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刘洪涛:古代中国研究需重视语法知识
刘洪涛:古代中国研究需重视语法知识
来源: 澎湃新闻网    2024-09-30 10:27:35   责任编辑: 教育施樱   www.k618.cn
内容提要: (秦公镈)  “在”字组成的介词短语也可以放在动词前面,语法成分则由补语变为状语。我在一篇小文中指出,“非(匪)A非(匪)B”的句式见于《诗经》,A、B有谓词和...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的语序一般是SVO,即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谓语之后。上古汉语中只有少数几种情况宾语是可以放在谓语之前的,其中的确包括否定句。但否定句中宾语如果要前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否定词一般是“不”、“毋(无)”、“未”、“莫”四者之一,二是宾语必须是代词。研究语法的专家还指出,这一规则几乎没有例外。例如《论语·先进》“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其中前句的否定词是“不”,宾语是代词“己”,满足否定句宾语前置的两个条件,所以宾语能够前置;后句的否定词虽然也是“不”,但宾语是名词“人”,不满足否定句宾语前置的条件之二,所以宾语不能前置。

  那么否定句中的非代词宾语是否一定不能前置呢?也不是的,可以通过另一条宾语前置的规则。上古汉语中,往往为强调宾语而把它前置,但要用助词“是”、“之”等复指。例如《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中“德”、“学”是“修”和“讲”的宾语,把它们提前,就用助词“之”来复指。《容成氏》“强弱不绐諹,众寡不圣讼”中的“绐”和“圣”不可能是代词,因而不满足否定句宾语前置的规则之二,所以如果要把宾语提前,必须遵守为强调而复指提宾的规则,作“强弱绐之不諹,众寡圣之不讼”才对,没有这么做,说明这句话不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的句法结构更有可能是“绐”和“圣”作动词,而“諹”和“讼”作宾语,或者是“绐諹”、“圣讼”都是动词,没有宾语。

  图二:上博竹简《容成氏》

【本文责编: 教育施樱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