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代圣贤 > 名僧录之魏晋篇:13竺佛念
名僧录之魏晋篇:13竺佛念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9:21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后续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中阴经》等,始就治定,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远近白黑莫不叹惜。

【图语:竺佛念传法(资料图)】

  竺佛念,凉州人,弱年出家,志业清坚,外和内朗,有通敏之鉴,讽习众经,粗涉外典。其苍雅诂训,尤所明达。少好游方,备观风俗。

    家世西河,洞晓方语。华戎音义,莫不兼解。故义学之誉虽阙,洽闻之声甚著。符氏建元中,有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入长安,赵正请出诸经,当时名德,莫能传译,众咸推念。于是澄执梵文,念译为晋,质断疑义,音字方明。至建元二十年正月,复请昙摩难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于长安城内集义学沙门,请念为译,敷析研核二载乃竟。二含之显,念宣译之功也。自世高、支谦以后,莫逾于念,在符姚二代为译人之宗,故关中僧众咸共嘉焉。后续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中阴经》等,始就治定,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远近白黑莫不叹惜。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下一篇: 居讷识大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