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文化北里小区的一家国学班里有六名穿着汉服的学生一边玩耍一边唱着这段《诗经》,这些两岁半到六岁的小朋友,小小年纪却个个唱得流利。随着国学热持续升温,国学班也在各地办得风生水起,那么在国学班里学生们到底都学些什么?能否学到东西?
现场:老师反复教诵读 温故再知新
“我们就是教孩子们反复读这些四书五经,像《论语》、《弟子规》、《大学》、《中庸》这些。一般不会刻意去解释古文意思,偶尔会把几个典故当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去慢慢理解,随着年龄增长他们领悟的也会越来越深,我们只是提供土壤不会强行灌输。”国学班创办人丁老师说道。虽然看似枯燥的课程,但老师们通过各种互动有趣的形式,配上优美动听的诗乐,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读,隔一日便再检查背诵效果,孩子们背得又快又开心,他们大多都是三四天就能背会七篇《论语》。
据丁老师介绍,3至10岁时孩子对听到的东西接受能力最强,“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他们对于传统经典的理解和接受力,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正是一个吸收营养的好时期,倘若在启蒙期接受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将对孩子一生受益。”,
家长:孩子上国学班有礼貌了更专注
“我孩子从前可调皮了,从来坐不住,来这里上了一个月课后真的明显感觉到他的变化,对家人很关心,连对陌生人都变得很有礼貌了。而且幼儿园老师说他听课也很专注。 最近我也在跟着孩子学习《论语》呢,我希望不仅在学堂里有这种好氛围,回到家也一样。”小佳的妈妈笑着说道。原来国学班的老师们除了带孩子们读书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好品质、好的生活习惯。学生们见人会主动问好、行问候礼,在这里午餐开饭时记者留意到一个特别的场景:孩子们先说了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您请用餐。”老师吃过一口后学生们再动手,因为他们懂得“长者,尊也。”久而久之在家里对父母、爷爷奶奶也特别孝顺。
国学种种乱象使其“变了味儿”
尽管学习国学的益处多,可关于国学班的负面新闻也诸见报端,过于形式化的商业运作,以国学为噱头大谋利益,打着复苏国学的口号实际是给家长们“洗脑”再“掏其腰包“,而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后甚至出现了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在当今国学热的背景下,遍地开花的国学培训班良莠不齐,大多国学班游离于监管视野,他们多数采用私人“作坊”式的办学,缺乏办学资质、所以其教育质量令人堪忧,也让真国学变了味。
当记者问起办学目的时,丁老师感慨道:“我们的国学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这么好的东西很多人却不加以重视,反而一味学习外来的一些东西,真是可惜!现在的人那么浮躁,只有扎根传统经典,才能赋予人安静的力量,才能遵守做人的底线。而我们办这个班最主要还是想传达国学的理念:倡导礼义廉耻,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先把根扎好才能继续吸收其他东西,也希望更多的人一起重拾经典,让传统文化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