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 > 中兴诗话248—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中兴诗话248—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2:08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

  《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248

 

  【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典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文稿摘要】做好基层工作,上级的支持帮助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基层干部要不断增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紧迫性,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学习、增强本领、转变作风、廉洁自律”的要求,努力做群众新来的贴心人、带头人。这里,我也对广大基层干部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职能转变。现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明确的,就是四句话: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也有一个转变职能的问题,但如何转变,还没有破题。过去我就想:我们有得干部辛辛苦苦追求GDP,结果老百姓并不一定领情,甚至为一些造富于民的工程上访,搞的基层干部为稳定问题疲于奔命。这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后,我们可以领悟到,我们的职能还是应当归结到“人”这个根本上来,就是要以人为本,对基层来说就是要以老百姓为本。基层直接面对群众,这一点至关重要。基层工作的职能就是要往这个方向转变,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是平安和谐的社会。

  第二,转变作风。作风就是形象,基层干部的形象是我们党的形象的一个窗口。广大基层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好自为之、自珍自重。要向党的好干部牛玉儒同志学习,向基层干部的楷模周国知、任长霞同志学习,向我省先进典型毛泽平、朱缀绒和张叶良等同志学习,向抗台斗争的英雄们学习,见贤思齐。同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总结宣传一批基层干部的先进典型,展示我省基层干部的良好风采,通过宣传教育努力消除部分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一些不满情绪,纠正群众中的错误认识。作风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级要给基层做榜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对一些普遍性的要求,要求基层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要做到。

  第三,转变方法。关键是转变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要注意两个背景:一个是党的执政方略是依法治国。过去,有些基层干部按经验办事办惯了,今后要注意增强法制观念,懂法守法,善于在法治轨道上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授人以柄。另一个是现在群众的民主意识、自我维权意识增强了。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既要服务群众,又要教育群众,做到在服务中教育,通过教育群众来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改善干群关系。《史记》中的西门豹治邺是大家熟悉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降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子产是春秋时人,他治理郑国,明察秋毫,百姓不可能欺骗他。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做官重在教化,身不下堂,鸣琴而治,百姓受到感化,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是战国时魏人,他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面貌出现,不站在百姓的对立面,顺利革除“为河伯娶媳妇”的陋习,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用重典治乱世,百姓不敢欺骗他,这些道理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干群关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无不裨益,应该好好体味。总之,工作方法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稿件背景】摘自2004年12月26日在瑞安市基层干部座谈会上的谈话。


  【典出原文】《史记·滑稽列传》(节选):

  孔子曰:“六於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鄴令。豹往到鄴,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鄴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馀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间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十馀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原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後。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後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乡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柰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鄴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後,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後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鄴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鄴令,名闻天下,泽流後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传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鄴,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滑稽鸱夷,如脂如韦。敏捷之变,学不失词。淳于索绝,赵国兴师。楚优拒相,寝丘获祠。伟哉方朔,三章纪之。


  【典出作者】

  司马迁(前145—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