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木鸟图》,明代画家林良所画】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本句大意是:办教育没有比尊重教师更重要的。
此名句直言尊师在教育事业中无可怀疑、不容替代的地位与意义,震聋发聩,给人启迪。教育是通过教师实施的,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最关键的环节,是整个教育之网的“纲”。抓住了这个环节则纲举目张,教育可望发展;抛弃这个环节,教育之网便成为一堆乱麻,教育事业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一点已被“文化太革命”的实践所证实。因此.~是我们至今应该铬记的至理名言。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这些先贤经典如洪钟大吕,时刻提醒我们,求学之道,尊师为重。所谓为学莫重于尊师是也。尊师,才能重道;知道,而后懂得学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教导是无知蒙昧者心中的火把,开启智慧的门锁;老师得鼓励是遭遇困惑、失败者心中的航标灯,指引光明的前途;老师的赏识、老师的期待是拼搏者最大的动力,推开成功的大门。正因为有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差生”中出了瓦特,“朽木”中出了爱迪生。所以无论辉煌或平凡,无论成功或失败,请别忘记感谢老师,敬重老师。
自古以来 “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五千年华夏文明中流传不息的许许多多尊师重傅的故事教育我们——人不敬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自古之先贤以身作则,虚怀若谷,其尊师的风范堪为后世楷模,令后人学习和景仰。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就是一代尊师楷模。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从小勤奋好学,私塾先生十分喜爱这个勤学的孩子,边免费收他为学生,教他做人的大道理,在他心中树立起保家卫国的远大抱负。后来岳飞率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一代英豪,却从未忘记恩师教诲。私塾先生百年时,以父礼安葬他。
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也是尊师的表率。毛主席对恩师徐特立先生说的话被广为传诵。“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永远是我的老师”这句话启迪我们一定要时刻对老师心怀感恩,充满敬意。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先生是尊师的典范。他常给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写信,表示问候和敬意。从日本留学回国后,还专程去拜访他。归国后,鲁迅先生也常常怀念仙台医学院的藤野老师,将藤野老师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公寓的墙上以鼓励自己。并把《藤野先生》一文编进《鲁迅全集》以示对老师的爱戴和敬佩。
孔子学徒三千,被一个都对老师倍加尊敬。不但在孔子生前力行尊师,而且在他逝世后许多学生守孝三年以表感恩。为使恩师学说思想发扬光大,孔门弟子四处奔波,传播孔子的思想。我想这应该算得上是尊师的至高境界了吧。老子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古今圣贤告诉我们: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