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慈孝文化】
慈孝,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传统似乎正在被国人所曲扭、所淡忘。
何为慈孝?太多的人认为是对父母的言听计从,或是让父母衣食无忧。我却不这样认为。慈孝这个词可以分成两方面来解读:其一,是慈,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哺育、爱护和宽容;其二便是孝,孝是晚辈对长辈的反哺、尊敬和理解。
父母对孩子的慈爱是天性。可若事事都帮孩子包办,无原则的替孩子承担责任……就会因这太过的“慈”,教养出大学尚不能生活自理的高分低能儿,有了做错事嚣叫着“我爸是李刚!”的不肖子。这种慈,不要也罢!
近几年,虎妈、狼爸颇为流行,他们认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让孩子以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严酷地把孩子当超人训练。对此,网上网下众说纷纭,有人说,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太过残忍,父母眼里只有成绩而没有爱。但我相信他们的父母给予的是另一种爱,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孩子,只是这种“慈”有些扭曲。在这种“慈”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在成年后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他们的童年终究少了一些快乐!
慈,无处不在,或许并不难;但如何正确恰当的慈,不失为一件值得全民探讨的问题。
孩子对父母长辈的孝顺,是爱的真心回报,也是应尽的义务。年少时,用心学习、承担力所能及的事务,不让大人操心,是孝;长大后,努力工作,让老人衣食无忧,是孝;但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孝,不仅要让老人身有所养,更要让他们心有所依,这包括主动去消除代沟、帮助长辈们理解和接受新东西,溶入社会与时俱进,而不是盲目无原则地一味言听计从。我记得《弟子规》中《入则孝》的一句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我就着实不敢苟同。比如有些陋习、有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难道也要“力为具”吗?现今社会,飞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这是前辈们所无法预料的,年青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要有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能力和魄力,这难免会和前辈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难道这时仍一定要“谨为去”而裹足不前?
因此,慈不要溺爱和虐爱,孝要养身更要养心。慈孝,或许是长辈们的应修课,更是晚辈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