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兴趣班> > 琴人的学养和情趣
琴人的学养和情趣
来源: 小君子中华传统文化体验    2024-09-30 12:10:14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所以在此提醒习琴之友,不可忽略读书,不应忽略于操曲之情趣和意境方面的修炼提高。

 

  【图语:琴人的学养和情趣】

  传统琴曲从整体而言以内敛含蓄为根本,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不同于西方音乐那样外扬宣泄。所以琴人操漫自当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和文人学养。古代琴棋书画同气连枝,意韵想通。琴人知音于游,性情修养相与投契,琴会雅集常有书画合唱,吟诗作对。

  自古以来对琴人的学养和情趣就有要求,并晓之以理。《神奇秘谱》曰:然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之灵器,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养性情之物。古人传琴对象是有选择的,要求其人“宅心冲旷,博雅端方”宅心冲旷是指人的心志神情气质,博雅端方是指人的文化,学养和道德,人格素质。符合这些基本的人品要求,其琴的情趣品味也未定雅而不俗。如同徐青山所言:“第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故自发超逸之音。本人性天流,而亦陶冶可到。”这一席话告诉我们人品,琴品虽有天性,但经后天陶冶亦可达到。正因为琴为圣乐,当以道言,所以琴人的品性,学养,情趣方面的提高,甚至比练指学技法更重要。

  琴人的审美情趣是人品,学养和个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虞山琴学的古琴美学以“和”为总纲。和,静,清,远为根本,共二十四况。这些传统琴学的美学思想对今天我们学琴仍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而且,这些传统审美情趣和易经是建筑在琴道的高层面上展开的,完全不同于一般所说“通俗音乐”的欣赏趣味。

  琴人的人品,学养,情趣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获得提升,凡是高雅的艺术必定是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技巧,丝弦琴是一种传统文化,只有读了老子,孔子,庄子,才会知书达理,才知道易经,知道阴阳,虚实,智慧才得以开悟,操漫才会有传达一种灵性,一种气质,所以在此提醒习琴之友,不可忽略读书,不应忽略于操曲之情趣和意境方面的修炼提高。

 

【本文责编: 郝菁 】
下一篇: 音乐常识之宫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