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弹弓大约就是这个模样
引子
80后或者更年长的人对弹弓一定不会陌生,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弹弓是很多男孩人人都能拥有的玩具,尤其在农村,找根粗细合适的树杈,剥去树皮,再用报废的自行车内胎剪出两根皮筋,找块破布做兜,就能制作一把弹弓,玩上好多年。奢侈一点的,还能找来给病人抽血绑扎手臂用的软管作皮筋,布兜换成皮兜,树杈换成粗铁丝,手柄缠上尼龙线,做一把“高档”弹弓,但其形制仍是“丫”形,射程也不外乎将将够着20米高树杈上的鸟。
在我和周围所有人的印象里,弹弓就是这样,因为几代人小时候玩的弹弓都长这个样。所以,去年初当我无意间从郑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长海先生那里得知,弹弓古已有之,但“登得上台面”的弹弓却另有形制,颇觉意外。及至见了赵先生收藏的流传于中原地区、图文并茂的清朝咸丰十年版《弹弓谱》,更觉大开眼界,叹小时候玩的弹弓当真小儿科。
那么,另外一种弹弓是什么样呢?
赵长海说,古代作为一种技艺来用的弹弓,大体是跟弓箭用的弓一样的,只是弓箭的弦是一根直绷绷的线,而弹弓的弦正中间加装了一个可以包裹弹丸的皮兜。这种弹弓相比树杈形制的弓身弹力更大,弦也能拉得更开,威力自然要大得多。发射弹丸的时候,姿势与射箭差别不大,但有一点,若是射箭,张弓时箭头已经越过弓身,箭不可能伤到持弓手,而弹弓的弹丸从后方向前弹出,发射时需要将持弓手往外偏一些,为弹丸让出弹道,不然会打到自己的手。
“弹弓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说是从古至今玩了几千年,并且它的身份不只是一种玩意儿,既能娱乐,也是一门技艺和武功。”赵长海说。
如此说来,被不少今人视作小孩玩具的弹弓(今天其实也有很多成年人为弹弓拥趸)也是大有渊源的,流传至今的清代《弹弓谱》更可算作“武功秘籍”,古代文献中也常有使用弹弓“弹之”的“使用记录”。那么,弹弓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树杈形的弹弓和弓形的弹弓哪个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