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保父母心安比衣食无忧更难
儒学名流谈"孝养":保父母心安比衣食无忧更难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8-31 15:09: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图语:杭州师范大学儒学教授黄宛峰】

  中新网杭州8月27日电,“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一文一语道出了现代人“孝养”的无奈与心酸。

  世上有很多东西不能等,孝顺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快速的转型期,“孝”也存在被淡漠、无视的现状。“儒家所倡导的孝养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生活上的供养,一个是精神上的供养,这两者是一体的,但我认为现代社会随着格局的改变,后者更难做到。”在27日召开的2015浙江孝亲沙龙上,杭州师范大学儒学教授黄宛峰如是感慨道。

  自古以来,儒释道都将孝道推为立身世事、信行求道必须遵行的大道。为弘扬孝道,27日下午,由浙江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与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务中心共同携手举办的2015浙江孝亲沙龙在浙江杭州佛学院进行,期间,儒释道三领域名流坐而论孝。

  儒家极其重孝。根据《论语》记载,孔子主张对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还要在态度上恭敬和悦,即在言谈举止一切细节中,都要体谅孝顺父母,并提倡对父母行三年之丧,是报父母三年的恩。

  从事儒学研究多年的黄宛峰认为,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奠定了儒家孝道文化的核心,即“孝养”,“孝养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生活上的供养,即保父母衣食无忧,这是最基本的底线。再一个层面是精神上的供养,这两者是一体的,但现在后者更难做到。”

  “孔子所说的孝更强调真情实感,是从人情、人性上讲孝,然而这也是现代人最难做到的。”黄宛峰举例说道,孔子曾提出“色养”,这个“色”是指“和颜悦色”,“对父母和颜悦色最难,现在很多人对外人反而和颜悦色,但对父母却喜欢给他们一个脸子。”

  中国社会历来以血缘亲情为重,孝顺父母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黄宛峰表示,千百年来,儒家所倡导的“孝养”在中国一直很有“市场”,汉代以孝治天下,只有一千多字的《孝经》却空前流行,成为了汉代儿启蒙的首选教材。以致于后期随着孝道的普及,政治性越来越强,出现了“求忠臣与孝子之门”,将孝和政治直接联系了起来。

  然而放眼当下,很多父母都正忍受着“独守空房”的孤寂:逢年过节餐桌上都不见人影,打个电话“石沉大海”.....。。以致于让台湾作家龙应台发出了的“末代父母”的感慨。对此,黄宛峰也颇有感触:“我们这代人尚还对父母还牵肠挂肚,但我们的下一代可能不会再这样了,因为世界格局变了,家的格局变了,传统的四世同堂已经很难找到了,儿女都各自生活,跟父母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少了。”

  孝道在,中华文化的根就在。《孝经》也好,《论语》也罢,孝作为一种做人的血液衍生出来的文化,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黄宛峰认为,每个人的血液里、灵魂里都有孝道基因,应把古人的孝转化为现世的智慧,与时俱进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将孝行行于心,将德行化于身,全社会都应积极提倡“孝养”。

  “今天举办的孝亲沙龙我就挺受感动的,我看到很多表彰的人物都是媳妇尽力尽力照顾婆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生我养我的父母呢?”黄宛峰认为,弘扬孝道精神对于现代家庭和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