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天桥艺人】
原标题:最后的天桥艺人:“魁德社”历经三代后再无传人
就着一碗粥,吃了两个菜包子,就算一顿简单的午饭,63岁的于小章擦一把脸,整一整中式对襟大褂,把小屋的门打开,中气十足地冲着门前经过的三轮车喊:“想了解老北京文化的客人,进来听段天桥世家的曲艺节目,保准您听了还想听……”很少有三轮车停下,于小章满面的笑容却丝毫未变。
每天下午,北京最小的曲艺社“魁德社”开门迎客。这是前门附近的一条名为延寿街的小胡同,“魁德社”就开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时光回溯到百年前,“魁德社”是天桥一带有名的曲艺茶楼,主人正是于小章的爷爷于德魁,曲艺界的“十老”之一。如今,“魁德社”历经三代,于小章之后再无传人。
对着满墙的老照片,听一段地道的大三弦,品一品原汁原味的京韵,百年沧桑似乎只在弹指一挥间。“要说我们这祖孙三代,风光的时候享过福,吃的亏也多着呢,这不,全都过来喽……”拖着长长的京腔尾音,老爷子的故事开讲了。
爷爷不好意思向周总理要退休工资
现如今,于小章的“魁德社”只有他一个人,一张窄桌就是舞台,两边是用木板搭成的简易座位,一次最多容纳五六名客人。舞台一角放着演出所用的全部“家伙什儿”,几把三弦、两套牛骨做成的“哈拉巴”和几副快板。
没有客人的时候,屋里有点冷清,于小章喜欢端详墙上的老照片,沉浸在往事里。“要说我爷爷清朝末年开在天桥的魁德楼,那可体面多了,两层楼,几十个徒弟,光是各种乐器就挂了满墙。”虽然是听父亲讲的,老人说起来眉飞色舞,好像亲眼所见。
墙上有一张曲艺名人的“全家福”,汇聚了解放前的曲艺界大腕,于德魁白须飘飘,坐在前排,旁边坐着刘宝全、谢芮芝,年轻的侯宝林和连阔如站在后排。于德魁人称“于三爷”,在曲艺十老中排行第三,以“全活”得名。三弦、大鼓、京胡、二胡、快板、相声全都叫得响。
“都说天桥艺人地位低,可是好些王公贵族都很看重他们。魁德社名气大,三天两头进王府、贝勒府唱堂会,有回一位贝勒爷点名要我爷爷唱,偏巧我爷爷中午吃了碗过凉水的炸酱面,嗓子倒了,钱没挣到,更重要的是损了名誉,我爷爷后悔好几天。”那时,清朝气数已尽,皇亲国戚、八旗子弟却越发沉浸在京剧、曲艺中,喜欢结交名伶,艺人云集的天桥正逢盛世。
风光一时的于德魁和紫禁城里的皇族也有交往。他的一个徒弟少年成名,娶的正是宫里的“三格格”。这位格格为了爱情搬出宫外,和于家一起住在西华门附近的一个四合院里,像百姓家的媳妇一样生炉子。有时候过日子手头紧,还要变卖一点从宫里带出来的小盘小碗,“卖一个就够老百姓吃一年的。”于家的孩子看在眼里,充满羡慕,于德魁却告诉孩子们不要眼红,“人还得凭本事吃饭。”
于德魁61岁那年,解放了。1950年,他和曲艺界的名人一起进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事我爷爷唠叨了不知道多少回,夸总理真是好口才,说是简单说两句,一口气说了俩钟头。总理对他们说,你们岁数大了,国家得给你们发退休工资呀,想要多少,自己报个数。有人说三十,有人说五十,我爷爷没报,因为不好意思向总理要,他的徒弟马福禄是京剧名丑,很有钱,能供养他。”
1961年,83岁的于德魁去世,葬于八宝山公墓,北京曲协为老人备了一副好寿材,风光发送了。“少年成名,寿终正寝,老爷子一辈子真是顺风顺水,一点罪没受。”于小章感慨。
父亲拉小提琴给周璇伴奏
“魁德社”的第二代传人,于小章的父亲于少章是天桥艺人中的“新派”和“洋派”。墙上的旧照片中,眉清目秀的于少章身穿白色西装,打着深色领带,脚上是摩登的浅色皮鞋。令人吃惊的是,他手中的乐器除了三弦,还有小提琴,这样的形象和人们印象中的天桥艺人已经大相径庭。
“我父亲从小在魁德社跟着爷爷学艺,出了名的聪明,人称天桥小神童,坐在椅子上脚还够不着地的时候就能拉胡琴赚钱了。”于少章最出名的还是三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是北京的三大名弦之一,几乎为所有的名家伴奏过,是“八角鼓大王”荣剑尘多年的搭档,两人弹奏珠联璧合。
至于父亲的那把小提琴,于小章并不清楚确切的来历,“据说是一位贵人相送,德国产的,我父亲一直很珍惜,后来我哥哥生病,父亲不得已卖了换钱。那时候见过小提琴的人都不多,更别提会拉,我父亲找不到师傅,仗着三弦的基础,自己无师自通,靠慢慢琢磨拉出了调子。”
上世纪30年代的前门劝业场,一楼的俱乐部和跳舞厅星光璀璨,蝴蝶、周璇这样的大明星经常会来这里演唱,西装革履的于少章正是拉着这把小提琴为周璇伴奏,曲目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捧场的观众人山人海,一时风光无限。
此时北京年轻一辈的很多艺人已经离开天桥,来到前门、西单这些新的娱乐中心,于少章不但是著名艺人,还是前门劝业场的经理,在这里他遇见了相伴一生的妻子。
“我父亲在劝业场一楼的俱乐部表演,我母亲在二楼的画室学工笔画,师从宋吉祥,给慈禧画过像,也是溥仪的老师,两个人在劝业场见过几面就认识了,才发现互相住的也不远,交往了一段之后,两家就提了亲,也算是自由恋爱。”老照片中有新婚的于少章夫妇,并肩站在古旧的窗棂前,服装发型都很时髦,风华正茂,一副摩登青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