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千年古琴】
许多古琴爱好者或收藏家一定都还记得,在2010年12月曾有一场较为轰动的拍卖会,而主角就是一件北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在当时创造了世界乐器拍卖纪录、国内单件拍卖首次过亿的乐器。“松石间意”琴是国内极为珍贵的一张古琴,不仅保存完好,著录详尽,还成为北宋官琴现存于世的唯一典型和清宫藏琴的标准参照。
古琴历来被认为体现了古代文人高雅的修养和情操,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被后人传诵了数千年。“松石间意”琴,这张凝结了宋徽宗和乾隆两位帝王艺术理想和审美情趣的宋代古琴,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宋徽宗御制的官琴典范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产生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当时称“琴”,近代为区别于其他乐器,改称“古琴”。在《诗经》、《尚书》等许多历史文献中,随处可见关于琴的记载。《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我有嘉宾,鼓琴鼓瑟”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琴已成为当时士大夫修身养性的工具,孔子、庄子、荀子等先贤圣哲,不仅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了各自的琴乐审美,同时也是出色的琴演奏家。这一时期,关于琴的典故也很多,如:《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伯牙“移情”作《水仙操》;钟仪不忘故土楚国感动晋侯;孔子周游列国作《幽兰》曲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汉、魏、六朝时期,文人奏琴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爱好,司马相如、刘向、蔡邕、嵇康等就是这个时期的琴人代表。到唐代,音乐受到皇家重视使之得到飞速发展,擅长奏琴的名家辈出,制琴技艺则更加精进。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书画珍品中,有一件传为宋徽宗所作《听琴图》,画中居中一人,玄服作道士状,危坐锦墩上,头微俯,双手置琴上,似在轻轻拨弄琴弦,这个人物的原型即宋徽宗自己。
宋徽宗时代古琴艺术大放异彩,这源于这位书画皇帝对于艺术的痴迷追求。风流天下闻的宋徽宗不但书画冠绝一时,操琴之技、嗜琴之心亦堪称一绝。徽宗时,祭祀、朝贺的大乐中要用八十多张琴,仅七弦琴(古琴)就要用二十三张。宋徽宗甚至在内府辟出一个“万琴堂”,专门搜罗天下的名琴。
唐代制琴,以雷氏家族为最,唐代雷威所制的“春雷”琴被宋徽宗收入囊中,成为“万琴堂”重器。清末著名古琴收藏家杨时百曾有“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吴越百纳云和样,春雷亦见宣和宫”的诗句。有专家曾推测《听琴图》中徽宗所弹奏的古琴便是这张响彻千古,大名鼎鼎的“春雷”琴。元朝时,春雷琴成为金章宗完颜璟死后的陪葬品,在地下18年后被挖出,才重见天日。
宋徽宗不仅搜琴,更制琴。宋代以前,制琴是无定规的,古琴分为“官琴”和“野斲(zhuó)”,是两宋独有的现象,其他朝代虽然也有宫廷制作,但在工艺上与民间制造并无区别。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命东京(今开封)官琴局御制“松石间意”琴,(不过“松石间意”这个名字却不是当时就有)此琴的式样比一般官琴有所创新,并不能归为一般的样式,琴通体极长大,项与腰皆作凹入半月形,相交处复作凸出半月形,池沼皆为长方,池内右刻“宣和二年御制”。这一式样在《历代琴式》中并无记载,古琴收藏大家杨时百先生曾以“宣和式”为它命名。宋代官琴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这张独特的“宣和式”琴已成为现代人了解宋代官琴定式的典范。
“松石间意”琴上板(琴面)梧桐、下板(琴底)梓木,通长126厘米,隐间115厘米,肩宽21厘米,尾宽13厘米。琴漆栗壳色,漆色斑斓秀丽,漆质坚实耐磨,由鹿角灰内杂大量朱砂,局部还杂有颗粒较粗的金银粉末,属琴家最为看重的“八宝灰”胎。
古琴虽然是由木质材料制作,却是一件可以保存百年甚至千年的乐器。木材历经岁月、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年风化,漆面会产生裂纹,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花纹,这就是断纹,有人说,断纹是古琴苍老的皮肤,但其实它更应谓之如大树的年轮。《琴笺》中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如今我们见到的“松石间意”琴,琴面以大蛇腹断为主,两侧多细密冰裂、牛毛等多种纹样,琴背则全为分布均匀的细密流水断,这些也是专家推测其“年龄”的一个依据。
公元1127年4月,北宋覆灭,金人掳掠宫中文物艺术品运往燕京,整整装了2050车。
元代皇帝并不喜欢古琴,宫中收藏的遗琴往往赏赐给当时嗜琴的儒臣,古琴只在民间流行,主要还是在汉人之间,琴文化陷入历史上的一个低潮期。
明代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为了巩固政权继续发扬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使居住江南的古琴家来至京师活动,七弦琴在皇家关注之下,逐渐兴盛起来,擅长古琴之士日增。
我们在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没有发现“松石间意”琴的踪迹,北大中文系教授王风认为,此琴之所以完好如初,有赖于其上佳的保存条件,明代或许也存于紫禁城,甚至不能排除宋元明清四代宫廷递相承继保管的可能性。
乾隆御题的唯一古琴
康熙年间,“松石间意”琴已是清代宫廷藏物。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琴工王汉章对其进行修整,重新配上琴弦。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下令将宫中古琴换弦、轸足,轸上配五色绒,添穗子。今天“松石间意”的青玉轸足,便是那时所配,如今琴穗已和宫中古琴一样渐至脱色。
这一年,雍正下令对皇家收藏古琴系统清理,集中紫禁城、景山、中南海、畅春园、静明园五处120张琴,雍正一一看过,将103张送进圆明园,“松石间意”琴便在其中。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大臣梁诗正、唐侃均奉命将圆明园中藏琴重新鉴别分等,并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特制随形琴盒保存。宋徽宗御制琴“松石间意”被重新装盒,即为该琴现有御制琴盒。
“松石间意”琴被定为“头等二十二号”,刻于盒上,盒体饰有双蝶形錾花鎏金合叶。据古琴收藏家郑珉中先生研究证实,乾隆御制琴盒与盒内藏琴,因原来大都藏于圆明园内,惨遭兵焚,或被劫掠,今故宫博物院内仅存“头等二十三号”“音朗号钟”铜琴与琴盒一例。另一个就是这件最后一次露面在上海的宋制“松石间意”琴与琴盒。此琴保存至今,琴体完全宋时原貌,琴匣及琴上配件全部清宫原物。
第二年,即1742年乾隆亲自品鉴了“松石间意”琴,并写下一首七言古诗刻在琴背项间:“古锦囊韬龙门琴,朱弦久歇霹雳音。安得伯牙移情手,为余一写山水心。”“松石间意”琴背原未刻字,琴名及题诗均是乾隆这时所为。此数年间,乾隆有关古琴的诗只有这一首,在这么多古琴中选择这张镌刻,可以推想他的偏爱。
“松石间意”,典出南朝沈约《宋书》,“尝从太祖登锺山北岭,中道有盘石清泉,上使于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锺酒,谓曰,相赏有松石间意”。“太祖”是指宋文帝刘义隆。
“松石间意”琴随后深藏圆明园中,清末宫中太监盗宝严重,但这样巨大的物品很难拿得出去。而后圆明园遭焚毁,大部分金玉书画和古琴遭火厄,“松石间意”却能够逃离此劫,可谓侥天之幸。圆明园遭火焚后,“松石间意”琴流出清宫,被北京琉璃厂“蕉叶山房”的“古琴张”张莲舫觅得,在琉璃厂出售,当时开价“二千金”,是一般名琴的十倍以上,这成为此琴流出皇家后的最早记载。
曾销声匿迹六十年
当年在北京琉璃厂开设经营古琴买卖的店铺先后有两家:“义元斋”开业于清代末年,店主张虎臣,他对当时仕宦人家之琴非常熟悉,精鉴别、擅修整,以“能不漆却断纹琴”著称于当时。至其孙张重山时义元斋已改为食品店,但仍擅长髹漆朱漆,曾为名琴家汪孟舒先生重髹唐琴“春雷”,颜色鲜朗如初。
另一家就是购得这张“松石间意”琴的“蕉叶山房”,店主张莲舫的父亲张瑞山,本是清末的一位古琴家,为《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之琴师,擅长制造琴、箫,创制了两头齐平腰间略细的紫檀轸及圆面喇叭形方根红木琴足,“蕉叶山房”出售之琴多使用这种琴足。其子张莲舫亦擅长修补古琴,以不见痕迹著称。却不能为琴调音,不长于髹漆朱琴,尤不擅长鉴别。
可能是因为要价过高,开价两千金的“松石间意”在琉璃厂并未顺利出手。1952年“三反”运动后,蕉叶山房将秘藏的唐琴“韵磬”及这张“松石间意”送到上海求售,被著名琴人樊伯炎重金购藏。樊伯炎(1912-2001年)名樊爔,上海崇明人,著名琴人、画家,吴门画派传人,上世纪四十年代与山水画家吴琴木、徐绍青、吴孟欧四人,并称“上海画坛四公子”,其父为上海著名画家樊少云。
此后,“松石间意”琴便再一次销声匿迹,60年间未露真容。而2010年以1.36亿元的天价在古琴拍卖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更成为“松石间意”琴流传史上的一个重要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