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头条 > 玉衣不止有金缕制作和使用有哪些讲究?
玉衣不止有金缕制作和使用有哪些讲究?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9-30 10:25:09   责任编辑: 解楠   www.k618.cn
内容提要: 说起玉衣,读者可能会想起满城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楚王墓出土的玉衣,因为这几件玉衣是最具代表性的。

  说起玉衣,读者可能会想起满城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楚王墓出土的玉衣,因为这几件玉衣是最具代表性的。就全国范围而论,徐州地区出土过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十分引人注目。10月12日上午,徐州博物馆前馆长李银德先生在上海浦东的震旦博物馆开讲,题目叫《不朽之梦——玉衣的新发现与新视野》。

  徐州博物馆前馆长李银德先生 

  李银德先生开头讲了一个关于金缕玉衣的诈骗案。2002年,北京燕山华尔森实业集团谢根荣因制造假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骗贷近数亿元,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2011年,谢根荣接受二审。谢氏是位“古玩收藏家”,他的“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请五位国内顶尖鉴定专家鉴定,报告估价24亿元人民币,由此骗取银行贷款,后来东窗事发。

  接着,李银德介绍了玉衣的名称、作用和渊源。他认为,玉衣是汉代帝后和高级贵族死后使用的玉制殓服。玉衣在汉代文献中又称“玉匣”、“玉?”等。考古学上按照穿缀玉片的缕属质地,将玉衣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把形制不完备的玉衣称为“玉套”。

  针对有的专家认为“玉衣”应称“玉棺”的说法,李先生则不赞同。他说,根据文献检索可知,汉代相关引文20例中,作“玉衣”的有4例,作“玉匣”的有12例,作“玉柙”的有3例。另外,根据考古发掘,目前出土了好几具比较完整的玉棺,比如盱眙大云山、徐州狮子山、满城汉墓出土的玉棺,可见玉棺和玉衣不是一回事。

  有的青年学者还提出了新的一种说法,玉衣的头套、上衣、裤筒、手套、鞋套五大部分名称应为“玉掩“玉襦”“玉札”“玉握”“玉匣”。

  至于玉衣的作用,李银德认为,一是为了保持死后的高贵和尊严,毕竟能享用玉衣的都是帝王和高级贵族一类;二是为了“不朽”,东晋葛洪《抱朴子》里面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也就是借玉衣以保护尸体,使尸骨不朽。

  说到玉衣的渊源,李先生用考古发掘材料做了一些说明。他说,玉衣是逐渐发展而成的,可能最初是在人死之后盖在脸部,叫做布巾、幎目、面幂、缀玉覆面,比如西周张家坡井叔墓的情形。除了脸部,后来发展到脚部,春秋秦公一号大墓、南阳桐柏月河春秋墓、甘肃马家原战国墓银鞋底,就是考古发掘的数例。再后来,衣服上也出现了玉片,如洛阳中州路战国墓出土的缀玉衣服。另外,河北邯郸战国赵王陵出土过玉甲片。

【本文责编: 解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