从青瓦沟里探出头来,有几分嫩嫩的羞涩。

  古城苍山门口,7路公交车,等了半天,没见车影子。一位拉客的微型车司机过来相问,长得黝黑的白族汉子,恰好有两位香客要去灵山寺,和我一样,初一十五都得到寺里,听经拜佛。

  这是大理的传统,千百年来就这样,在《大理国梵像卷》里,绘有大理国王率领群臣和全家往无为寺听高僧讲经的场景,画里:香炉引路,群臣尾随,武将护卫,他身后是巍峨的苍山。一千年后的我,却独自一人,清风作仪仗,白云为向导,一路虔诚而去。

  谈好车资,坐车到北五里桥下车,独自沿着双鸳溪而上,一路上是来往的卡车和拖拉机,灰尘扑面而来,有些呛人。人在山下是看不到无为寺的,寺院隐在兰峰的山肚里,参天大树掩盖住青瓦大殿,只有在凌晨和黄昏,寺院早晚课的钟声穿透猎猎而起的山风,钻进山下人的耳膜,敲醒那些被尘封得太久的心灵。

  到山脚下的台湾村,这里曾经是乱石滩和荒地,后来有台湾人来这里定居,购置土地,建起房子。我认识这里的几户人家,也作为客人被邀请造访过,主人大都书香味十足,当然头脑精明。后来有几家回迁台湾,房子卖给同样喜欢大理的外地人,据说价格不菲。

  台湾村一旁的土地被平整起来,迁了很多坟,在搞着建设,这就是一路上遇到卡车的原因,我知道这里又将被开发成地产项目,原来蚯蚓钻洞,蟋蟀唱歌,地麻雀筑巢生儿育女的缓坡即将树立起豪华别墅群,有些令人难以接受。半年前,无为寺住持净空大玄禅师就找过我,他得知这里将被开发,希望我能帮他起草一个报告,既然山门前的土地要开发,希望能留出一条路来,无论是从寺院的风水还是出行便利,都有好处。报告递上去,但不知有没有如愿。

  · 贰·

  无为桥头长满青草,大理入夏以来的几场大雨,草木得到滋润,所以长得更加茂盛,所有的生灵都一样,一旦有了生存的机会,都会尽力的展现自己。

  山门依旧巍峨,对联的木板被雨水侵蚀,显得古旧沧桑。山门上悬挂“灵鹫山”的巨匾,书法是云南年事最高的老僧明道老和尚写的,大气端严。

  苍山原来也叫灵鹫山,是大理佛教鼎盛时期的名字,也是妙香佛国最重要的镇山,寺院非常多,元人有诗:“叶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夜半皆鸣钟”。即使是现在,苍山前后一百多公里的范围,寺院还有近四十来所,道观有四五所,本主庙就更多了。

  苍山被佛教称为灵鹫山是有原因的,白族圣典《白国因由经》里记载了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曾在这里苦修过,讲授《法华经》。从地质学上来,早至六亿年前,神州大地大多还在海里的时候,苍山已是陆地,开始迎接日升日落。因此,许多道家信徒和学者也把苍山称为是古昆仑山,是西王母的道场,现在逐渐有一些学术研究专著出版,但并未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

  但无论如何,苍山是多元文化共融的圣地,是白族的神山,圣湖是洱海,从远古渔耕文明的图腾“洱河水神”就可得知。但是现在白族人对苍山洱海的神性认同已经非常淡薄了,人心感应,因此才有把大索道修到苍山洗马潭的事情发生,当年我曾极力呼吁反对,但于事无补,商业化的浪潮是无法抗拒的,谁也挡不住这股洪流。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商业化的快车道上一路狂奔时,是不是可以稍微停下脚步审视一下自己,尤其是世代居住此地的白族人,埋头赚钱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抬头看看我们的祖先。

  对于修行界的人来说,大理无疑是这个星球上少有的圣地之一,妙香佛国的过往和白族佛教密法传承,鸡足山迦叶尊者石破天惊的入定,弥勒菩萨的授记再来,林立在白族村落和苍山四围大大小小的本主庙,供奉的神像几乎囊括了东西方宗教体系的神祇和神话人物,因此,在这样人神共融的乐土上,一切都有可能。这几年来,有无数修行人汇聚大理,以求加持,是有原因的。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