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什么才是“师道尊严”?
咋上岗,咋拿钱,咋才叫“师道尊严”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1-11 16:02:00   责任编辑:陈笠翁  www.k618.cn
内容提要: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并将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在当前,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让我们了解一下古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

【图语:古代私塾(资料图)】

  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并将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在当前,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让我们了解一下古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

  到哪些学校去上班?

  古代具备学校性质的教学机构,只有公学、私塾和义塾三大类。

  私塾,最早是因家庭、家族需要而自然诞生。富裕殷实的家庭或家族,意识到了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动用一部分家产或族资,购置教学用具,开辟教学场地,聘请当地或外地因多种原因在科举考试中失利闲居家中的落榜考生来做塾师。往往一个家庭的私塾,只要塾师好,直系、旁系亲戚的子女都会辗转托情转来。

  公学,就是动用国家或地方财政的公办学堂,公学的实际负责人,大多是当地的权势掌握者。比如太学、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官办大学。

  至于义学,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大家族出资办学,面向特定对象免费开放。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萌芽于唐代、推行于五代、至宋而大盛的书院,既有官方投资,也有民间筹资,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质。

  需要什么道德素质?

  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道尊严”。

  “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还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学子向他问学。对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话作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子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仁且智”是古代中国对于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

  南宋淳熙六年,刚刚出任南康军郡守不久的大教育家朱熹,决定在庐山东麓的白鹿洞创办书院,并亲手制订了著名的《白鹿洞教条》—既是学生求知问学的条规,也是教师从事教育的规范。朱熹解释:“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这就是说,在教育实践中,教与学是统一的,古往今来教育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要实行做人教育,而不是将教育视为追求个人功利的手段。

  朱熹以后,程端蒙、董株根据《白鹿洞教条》制订了《程董二先生学则》,具体到了书院师生的日常起居和行为规范。如“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等,其好处是便于执行和监督,但未免琐细,流于形式,容易使人舍本逐末。朱熹在审定时认为这是“古人小学之遗意”,用来约束孩童还差不多,用来规范成年人未免过于浅陋。

  工资收入怎么样?

  古代教师,大多是秀才,偶尔也有童生、监生、举人,他们的工资叫“束修”或“束脩”,结算方式三种:谷物、银钱+谷物、银钱。

  《龙泉县志》载,万历元年,龙泉姓翁的学生家长,支付给老师的年薪是60石谷子(粟)。明末名医陈舜系,写了一部《乱离见闻录》,说他在黄惟萼家做家教,老黄大方,当年给粟米20石,每月还给钱4800文。丁耀亢《续金瓶梅》说,汴京西河桥的严秀才,巨穷,应聘教书,年薪十五六两。

  除了工资,教师还有就餐和节礼福利。

  家塾老师伙食通常比较理想,可以住东家,吃东家。明末清初的张履祥,介绍家塾老师的日常伙食是1荤1蔬,两个菜,逢宴会则加倍(《杨园先生全集》)。富豪之家,则设专灶招待老师。比如陕西塾师刘大鹏就在日记里感叹,找到了一个豪绰的东家:不仅3餐免费,带孩子吃饭也免费。想吃啥,书童就安排啥,饭菜可口(《退想斋日记》)。

  对于不在东家吃饭的老师,则可以“自爨公养”,由东家出钱或出柴米油盐菜蔬,自己烹调;或是“吃转饭”,轮流到学生家吃。一般情况,伙食不错。

  古代没有教师节,但在新学年开始、结束,学校开办或关闭时,部分家长为表达敬意,会送钱送礼慰问老师,称为节敬、节仪。但节礼数目不大,礼物不多,也不一定人人都有。

  至于哪些节令送节礼,政府没有明文规定,由东家自定。一般在清明、夏至、端午、七月十五、中秋、十月初一、冬至7个节日里选择。更多地方重视三节二寿,即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孔子诞辰日、塾师生日。

  部分家塾教师,聘师礼、宴不少,节日礼不少,吃喝不愁,工资不拖欠,收入相对较高,相当于今天的小白领。在义塾任教,待遇略低。而广大的私塾教师,因为教学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养家糊口都困难。

  正式上岗啥程序?

  塾师应聘,在明朝称为“觅馆”,有关系可算王道,比如亲属与宗族,师徒与朋友,乡缘与地缘等,没关系则非易事。举两个例子,越人张其德向王中翰自荐,老王考核了一通,婉拒了,好吃好喝招待一顿,再送点盘缠请张其德走人。另有一不知名塾师,应聘无果,四处浪游,没办法,只好跑到郑姓富豪家求职,结果和张其德一样,主人“留宴赠金”(均见李延昰《南吴旧话录》)。

  应聘的关键,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学识和能力。不过接触时间太短,难以让陌生东家认可,于是名士、名师的荐书,提供了信用担保,在明末大为流行。

  陆人龙《型世言》记载,浙江秀水的老陈,刚对亲友说要为子谋师,荐书立马雪片般飞来。推荐者均言之凿凿,青年才俊呀,笃学不倦呀,老成忠厚呀,经验丰富呀,搞得老陈无所适从。最后老陈选定的家教名叫钱流。钱流啥人呢?他老师是李侍御,当官的,老李又是老陈的亲家,一封荐书搞定一切。

  应聘成功后,先确定工资、聘仪和开学时间,然后下聘书。聘书套话连天,相当客气。社学聘师的基本仪式比较搞笑:送聘书,教师扭捏推辞,“万般无奈”地接受。开学那天,地方小官带着一大批学生家长,前呼后拥,再次拜请,塾师当然还得几经推辞,家长还得继续拜请,直到教师不好意思了,终于答应。之后,家长们先行,到社学门口,盛装迎接。塾师进门,学生行拜师礼。(黄佐《泰泉乡礼》)家塾、义塾聘师情形大体相同,但程式可能简化。

  聘期多长?一般家塾和义塾,聘期一年。期满续聘与否,由东家决定。至于社学塾师,因政府参与,聘期分两种,一是“期聘”,多为一年,比如嘉靖时隆庆县、惠安县,弘治时建宁府(见《隆庆志》《惠安志》《八闽通志》),各地社学均聘请塾师一人,聘期一年。二是“考核”,即根据定期考核结果,决定续聘与否。考核时间,各地不一,有每月两考或一考,有每季一考,考核主持人多为乡约、州县官、学官,教学成绩好,奖;教学成绩差,不说二话,辞退。嘉靖《崇义县志》记载,知县王建耀是个考核狂,每月初一、十五,雷打不动考核社学教师。万历《绍兴府志》记载,新昌县社学教师,混日子绝对不行,每月由提调官亲自考核。手段更辣的黄佐,在广东设立专门督察社学教学的机构“左右塾”,每月都派人考核,教学水平高,“众共加礼”;教学水平低,由乡约训诫面谈,下不为例;若塾师学识浅薄,教学成绩一塌糊涂,那就集合里排(明朝110户为一里,某年轮值的里长称为里排)、本乡秀才等,当面“纠举而斥之”,毫不客气,一顿臭骂,赶紧滚蛋。但每月一考、两考,烦琐,也不符合教学规律。因此,每季一考更常见。

    为保障教育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对塾师的实际聘期往往较长,三、五年,十年八年,三五十年,都有。在每个朝代中前期,人才缺乏,“易师”较少。

 

【本文责编:陈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