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 > 中兴诗话14—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中兴诗话14—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4:15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老子》全书虽五千多字,但内容实在博大精深,可以说一字一观念,一言就涵盖三玄三妙义。

  《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14

 

  【以百姓之心为心】

  【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文稿摘要】现在我们非常强调社会稳定。最重要的保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群众。“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议政的这句话,今天依然值得借鉴。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明顾炎武有诗云“勾践柄山中,国人能致死”,意谓越王勾践柄于会稽出中,卧薪尝胆,博得了人民的信任,百姓肯为之捐躯。封建君主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悖,然而当他来到人民中间,肯于多少代表一点人民的意愿,肯于多少与人民同一点甘苦,人民便可为其“致死”。我们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只要我们密切联系人民,真正与民同苦,与民同忧,我们必定会重铸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定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

  【刊文背景】(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典出原文】《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善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典出作者】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全书虽五千多字,但内容实在博大精深,可以说一字一观念,一言就涵盖三玄三妙义。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