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办于1898年】
【校训】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简说】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由于复杂的历史渊源,今天的北京大学并无官方确认的正式校训。最早关于北京大学校训的记载始于西南联大时期。1938年10月16日,西南联大常委会根据当时教育部的要求制定西南联大校训、校歌。委员会依据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训为基础,讨论联大校训。“国立北京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文字首次见于档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中庸》第十九章)委员会后确立“刚毅坚卓”为西南联大校训。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院系调整而被解散并入北大的燕京大学,其校训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广为流传而被误认为是北京大学校训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实际上是指北京大学的校风,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则是北京大学的学风。