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孝论|孝略章第十
孝论|孝略章第十
来源: 网络  2015-04-02 11:39:00   责任编辑:陈笠翁  www.k618.cn
内容提要:告则不得其道德,不告则得道而成德,是故圣人辄遁于山林。尊其父母,曰:「大圣人之父母也。圣人可谓略始而图终,善行权也。必大志,可以张大义.圣人推胜德于人天,显至...

 

  【图语:孝文化】 

  善天下,道为大;显其亲,德为优。告则不得其道德,不告则得道而成德,是故圣人辄遁于山林。逮其以道而返也,德被乎上下,而天下称之,曰:「有子若此」;尊其父母,曰:「大圣人之父母也。」圣人可谓略始而图终,善行权也。古之君子,有所为而如此者,吴泰伯其人也。必大志,可以张大义;必大洁,可以持大正。圣人推胜德于人天,显至正于九向,故圣人之法,不顾乎世嗣。古之君子,有所为而如此者,伯夷、叔齐其人也。

  道固尊于人,故道虽在子,而父母可以拜之,《冠义》近之矣。《礼》曰:「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①俗固本于真。其真已修,则虽僧可以与王侯抗礼也,而武事近之矣。《礼》曰:「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也。」②不拜,重节也。母拜,重礼也。礼节而先王犹重之,大道乌可不重乎?俗曰:圣人无父。固哉!小人之好毁也。彼眊③然而岂见圣人为孝之深渺也哉?

  注释 

  ①语见《礼记·冠义》。关于这一点,孔颖达认为由于冠礼是在家庙中举行,要以酒脯为奠。冠礼毕,儿子捧着所奠之酒脯去见母亲,母亲下拜,是拜从尊贵的地方而来的酒脯,而不是拜儿子。见《礼记》孔疏,载《十三经注疏》。

  ②语见《礼记·曲礼上》。蓌:蹲。

  ③眊:目不明,引申为昏愦、糊涂。

   译文 

  要想行善天下,最好是让天下人明道;要想荣显双亲,最好是显示出自己美好的德行。但欲求成就道德,就不可能像普通家庭里的人一样,事事禀告双亲,所以圣人经常隐居在山林中修行。待到成就道德,返回世间,整个社会都被他感化,天下人竞相称赞道:「能有这样的儿子,真是幸运啊!」天下人都尊敬他的父母,说:「这是大圣人的父母。」由此看来,圣人不特别在意俗情,重视的是结果,确实是善于变通。古代的君子,能够像这样的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吴国的泰伯可算是一个典型。一定要志向远大,才能够弘扬大义:一定要使身心彻底修洁,才能获得天下至正的精神。圣人的追求是把美好的道德推及到人和天,让至正的精神表现于整个宇宙,所以圣人之法不考虑自己的后嗣。古代的君子,能够像这样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伯夷和叔齐可算是两个典型。

  道德本来就比人的长幼顺序尊贵,所以如果儿子成就了道德,父母也可以对他下拜,这种做法和〈冠义〉中的要求相近。《礼记》中说:「人长到二十岁,行过冠礼后,给他的名上加上字,表示他已经成人了。去见母亲,母亲也要下拜。」世人的一切行为都以真谛为根本,如果已经获得了真谛,那么即使是僧人也可以与王侯平起平坐。用军旅之事打个比方吧,《礼记》中说:「将士穿着钟甲时,见到君王不拜,因为甲冑在身,欲拜则如蹲踞,所以不拜。」不拜君王,是因为重视这一仪式,因而不肯随便下拜;母亲对儿子下拜,也是因为重视礼。以前贤明的君王都这么重视礼节,怎么能看轻高深的道德呢?有人说:圣人离弃父母修道。小人为此诽谤,是多么鄙陋啊!这些人昏愦糊涂,那里知道圣人的孝道是多么深渺啊! 

【本文责编:陈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