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师道名言】《学说》
【师道名言】44《学说》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1-06 10:41: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

 

  【自古圣人亦因往哲之言,师友之言,乃能有进。】

  【典出】宋·陆九渊《学说》


 

  【典出原文】自古圣人亦因往哲之言,师友之言,乃能有进,况非圣人,岂存任私智而能进学者。人谓某不教人读书,如敏求前日来问其下手处,某教他读《旅》,《太甲》,《告子》‘牛山之木以下’,何尝不读书来只是比他人读得别些子。


 

  【典出作者】

    陆九渊(1139-1193),南宋金溪县人,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是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祖。他为官清廉、不喜空谈、务求实干,认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他治理荆门政绩显著,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陆九渊在哲学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1176年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