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子孝”也是现代文明的要义
“子孝”也是现代文明的要义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0:57:15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中国文明网等“五网联盟”同步推出《好人365》专栏,每天在网上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

 【图语:母慈子孝】

  中国文明网等“五网联盟”同步推出《好人365》专栏,每天在网上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孝老爱亲”的内容,诸如——

  浙江台州杜桥,花甲女婿马德善8年悉心照顾瘫痪的岳母,3000多个日夜,30000多次翻身,他没有睡过一晚安稳觉;河南偃师西口孜村村民陈相锋,13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精心服侍患病多年的老母;湖南株洲“80后”彭程,父亲车祸罹难,母亲经受不起打击变得痴呆。大学毕业的他,两度辞去让人羡慕的工作,寸步不离守候在没有知觉的母亲身边;重庆市小伙子陆鹏,在央企工作了多年,正准备结婚,母亲突然中风身瘫,为了给母亲治病,他用完了所有积蓄,还推迟婚期,要一辈子“做妈妈的保护伞”……他们堪称新时代的“孝子”。

  “孝”字几乎是与汉字的诞生同时问世的。沧桑变迁,朝代更替,“孝”字的形体多有进化,其义也有嬗变。我国孝道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告诉世人:“孝”的最原始意义是对已逝先祖或神的崇拜和祭祀,随着家庭结构的出现,“孝”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和道德伦理,其主要内容是指对父母的尊敬和供养。西汉封建统治者推行“以孝治天下”,颁布《养老诏》:“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由唐玄宗作序、注释的《孝经》也成为天下人必读之书,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孝道文化登峰造极的年代,“孝”与“忠”、“廉”、“节”一同列为儒家的基本道德规范。不仅察举孝廉是两汉以降的主要选官制度,而且自秦汉始,“不孝”作为罪状列入刑法,直至大清律例仍保留“不孝罪”:“凡子孙殴祖父母、父母及妻妾殴夫之祖父母、父母者斩,杀者皆凌迟处死”。

  我国有学者提出: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亟需甄别。我们继承的传统文化是指数千年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文化遗存,而批判的是文化传统,因为前者是中华民族历代赓续的精神、智慧、道德谱系,后者则是充斥着封建主义的杂质、毒素。对孝道文化也应作如是观。二十五史中所列举的孝行,诸如:葬亲庐墓、闻丧殒命、同居敦睦、子代亲死,等等,明显地打上了“封”字号的胎记,当不足取。当年鲁迅曾淋漓尽致地批判过“二十四孝图”,他是站在反封建礼教的立场上作出的理性抉择,自有其良知和睿智。不过,我认为,鲁迅反对和鞭笞的仅是“为母埋儿”、“戏彩娱亲”、“卧冰求鲤”之类,因为它们显得极为愚昧、残忍、荒诞,而“为亲负米”、“扼虎救父”、“尝粪忧心”等所标示的孝道境界,鲁迅是决计不会取否定态度的,因为他说过:“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

  毛泽东在1956年曾亲自题写了“我们还是要提倡父慈子孝”,这显然昭示:“孝道”依然是新时代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所列举的马德善等人当代行孝的范例,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和伦理基因,给这一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道德注入了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昭告世人:被誉为伦理之端、百善之首、为人之本、德操之基的“孝道”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分支,不可须臾或缺。

  毋庸置疑,“子孝”也是现代文明的要义。党中央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公民个人层面而言,有“友善”的要求。我认为,“友善”大致可分为内外两极:对外是调整人际关系,要求“善良”、“宽容”,而对内则是彰显家庭伦理,要求“孝老”、“爱亲”。——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所表彰的“马德善”们鼓与呼,希冀现代孝道发扬光大!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